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傳喜法師:以孝修身 齊家 平天下

傳喜法師:以孝修身 齊家 平天下

傳喜法師:以孝修身 齊家 平天下



出家人的「家務事」

看到出家人,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個人為什麼會出家?為什麼會拋下父母、拋下一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疑問?因為現代社會很多人不了解佛教,不了解出家人。


出家人謙卑自守,不揚己德,不會宣揚自己的語言、行為及功德,但其修行的所有功德全部都迴向給法界眾生,願意替所有無明眾生分擔所有的黑暗、錯誤及惡果。


現代社會物質匱乏的人很多,心靈貧瘠的更多;肢體殘疾的人很多,心靈殘疾的更多。所以物質的給予固然重要,但是精神財富乃至靈魂的歸屬,才是生命最究竟、最終極的意義。欲予那些貧瘠的心靈以精神財富、救贖殘疾的心靈,就需要出家人、需要佛教的力量,所以出家人也是一種工作,能夠創造豐厚的社會財富。


佛陀剛一降生人間,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是什麼呢?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也不是狹隘的人格化的我,而是指每個生命都有的善良天性——佛性。天上天下都有佛性,這是佛陀向所有生命發出的宣言,不是狹隘的自私自利的「我」,是光明的、博愛的,是每個生命都具有的光明。

所以,我這個出家人的形象,不僅僅代表我,也代表了一種文化;我們寺廟所做的事情,也不僅僅代表我們寺院,更代表了整個佛教;甚至佛教也不僅僅代表佛教,其所表達的也不僅是佛教自身,可以說佛教的內涵、佛教的社會功能,是屬於社會、屬於國家、屬於全世界的,與我們今天所討論的「天下行孝」是同一個主題。


佛教有云:「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啟發並展現每個生命中至善至美的一面,就是出家人的家務事,因此佛教的利生事業,對當今社會極其重要。

傳喜法師:以孝修身 齊家 平天下



萬萬沒想到,這才是世間最大的不孝!

2015年受邀去山東某監獄給重刑犯人做心靈講座時,我給他們看了一個名叫《黑洞》的短片:


一張紙上有個神奇的黑色圓圈,只要把黑色圓圈放到人想要進入的空間,穿過這個黑色圓圈,人就可以進入那個空間。


片中的主人公把這個黑色圓圈貼到總經理辦公室的門上,手穿透圓圈把門打開,再把黑色圓圈貼到保險柜上,手穿過圓圈把保險柜里一疊一疊的錢拿了出來;最後他自己又通過黑色圓圈爬進了保險柜,他剛爬進去,黑色圓圈就從保險柜上掉了下來,於是他就被鎖在保險柜中了。


這個視頻中的黑洞代表什麼?這個黑洞又在哪裡?這個黑洞就是我們內心的貪嗔痴。如果我們為內心貪嗔痴的黑洞所吞噬,即使身體很強壯,也不能算個健康人。因為一個健康的人要生理、心理和靈性三個層面都健康,人健康了,才能組建健康的家庭、建設健康的社會,所謂「修身、齊家、平天下」,修身要放在首位。父母愛孩子,如果孩子不能身、心、靈三方面都健康成長的話,便是世間最大的不孝。一個生理、心理、靈性三個層面都健康的人,才是真正的健康。


生命怎樣才能獲得圓滿的健康?碳水化合物提供人們維持生命所必須的基本營養,保證人們生理的健康;父母給子女的照顧,醫生、護士、營養學家等專業人士都可以幫助人們獲得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離不開教育;而人靈性的成長除了教育外,還需要啟迪,即用佛法開示引發思考,令他去覺悟,這是佛教所獨有的。因為佛教是覺悟的教育,所以佛教文化教育的普及,決定了一個國家真正的文化軟實力。

傳喜法師:以孝修身 齊家 平天下



孝的三種境界,對照一下,你會孝順嗎?


佛教有很多關於孝的論述和經典,眾所周知的佛門孝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中,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菩提。」佛法是圓滿的,但只要世間還有不圓滿的生命,地藏菩薩就要救拔他們、幫助他們獲得圓滿,自己卻不邁向那圓滿的生命境界。

佛教提倡以孝為先、「孝行天下」,佛教的「孝」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老吾老」,即自己好好生活,承歡膝下,照顧父母,令他們衣食富足和心生歡喜,這是我們人間最普遍的一種孝。


第二種境界是「以及人之老」,即把天下所有的人都當做自己的父母來照顧和愛戴。像岳飛跪地,岳母在他背上刺字「精忠報國」;像大禹賓士水,三過其門而不入,以天下為己任;像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他們都具有一種強大的社會責任感,這是第二層孝的境界。我們稱第一種孝為「小孝」,第二種孝為「大孝」。


第三種境界就是我們佛教所實踐的,探索真理找到生死的根本,破除四魔出三界。不僅自己出三界,並且帶領一切如母有情出三界、出輪迴,去往極樂世界。幫助父母超越生老病死的煩惱,安住於無量光無量壽的祥和與寧靜中,這才是生命更高的境界,比前面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和虛幻的個人榮寵兩種,更堪稱極致的孝順。

傳喜法師:以孝修身 齊家 平天下



佛教兼顧了孝的三個層次,佛教文明及其文化境界,能夠確保我們的生活安定和物質建設的有序進行,幫助我們個人的心靈成長、實現各自的社會抱負,還能提升文化的高度,甚至能夠啟迪科學難題,最重要的,是佛教能夠引領我們達到人類的終極目標——擺脫生、老、病、死的局限。


佛教的信仰、佛教的智慧,為每個生命打開了一扇天窗,領悟到佛性和智慧之後,人就能超越對死亡的恐懼。身體只是工具而已,身體有生老病死,但生命卻是不滅的,我們是生命的主人,要使用好身體這個工具,這個覺悟對整個世界都至關重要。有了這種智慧,一個人就能夠駕馭自己的生命,能夠生起國家意識,為了國家民族的存亡而奉獻,甚至赴湯蹈火、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如果人類社會的進步由生產力決定,那人本身就是生產力;如果孝的三個層次都能夠開發出來,將會最大程度地激發人的生產力,那將是民族興旺、國家復興最重要的原動力,也是世界和平、國泰民安最大的理論基礎。


——根據傳喜法師2016年6月17日


在以孝治家群眾活動進社區暨


家風家教公益論壇上的發言整理


愛出者愛返 福往者福來 隨喜轉載 功德無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慧日 的精彩文章:

傳喜法師:佛法盡在行住坐卧間
佛法難遇今得聞 殊勝因緣須珍惜
傳喜法師:以智慧照見生命的不生不滅
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控
它們是為誰而死?

TAG:佛教慧日 |

您可能感興趣

他英年出家潛心修佛,以「弘一法師」名冠天下!
傳喜法師:「心無掛礙」才是春天
清凈法師:回家
傳喜法師:好德行清凈身口意
如瑞法師:勸天下人吃素
傳喜法師:念佛消業 咫尺西天
傳喜法師:恆河禮讚
傳喜法師:師父是我們與佛陀之間的橋樑
星雲法師:誰是禪師!
清凈法師:在家居士修行佛法
傳喜法師:臘月小年話修行
當你悟道,王位都可以捨棄——傳喜法師讚歎《法華經》功德
傳喜法師:如何治癒貪嗔痴
清凈法師:為僧人父母送溫暖
傳喜法師:般若為舟登彼岸
界詮法師:把握今天
天元法師:家居中鐘錶的最佳擺放位置!
傳喜法師:吉祥人生
傳喜法師:祭灶這一天,是提醒我們人要修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