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年幼,容易引發四大危機
中國古代社會是皇權社會,皇帝擁有一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權的最大特點是排他性,不容任何人染指,只能是父傳子(偶爾是兄傳弟),子傳孫(實在沒有子孫的情況下,才能從最近的血親中挑選繼承人)。
這個模式,有一個弊端:即便繼承者是個幼童,他也要戴上皇冠,接受天下人的跪拜。
但是大家知道,皇冠是嗜血的,這是個天下人都惦記的玩意兒。如果戴它的人沒有能力駕馭它,那麼就要被它反噬。
具體來說,皇帝年幼容易引發以下四大危機:
第一大危機:重臣擅權。
老皇帝駕崩時,一般會指定一個或幾個重臣輔佐新皇帝。如果新帝年幼,而重臣又不忠,那麼就容易出現重臣擅權、欺凌皇帝,甚至是篡奪皇位的情況。
比如康熙時的重臣鰲拜。身為四大輔臣之一,權勢熏天的鰲拜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裡。要不是有智慧的孝庄太后在背後合縱連橫,康熙的位子根本坐不穩。直到拿下鰲拜,康熙這個皇帝才算是真正的皇帝了。
第二大危機:後宮干政。
皇帝年幼,必然依靠自己的母親。如果這個母親又是個野心勃勃、能力出眾的人物,那麼就會牝雞司晨、後宮干政。
這方面的例子,最著名的當屬慈禧太后。
同治皇帝登基時只有5歲。慈禧為了爭權,聯合恭親王發動政變,幹掉咸豐皇帝指定的輔臣,開啟了垂簾聽政的模式。之後又拿掉恭親王,大權獨攬,把持晚清政局近半個世紀。
第三大危機:外戚專權。
如果小皇帝的母親沒有能力,那麼,她就會依靠自己的娘家人,代為掌權,來維持皇帝的統治。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外戚專權的局面。
外戚專權,在漢朝時最為盛行。最極端的例子,當屬西漢末年的王莽。
王莽依靠自己的姑姑王政君(漢成帝的母親),一步步攫取了大權。等到8歲的漢平帝即位後,王莽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就開始謀劃著取而代之。後來,他毒殺漢平帝,最終篡漢成功。
第四大危機:太監干政。
從某種意義上說,太監應該是皇帝最親近的人——因為他們是陪伴皇帝時間最長的人。
如果一個太監從皇帝年幼時就陪伴左右,那麼很可能與皇帝建立深厚的感情,獲得皇帝的心理依賴。如果這個太監又有點野心、有點能力,那麼很容易干政,甚至是左右朝局。
東漢末年的漢靈帝,登基時只有11歲。漢靈帝對於自己身邊的太監,就特別信賴。信賴到什麼程度呢?他甚至將最寵信的太監稱為父親、母親。於是就造成了「十常侍」亂政的悲劇,引發了東漢末年的大動蕩。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42歲的安祿山,拜27歲的楊貴妃為乾媽,十年後,他發動了叛亂
※史上最慘的父子皇帝:亡國被俘,受盡羞辱,客死他鄉
※這位親王不一般,敢當面嘲諷慈禧
※清朝十二帝,其陵寢為何散落在3個地方?這裡面有一個隱情
TAG:趣談秘史 |
※楞子發傻土地廟救下一大蛇,三年後大蛇引發大災,差點滅了全村
※一場大火引發的重大改革
※五角大樓坑退伍老兵的錢,引發美國巨大爭議
※小心頸椎病引發大危害
※那些年,大牌引發爭議的大尺度廣告
※黑豹樂隊引發中年危機?不,是青年危機
※震驚!最容易引發猝死的五大惡習
※妻子將情人藏在閣樓十年未被發現,直到一個誤會引發殺機
※這個小國打贏美國後,更引發世界最大核危機
※肥胖容易引發的13大併發症
※一片樹葉,引發美國一場大戰,更讓中國陷入百年恥辱
※容易引發口臭的4大疾病
※三大誤區引發視力衰退
※一封奏摺為何會引發嘉慶帝的龍顏大怒?
※裝修中容易引發大問題的小細節!
※大唐公主撒了一個謊,引發開國以來最殘酷的大清洗,高層死傷無數
※駙馬為討好岳父,讓最美宮女侍寢,皇帝一夜風流後,引發軒然大波
※一代戰神的侄兒,輸給分裂中的某國,若干年後更引發世界大戰
※引發腎衰竭的3大元兇,早重視能躲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