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公開的秦始皇宮殿壁畫:儀仗車馬,麥穗梅花
秦代的繪畫是什麼樣的? 秦始皇生活起居休憩時面對的畫作是什麼樣的? 陝西省咸陽市區以東15公里的窯店鎮秦都城遺址內,保存有三座秦代咸陽宮遺址。其中第三號宮殿遺址內發現的32.4米長的秦代壁畫是迄今發現的最早宮殿壁畫,雖然多為殘片,卻是見證秦始皇生活起居的畫作,極其罕見而珍貴。這些長捲軸式彩繪壁畫自1970年代揭取之後一直深藏文物庫房,從未公開展示。《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不久前於陝西省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探訪了這些見證秦王朝興滅的車馬圖、儀仗圖、麥穗圖等壁畫。對於秦代壁畫發現與保護現狀的話題,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葛洪說,」這裡僅秦漢唐壁畫就保存著245件,但目前只能地下庫房自然保護,達不到國寶要求的恆溫恆濕,大多也無力修復,因為這裡所有的水電人工等撥款經費只有十萬元。「
現藏陝西省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的咸陽宮遺址壁畫《駟馬圖》。
秦始皇生前居住時間最久的是秦咸陽宮,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東。
這些天,秦咸陽宮保護遺址和控制地帶被曝被大量建設項目蠶食,未履行文物審批手續的違法建設項目多達27個。遺址保護範圍已縮小到了過去的一半;一些建築構件類文物甚至差點被當作建築垃圾,讓人痛心不已。秦咸陽宮遺址的巨大意義到底何在?從壁畫或許可略見一斑。
咸陽宮遺址的考古發掘始於1959年,當時考古工作者對咸陽市區以東渭城區窯店鎮秦咸陽宮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1970年代,在第三號宮殿建築遺址的九間廊道東西兩面30多米的牆壁上,發現了成組的長捲軸式彩繪壁畫,後來於1979年揭取,並收藏於當地文物部門。
然而這些壁畫從未公開進行過展示,一直深藏於考古庫房,《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前不久專程來到收藏這些壁畫的陝西省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實地探訪這些見證秦始皇生活起居的車馬圖、儀仗圖、麥穗圖等壁畫。
文物庫房現場拍攝的《駟馬圖》
根據考古報告,出土壁畫在咸陽宮殿廊東西坎牆牆壁上。題材為秦王出行車馬、儀仗等,其中有車馬、人物、花木、建築等形象。廊共9間,第1間、第2間牆體已毀。東壁第3間牆底部存有壁畫底邊邊飾,為紫紅底色的黑色幾何圖案;第4間畫車馬圖;第5間畫儀仗圖;第6間畫車馬圖;第7間亦畫車馬圖;第8間剝落殆盡;第9間畫麥穗圖,南北均有豎行排列的黑色幾何紋圖案。西壁第3間牆底部殘存極少黑色幾何圖案;第4間中部殘存黑馬3匹,底部有黑色幾何圖案;第5間北部殘留一建築物圖像;第6間畫建築圖;第7間畫麥穗圖;第8、第9間壁畫剝落殆盡,僅在二者牆壁的中部各有一平行的南北向黑帶。
秦咸陽宮殿遺址儀依仗圖中的人頭像手繪復原圖
咸陽宮遺址壁畫中的角樓印刷版圖片(據當時考古報告)
這批壁畫是迄今僅見的秦代宮殿繪畫原作,也是當時發現的最早宮廷壁畫(目前最早的或是夏代時期的石峁壁畫)——換言之,這些壁畫也見證了秦始皇的起居生活。
咸陽宮是秦帝國的皇宮,秦所謂的「先王之庭」,舊籍稱咸陽宮「以則紫宮,象帝居」,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恢弘壯麗的宮殿之一,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不斷擴建,規模巨大,但也因此耗費過甚,過度役使民力,與後來的阿房宮一起,成為秦王朝覆滅的重要誘因之一。秦末,項羽攻入咸陽,火燒咸陽宮,秦王宮殿因之「宮闕萬間都做了土」,成為一個巨大的遺址。
咸陽宮遺址因地屬咸陽市,故出土的壁畫一直收藏於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的地下庫房。
那天從西安驅車抵咸陽市文保中心,文保中心主任葛洪極熱情,快人快語,有著西北女性特有的一種爽朗。
她在簡單介紹後,帶我們一行走到地下文物庫房,經過幾道重門,打開最後一扇門,一個狹小的房間里,依次疊著約10多件1米見方的木箱,均有編號。
《駟馬圖》中,四匹棗紅駿馬奮蹄賓士,後面為單轅車。
打開最上面的第一箱,斑駁殘裂的淡赭色牆壁上,四匹棗紅駿馬奮蹄賓士於眼前,前後腿分開較大,象徵奔跑的速度,馬身平塗暈染兼施,有立體感,馬嘴、馬蹄均有剪影感,後面為單轅車,車軸清晰,此外,隱約可見方形車廂、黑色傘狀蓋,馬旁的襯景可見淡硃砂色的道路和樹木。葛洪介紹說,這經過學者考證,與秦陵車馬相似,也與《詩經》相關記載相符,表現了秦帝雲遊賓士於林陰馳道的圖景。
面對這些畫面,一瞬間幾乎不敢相信。即便以唐代而言,或許都不敢想像:竟然可以直接面對秦代繪畫,且可能是秦始皇注目欣賞過的畫作!
漫漶越加厲害的另一幅《駟馬圖》
又打開幾個木箱,同樣是車馬圖,不過相比較第一幅,漫漶越加厲害,後面幾乎就是模模糊糊的色彩了。
其後且有隱約的人像圖——是人物繪畫的儀仗殘片。據考古學者考證,這些人均頭戴面具,均身穿長袍,前裾復足,後裾曳地,其中有數人袍較窄瘦,形如漢俑的喇叭口狀,與漢代畫像石中的袍服相近,且各人袍色有別,分別為褐、綠、紅、白和黑色。《中華古今注》載:「秦始皇制,三品以上,綠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絹為之。」
儀仗者的服裝顏色和秦始皇兵馬俑坑的陶俑顏色也頗為相近。
咸陽宮壁畫殘片
根據壁畫手繪的麥穗圖
咸陽宮壁畫中還有繪寫兩個角樓的建築物殘片,同時,麥穗、竹、梅等以及一些幾何圖狀、牆裙花紋壁畫中也在其中。麥穗圖反映出小麥在秦國糧食作物中的重要地位,而竹、梅等無疑是宮廷觀賞植物,《詩經·國風·秦風》即有「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句,壁畫殘塊上的梅,不過三四枝幹點上大量闊點而已,也如剪紙般簡略,不過這實在讓自己感到興趣——自己年初撰寫江南訪梅一文曾對梅花產地分布進行過一些小考,比如,記錄西漢雜事的《西京雜記》有「上林苑有朱梅、同心梅、紫葉梅、燕支梅」。可見漢宮植梅也是直承秦宮之風。
咸陽宮壁畫中的一些局部殘片
咸陽宮壁畫的竹圖與梅圖(根據考古報告印刷版)
葛洪介紹說這些年陝西省為壁畫保護做了大量工作,逐年申請了壁畫修復資金,箱子中的秦宮壁畫都是2000年以後修復的。不過這些修復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秦宮壁畫仍囿於資金與人員的困境無法修復,「那些原始的秦宮壁畫都用木板夾著,一直沒有打開,而且也太稀有了,輕易不敢動,壁畫其實是非常脆弱的。」
這樣的國寶級壁畫目前仍然算是地下自然環境下保存,而且根本做不到恆溫恆濕。整個咸陽文物保護中心保存著秦漢唐壁畫245塊,304平方米,葛洪說:「現在修了80多幅,不到100平方米,除了修復資金可以單獨立項,文保中心的所有日常維護經費(包括水、電費、臨時工費用等)一年只有10萬元撥款。」
不得不感慨這撥款的數額之低,如此數量巨大的國寶,除了極少幾塊修復的,大量壁畫在1970年代揭取後就一直再未打開過,而不能修復以及不能達到恆溫恆濕狀態保護的原因卻是因為一年只有10萬元撥款!
——想起現在查處的一些貪腐分子的貪污金額動輒以億元而計,包括一些莫名其妙的政府樓堂館所建設資金動輒也以億元計,包括各地如大躍進一般的美術館、博物館建設投資動輒也是以億元計,兩下對照,實在是讓人無言。
與之相應的另一個對比是,在「建設大發展」的口號下,秦咸陽宮遺址這些年瀕遭蠶食,咸陽市渭城區文物旅遊局近日對外公開提供的一份報告表示,因未履行文物審批手續,秦咸陽城遺址保護單位秦咸陽宮遺址博物館於2016年1月,向遺址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27個建設項目發出「停止侵害通知書」。當然,通知書形如螳螂擋車,根本阻擋不住各大項目。據有關報道,由於項目的侵蝕,秦咸陽城遺址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從原來72平方公里,或將縮小為36平方公里。
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保存壁畫的庫房。
【對話】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葛洪:庫房保存著245塊秦漢唐壁畫,一年只有十萬元撥款
作為秦王朝都城與昭陵、乾陵所在地,咸陽文物極為豐富,以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而言,這裡保存著秦漢唐壁畫245塊,304平方米——其中包括大量秦咸陽宮殿畫與大量唐代壁畫。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葛洪日前接受《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對話時表示,數量巨大的國寶級壁畫目前所處的環境仍是地下自然環境下保存,做不到恆溫恆濕,達不到國寶的保護要求,「這裡保存著秦漢唐壁畫245塊,304平方米,現在修了80多幅,不到100平方米,主要是缺少資金,文保中心的所有日常維護經費(包括水、電費、臨時工費用等)一年只有10萬元人民幣撥款。」
澎湃新聞:這些收藏在箱子里的秦代壁畫是什麼時候揭取的?
葛洪:這些咸陽宮殿壁畫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揭取的。秦咸陽宮遺址,說通俗一點就是當時秦始皇所居住的地方,這些壁畫是秦王朝裝飾宮殿牆裙的,而且裝飾宮殿牆裙,不是這一幅畫,而是重複的一幅畫,這個駟馬圖隔著又是一個駟馬圖,然後又是一個駟馬圖,我現在看到好多裝飾的。壁畫分為墓室壁畫,宮殿壁畫,寺廟壁畫,這樣的宮殿壁畫,尤其是秦代的,是僅見的。
澎湃新聞:我看車後面的駕車人已經看不見了。
葛洪:這個保存不是很清楚的,下面是牆裙。
澎湃新聞:這些年有沒有變化,比如顏色變淡。
葛洪:也有,壁畫這個顏色,過去這種顏料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變淡,這個咱現在還沒辦法,所有的藥物顏料,所有的辦法,所有的手段只能是延緩它這個過程,不能說是整個讓它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只是延緩。你一會兒可以去看一下原始的壁畫,木板夾著,我們修復是1990年代初,現在看到的這些車馬圖壁畫是2000年前後修復的。
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未修復的秦咸陽宮壁畫均在木板保護層中,自1970年代從考古現場揭取至今從未打開過。
澎湃新聞:這個是畫的什麼圖案?看起來好象是龍還是虎之類的?也有植物?
葛洪:對,下面跟那個一樣,也是個牆裙,牆裙也有花紋的。
澎湃新聞:想不到,想想這原來是秦始皇生前的宮殿裝飾的,幾乎不可思議!
葛洪:是生活的。秦代宮殿壁畫在全國可能就只在咸陽這有。
澎湃新聞:這個像一個龍的身子在雲中出沒,太偉大了。這個保護的我覺得還是蠻好的,都是一級文物了。
保存情況略遜的《車馬圖》。
葛洪:這絕對算一級文物,因為這個就是全國唯一的。這也是一個《駟馬圖》。
澎湃新聞:第一幅保存的最好,這個馬腿也很清楚。
葛洪:這幾匹馬比較清楚。
澎湃新聞:這個馬畫時用的是硃砂的顏色嗎?
葛洪:對。都是用的礦物顏料。這個一共4幅,看得比較清楚,也有的就不太清楚。還有一些比較小的小塊,看不出來是什麼東西,就幾何形狀。
澎湃新聞:但是很珍貴。
葛洪:看不出來這是個什麼東西,好像顏料還比較清楚,但因為它太小了,就搞不清楚它到底圖案繪的是什麼。
澎湃新聞:這些外借展出過嗎?
葛洪:這個從來沒有外展覽過。
澎湃新聞:保護是第一位的!但你看我們的保存條件還是有點簡陋。這裡做得到恆溫恆濕嗎?
葛洪:做不到。是地下的自然狀態保存,好在在地下。
澎湃新聞:那不會有濕氣嘛。
葛洪:肯定有,我們就取地下室的冬季和夏季,溫度差別不是很大,就是取這個。你要是放到上面,像北方的冬夏溫度差別大,對它影響就特別大,現在是限有的條件下只能這樣做,相對的差異比較小。
澎湃新聞:你們每年的文物保護的修復經費有多少?
葛洪:一年的經費是10萬元人民幣。
澎湃新聞:這麼少。你們有這麼多壁畫,還包括大量有隋唐壁畫啊!那你人員經費額外再算了?
葛洪:我說的這就是所有的。
澎湃新聞:那文物保護,比如壁畫修復,單獨立項嗎?
葛洪:保護的話單獨立項。我們會向省或者國家來爭取,這個非常非常有限。因為經費的制約,我們庫房沒有達到恆溫恆濕,這個是我們庫房保護里最大最大的一個問題。
澎湃新聞:壁畫整個需要保護的有300多平方米,整個保護包括修復經費每年只有10萬元?
葛洪:10萬元是包括庫房裡的保存、日常維護,電費水費,與一般其他的開銷,還有找一些臨時工費用,都在這裡面。
澎湃新聞:那怎麼夠啊,這個太少了。
葛洪:所以我們的經費是非常有限的,我們這邊還有秦代的壁畫,這一堆都是秦代的壁畫,絕大部分秦代的壁畫都沒有修。還有是昭陵的,這邊寫的是長樂宮主墓的墓道,這裡是闕樓圖,現在這個資料也非常少。有的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土的,在木板里。
澎湃新聞:那放了40多年了?如果修好的話和《駟馬圖》價值差不多嗎?
葛洪:需要很大的修復資金,我們沒有打開過,從來沒有打開過,如果修的話才打開,如果打開的話要夾板夾這個,還是很麻煩的。
澎湃新聞:確實,修復就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對秦代壁畫修復,整個需要多少資金?
葛洪:按照最低的價格來算,每個平方米基本上也需要2萬多元人民幣。(文/顧村言)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亞洲周刊2016年度小說:吳亮郝景芳張悅然入圍
※郁達夫《她是一個弱女子》手稿出版
※俄羅斯思想中的自由主義傳統:被污名與被淹沒
※首艘國產航母高清照流出源自日本共同社,軍媒刊文:讓人警醒
※《界而治之》:非洲的「去殖民史」與現代化困境
TAG:澎湃新聞 |
※秦始皇兵馬俑坑將改造 銅車馬出土原址建博物館
※神乎其技的文物修復:秦始皇陵銅車馬挖掘的時候原來長這樣!
※車轔轔,馬蕭蕭——古代車馬閑談
※街頭象棋殘局,紅方將被單馬鎖住,車馬炮有望殺棋嗎
※剛剛,一場罕見大旱,讓連續10年的草原王山地車馬拉松沒了
※吉利博越:對造車的熱愛,是一場穿越「冰與火」的汽車馬拉松
※男子駕車進「花果山」,汽車馬上被佔領,猴子要把車開走
※芭芭拉·帕爾文白色衛衣+機車馬甲 最帥不過如此
※文天祥九月初二車馬發淮安
※巧妙破防禦!車馬炮連殺 古譜陰陵失道
※齊物潭公園這裡環境好,空氣清新,享受無車馬喧囂的寧靜安逸
※山東青州「陳家車馬村」,隱居一位「點石成佛」的農家漢
※新鄭鄭國三號車馬坑刷新考古紀錄
※街頭象棋殘局,這情形紅方車馬炮都抵不過黑方三大卒,怎麼玩?
※銅車馬,史上第一輛「空調車」
※黑色轎車馬路上亂停,路虎車主急眼了,竟然開車撞了上去
※吉利收購美國飛行汽車公司,汽車馬上就要上天啦
※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車馬改靠右側通行
※美玉定製:這件玉雕車馬圖不太規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