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信」梁奇是誰——2017年1月1日揚州梁奇書法作品展
展覽主辦: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揚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展覽承辦:揚州市書法家協會、揚州書法院
展覽地點:揚州市文化館
媒體支持:墨池
2017年1月1日
梁奇書法作品展
隆重開幕
現在
我們一起來看看
他們眼中的梁奇
?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梁奇其人其書
文/王增軍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自古就是風流之地。書法藝術更是薪火不絕,歷久彌新。近年來,揚州青年書家梁奇漸漸嶄露頭角,為書壇內外所關注。
初識梁奇,是在2014年的元旦,是時石家莊一書法高研班邀我授課。課上樑奇隸書路子正,氣息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聽說,他是專門來聽我的課,在石家莊已經等了三天時間,這讓我非常感動。
清人劉熙載在總結書法風格時,曾提出「書如其人」觀點。豪放者之字不拘一格,超脫者其字不染塵俗,飄逸者其字靈動空凈,學者書法則自有書卷氣……梁奇的書法,我第一感覺便是為劉熙載的論斷找到了註腳。
梁奇為人真率坦蕩,一腔正氣。他身材不高,卻非常挺拔,溫文爾雅、謙謙君子之風。再看他下筆,行書線條厚重飽滿,隸書結體靜中寓動,整體錯落參差而氣韻生動。他的書法,正如他的為人,敦厚樸實,沒有什麼花架子,通篇洋溢著一個青年人的鬱勃之氣。說實話,我從他身上一下子彷彿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親近感油然而生。
古人云:心正則字正。正因為梁奇為人謙和,不慕名利,將書法當做修身養性的愛好,他的書法才能透出很濃的自由氣息。梁奇出生在蘇北洪澤湖畔的泗陽,這裡民風淳樸,他從小便對書法表現出特殊的愛好與稟賦。
自大學開始,他更是愛書成痴,因為書法特長,梁奇的能力在大學期間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擔任班長、學生會主席。大學裡凡有寫招牌、標語、題字的任務,多離不開梁奇,而他本人也樂在其中。
大學二年級,時值《中國書法》社和紹興市政府聯合舉辦的「蘭亭杯·首屆全國大學生書法大獎賽」在全國徵稿。老師裴鳴若先生竭力舉薦他應徵,當時梁奇並沒有信心。在先生的一再鼓勵下,梁奇精心創作了一幅行書參賽,結果獲得了優秀獎。這次大賽的參與者,國美、央美專業學生不乏其人,梁奇能在其中脫穎而出,無疑是非常幸運的。
從此,在書法道路上,梁奇有了前進的勇氣與信心。他更是在碑帖中遨遊,訪藝友、學名師,書法有了質的提高。
2003年,梁奇大學畢業被省委組織部作為選調生分配至淮安工作。在這裡,他結識了當地的書法名家吳健、徐為零諸位先生,眼界豁然,他開始潛心系統地學習臨摹古帖,對書法的認識和領悟自是有了新的提高。
三年後,他調入揚州工作,工作至今。揚州是一座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古城,從古至今,誕生過無數的書法大家,這種氛圍極適宜書法的浸潤與提升。很快,梁奇融入了揚州的書法氛圍之中,結識了諸多的書法師友,和他們一起研習、創作,頻頻參加書法賽事,併入展、獲獎,順利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
梁奇於2017年元旦要舉辦一次個人書展,這是一件值得期盼的盛舉。為他的作品集寫幾句話,我覺得責無旁貸。他從2014年開始從我研習隸書以來,我們同道切磋,互有裨益。通過這次書展,我也很願意與梁奇一起梳理一下他的書藝之路。
梁奇的書法,在大學時代多憑性情揮灑,那時的他鐘情開張的行書,甚至極喜歡書寫大字榜書,覺得非常過癮。此時的書風,靈動善變、樸厚清新,「清雄」是其本質。到了淮安工作後,直到揚州,他漸漸又迷上了隸書,對《張遷》、《石門》、《西狹》用力尤勤。同時,又反哺行書,把碑的筆意融入到行書之中。基本上形成了自己開張、雄渾、質樸的個人書法面貌。
梁奇的書法,一眼可見其根源,是浸泡在魏晉唐人的汁液里的,是循著摩崖石刻的高古溯游而上的。因此,自然界的風晴雨露之態、向背遠近之情,都很生動地展露於筆下。 梁奇告訴我,他特別喜歡「泥香」這個詞。因為他來自泥鄉,感同身受。所謂「泥香」,就是清新、自然、樸質之意,這正是梁奇書法追求之境界。
梁奇的書法,無論是隸書還是行書,大字還是小字,無不在沉靜中影射著靈性和奔放的光芒。從他書法的撇捺頓挫抑揚中,能感受到大千世界的靈動之美,能詮釋生命原本的喜怒哀樂,這便是梁奇書藝精神的真實寫照。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梁奇自己說過,他的書法道路,有一個從「需要」到「愛好」到「追求」到「享受」的過程。目前,梁奇正在這條道路上苦苦追尋,追尋他自己所說的「享受」的目標。
藝無止境,願梁奇的書法,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矯若驚龍般地遨遊於藝海。
以朴茂厚實的筆墨書寫生命的本色
文/徐正標
梁奇是省委調干生,06年剛調到揚州工作就造訪了我。他給我第一感覺是實在、謙遜,有點少年老成的樣子。隨著後來的相處,認識到他不但做事穩當、做人正派,給人一種踏實放心感,還有聰穎過人的一面,這特別表現在他對書法風格方向的選擇和把握,當然也表現在他書法踐行的過程之中。
梁奇在書法學習上於漢碑用功尤勤,又兼學諸家,博採眾長。他的隸書作品用筆嫻熟中有生澀,結字開張,氣息朴茂,並能將其化用在行草書中,形成了既厚、重、澀又不乏靈動的書法面貌,與當下書壇流行的虛、纖、巧、甜書風有明顯的反差,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個性語言,書法風格已見端倪,這正是梁奇書法價值之所在。
梁奇出生於80年,是我市最年輕的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之一,是青年書法家的代表,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不僅是揚州書法的現在,更是揚州書法的未來。願他繼續精進,包容吸納,不斷探索,不斷完善,以高品位的書法作品來展示自我生命的價值。
寫字的梁奇
文/劉磊
梁奇是個寫字的。
寫,置物也。書,箸也。箸於竹帛。按咱們老祖宗的意思,簡簡單單刷個把字做「書」,而要是刷出點兒藝術感了,反倒要叫做「寫」了。所以啊,分毫畢現的,叫寫真;生龍活虎的,叫寫生;怏然自足的,叫寫意,而我朋友梁奇是個寫字的。
梁奇寫字,字如其人。他的隸書和行書,總是於圓潤婉轉中包含著質樸方正,這也正像他的為人,外表溫和親切,內里敦厚端方。這些年來,他從徐而淮,由淮遷揚,一路走來,平坦順遂,這未嘗不是他為人處事外圓內方的果報。
然而,寫字也好,做人也罷,要形成風格都是不容易的。當年我們做學生時,他也不是沒有過投機取巧的想法,也不是沒有模仿過人家的長槍大戟、鋸齒獠牙。
我雖然不是個寫字的,倒也認得幾個字,那時候,還真沒覺得他是個寫字的。這一點,他大概知道,而他又有執念,所以後來雖然天各一方,他卻經常給我發他的作品,問我,是不是和以前不同了。而我,卻沒認真回答過他。
有沒有變化呢?要是說有,那字我一眼就認得是他寫的;可要是說無,長槍大戟、鋸齒獠牙卻分明都沒了。所謂洗盡鉛華,返璞歸真,不過如此。其實,寫字本為傳情達意,落紙恰能照見內心,做好自己而已,何必在意旁人怎麼說呢?
人生的路,漫漫其修遠。出書、辦展都是大事,但也不過是一級台階而已,既然是個寫字的,那咱就拿穩了筆,且一筆一划兒地寫下去吧。
——2016年12月3日於桂北九萬大山之陽
?
【作 品 欣 賞】
▼
?
?
?
?
?
?
【梁 奇 簡 歷】
▼
梁奇,1980年出生,江蘇泗陽人,字亦田,號中陽居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南吳門書社社員,揚州市青年聯合會委員,揚州書法院特聘研究員。
書法作品入展:
第一屆中韓議員公務員書法展「蕭勞獎」(最高獎);
第四屆林散之·江蘇書法作品雙年展;
全國首屆『沈延毅獎』書法篆刻作品展;
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安美杯」作品展;
中韓紀念崔致遠主題拓本·書畫展;
首屆「王冠杯」全國書法名家作品展;
「蘭亭杯」全國大學生書法大獎賽作品展(優秀獎);
江蘇省大學生文化藝術節作品展(書法二等獎);
全國質檢系統慶香港回歸十周年書法作品赴港展;
江蘇省第四、五、六屆青年書法作品展;
揚州市首屆行草書大展;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車行台州」和合台州——車帝麟書法篆刻回鄉展在台州博物館開幕
※唐代書法文藝大咖們的朋友圈是個什麼鬼樣子!
※「國畫精賞」明 · 文徵明《豳風圖》軸(上海博物館藏)
TAG:中國書法網 |
※展訊丨2017年1月1日與您相約揚州梁奇書法作品展
※靈動善變,樸厚清新——2017年1月1日揚州梁奇書法作品展
※2017年1月1日,青年書法家梁奇作品書法展在揚州文化館舉行
※2017年4月19日《書法報》第15期導讀
※2017年7月12日《書法報》第27期導讀
※2017年5月31日《書法報》第21期導讀
※2017年6月28日《書法報》第25期導讀
※2017年7月5日《書法報》第26期導讀
※崔寒柏書法新作微拍預展(5月10日19:30開拍)
※崔寒柏書法新作微拍預展(1月11日20:00開拍)
※崔寒柏書法新作微拍預展(3月15日20:00開拍)
※「盛世藝拍」名家書法作品專場(6月21日22:00結拍)
※崔寒柏書法新作微拍預展(2月22日20:00開拍)
※1976-1999年,啟功23年的書法佳作全在這兒!
※「盛世藝拍」名家書法專場開拍(3月28日22:00結)
※崔寒柏書法新作微拍預展(1月4日20:00開拍)
※崔寒柏書法新作微拍預展(5月3日19:30開拍)
※崔寒柏書法新作微拍預展(3月1日20:00開拍)
※崔寒柏書法新作微拍預展(2月8日20:00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