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中國以來,寧夏行政區劃的演變——曾頻臨邊界,兩倍於現有面積

新中國以來,寧夏行政區劃的演變——曾頻臨邊界,兩倍於現有面積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地處中國西北部,滔滔黃河蜿蜒而過,鑄造了「塞上江南」之寧夏平原。自治區整體輪廓南北長、東西短,呈十字形。陸地總面積6.64萬平方公里,僅高於港澳特別行政區、京津滬3市及海南、台灣兩省。寧夏是回族的聚居地,古老的伊斯蘭文化在這裡傳承,其中回族佔全區總數的近35%,佔全國回族總數的近20%。

依靠賀蘭山,暢飲黃河水的寧夏,締造了得天獨厚的特產,其中寧夏五寶尤為珍貴——紅寶枸杞、黃寶甘草、藍寶賀蘭硯、白寶二毛皮及黑寶髮菜。

1954年的寧夏省(見下圖1)

新中國成立後的1949年12月23日,寧夏省人民政府成立,駐銀川市,開始了新生。

1954年4月,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問世,轄吳忠市、靈武等縣。然時日不久,當年9月,寧夏省建制消失,併入甘肅省。

新中國以來,寧夏行政區劃的演變——曾頻臨邊界,兩倍於現有面積1968年的寧夏自治區(見下圖2)

依據中央關於在甘肅省境內回族人口較集中的地區建立省一級自治區的倡議,1957年6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議。後經反覆協商,確定划出甘肅省的19個市、縣(銀川市等,包括吳忠、固原回族自治州)作為新自治區地界。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總面積約6.6萬平方公里。

新中國以來,寧夏行政區劃的演變——曾頻臨邊界,兩倍於現有面積1978年的寧夏自治區(見下圖3)

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所屬阿拉善左旗,及阿拉善右旗的巴音毛道等地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此最大規模的一次擴界後,自治區面積成倍增加,至17萬平方公里。

1972年,為加強城鄉協作,設銀北、銀南地區。其中銀南地區領導原自治區直轄的吳忠、青銅峽、靈武、鹽池、中衛、中寧、同心7縣。

1975年,撤銷銀北地區,石嘴山市升級為地級市,轄原銀北地區的平羅、陶樂2縣。

新中國以來,寧夏行政區劃的演變——曾頻臨邊界,兩倍於現有面積1999年的寧夏自治區(見下圖4)

1979年將自治區直轄的阿拉善左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由此寧夏又回到了十年前的地界範圍。

1998年,撤銷銀南地區和縣級吳忠市,設立地級吳忠市和利通區。

新中國以來,寧夏行政區劃的演變——曾頻臨邊界,兩倍於現有面積2013年的寧夏自治區(見下圖5)

2001年7月,固原地區和固原縣作古,新設地級固原市和原州區。

2003年12月,撤銷中衛縣,設立地級中衛市,轄沙坡頭區、中寧縣和海原縣。

至201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設5個地級市(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中衛市、固原市)、9個市轄區、2兩縣級市(靈武市、青銅峽市)和11個縣。

新中國以來,寧夏行政區劃的演變——曾頻臨邊界,兩倍於現有面積

寧夏,最為迷人的地方當屬那一派大漠孤煙的塞北風光。毗鄰銀川的西夏王陵,共9座王陵和20餘座陪葬墓,它們如金字塔般,閃耀著神秘的光輝,指引著我們探尋的慾望。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劉備與獻帝劉協是何關係?劉備低5輩,怎能稱皇叔?(附世系圖)
如將清朝1820年疆界與現今地圖覆蓋,會發生什麼?
朱元璋26子排序圖表——洪武帝年過60歲後,仍生育3子
元朝皇帝世系圖表,不足百年傳11帝,是否如想像般複雜?
克羅埃西亞變態級海岸線環繞下,波黑20公里出海口是如何形成的?

TAG:大明號 |

您可能感興趣

發現一大波刊物封面,看十年間期刊的演變
兩國勢均力敵,隔河對峙,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流,演變成單方面屠殺,奠定了天下格局
一個制度的不斷演變,中國王朝軍事才能一直領先世界
新中國歷史第一座直轄市,由村子演變而來,改名呼聲很高
原來現在的「省」是由元朝的中書省演變而來的
世界地圖的演變:改變你看世界的角度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演變的?現在有了新的解釋
中國五千年版圖演變史,一目了然,必看!
縱橫古今,看一場時尚的千年演變
他們由不起眼的小人物演變為影響朝政的角色,貫穿中國三千年歷史
新發現的七行星系統有助揭示行星演變
天京事變,內訌演變成了屠殺,而清軍在江面上見證了這一幕悲劇
開埠以前的上海可以說是籍籍無名地在演變發展
這個時期最多時有上千個國家林立, 最後演變為春秋七國。
一場即將血流成河的政變,因他衝到大軍前迎馬一跪,最後和平演變
純粹的中國文「陰陽五行」,五行是怎麼由陰陽演變而來的
宇宙演變到最後,會不會被一個黑洞統一,之後再來一次爆炸?
唐朝出現了一種紙牌賭博遊戲,到了現在演變成了這個
中國最初的環首刀可能是彎的?從這個小東西上一探環首刀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