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人必備:十二經五輸穴解析,此文不看太可惜!(二)
小編導讀
經絡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十二經在臟腑聯繫上各有所屬,並有各自特定的循行路線。研究經絡,不僅要研究經絡的循行路線,十二經五輸穴的結構與功能解析,更值得細究。上周分享了手太陰肺經五輸穴的結構功能解析,今天接著分享手陽明大腸經五輸穴的結構功能解析,圖文並茂,便於記憶理解。趕緊看正文吧!
ps:後續若想接著看,請在留言處寫上意見!
商陽
【類屬】井穴,五行屬金。
【位置】食指指甲橈側緣,指甲內側線的近端(距指甲角0.1寸處)甲床上。參考圖1、圖2井穴取法。
圖1 井穴甲壓法
圖2 少商
【五節】皮節。
【取穴方法】從食指指甲橈側線向近端畫一條直線,在甲床處用指甲壓法找反應點,直按有酸感。
【功效】瀉實,清熱解表,泄熱消腫。
【主治】大腸、食管的實證和熱證。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腔炎。陽明經筋病,如陽明肩部痛。耳鳴,耳聾,胸中氣滿,喘咳。
【考證】《百症賦》曰:寒瘧兮,商陽太溪驗。
二間
【類屬】滎穴,五行屬水。
【位置】第二掌指關節前緣橈側,赤白肉際處。(圖3)
圖3 二間、三間、陽溪
【五節】骨節。
【取穴方法】在第二掌指關節前緣橈側,位於近節指骨底的遠端凹陷處。
【功效】解表清熱,利咽消腫。
【主治】陽明實證引起的牙痛,面神經麻痹,便秘,痔瘡。外感表邪引起的咽炎、喉炎、扁桃體炎、肩周炎。胃病。大便膿血。
三間
【類屬】輸穴,五行屬木。
【位置】在第二掌指關節後緣橈側凹陷中,赤白肉際處。(圖3)
【五節】筋節、骨節。
【取穴方法】從第二掌骨頭的近端循摸到第一個骨與筋之間的縫隙。
【功效】泄熱,止痛。
【主治】牙痛,咽喉腫痛,鼽衄,唇焦,口乾,身熱。目眥急痛,眼瞼癢痛,嗜卧,腹滿,腸鳴洞泄。手指紅腫,肩臂神經痛。扁桃體炎,三叉神經痛。
陽溪
【類屬】經穴,五行屬火。
【位置】在腕上橈側,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縫隙中。(圖3)
【五節】筋節、骨節。
【取穴方法】拇指伸直,在拇長伸肌腱與拇短伸肌腱之間可以出現一個凹陷,陽溪穴即位於此凹陷中。
【功效】散風止痛。
【主治】陽明牙痛,目赤,胸滿不得息,耳鳴,耳聾。
曲池
【類屬】合穴,五行屬土。
【位置】位於肘橫紋橈側段,肱橈肌的外側凹陷中。(圖4)
圖4曲池
【五節】筋節、肉節、骨節。
【取穴方法】首先確定肱橈肌與橈側腕長伸肌之間的手陽明縫隙,然後從手三里沿著縫隙往上循摸至肘關節,在肘橫紋處(位於肱橈肌的外側緣)觸及較大的凹陷即是。
【功效】清熱祛風,降逆,調和營血。
【主治】水瀉,急性腹瀉。手臂紅腫,風痹,瘛瘲,癲疾,筋緩。運動性疾病,如半身不遂、網球肘、臂肘疼痛、肘細無力。皮膚病:皮膚瘙癢,隱疹,濕疹,癤,丹毒,疔,痂疥,癢如蟲嚙等。頸部淋巴結核,甲狀腺腫脹(從曲池沿著手陽明經的縫隙用6寸針於皮下透至臂臑)。
新媒體編輯:王丹
版權聲明:本文選自《經絡醫學概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王居易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與您相關:第三屆全國悅讀中醫活動獎品領取方法!
※中醫經典必背:瀕湖脈學,還能背誦多少?
※經方大師胡希恕講學:調胃承氣湯!
※失音該如何找回?有效驗方得知道!
TAG:悅讀中醫 |
※中醫人必備:十二經五輸穴解析,此文不看太可惜!
※此文不看太可惜!中醫人必備:十二經五輸穴解析
※靜波大和尚:楞嚴經五十陰魔第二十二講
※她歷經五朝,竟比皇帝小三十四歲,卻不知為何失寵,抱憾終身
※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可謂真正的官場不倒翁
※靜波大和尚:楞嚴經五十陰魔第二十三講
※靜波大和尚:楞嚴經五十陰魔第二十六講
※靜波大和尚:楞嚴經五十陰魔第二十五講
※靜波大和尚:楞嚴經五十陰魔第二十七講
※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亂世中的官場不倒翁
※足太陰脾經五穴
※唯一當皇帝的太監,歷經五朝嬌妻滿懷,孫子稱霸三國
※手握五彩神筆,歷經五朝的宋初名臣是誰
※歷經五朝,侍奉十一個皇帝,他靠什麼成為官場不倒翁?
※此地歷經五個皇帝才拿下但便宜了外國 莫非這五個能君都干蠢事?
※中國歷經五千年的洗禮,這七大古都依然熠熠生輝,值得一看!
※歷經五位帝王的文武全才姚崇做過幾朝宰相?
※不知不覺鎚子已經五年 談談我眼中的鎚子科技
※火影曾經五位戲謔九尾的人物,九喇嘛表示名聲都是他們搞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