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科學》封面重磅:一個關於T細胞悲傷而重要的研究

《科學》封面重磅:一個關於T細胞悲傷而重要的研究

好像有這麼一個怪現象:在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且美女如雲的專業或者院系,大部分男生都沒有女朋友。據說這是「審美疲勞」造成的。


當然,你可能沒發現這個現象,即使有這個現象,你可能也不認為是這個原因。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希望你記住什麼是「疲勞」。對於美女審美疲勞而言,大概就是美女見多了,看到女的基本就沒啥興趣了。好了,請記住「疲勞」這個概念。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體的T免疫細胞「疲勞」。你可能要問了,這T細胞怎麼會「疲勞」呢?那我反問一句,你說肝炎患者、艾滋病患者和腫瘤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咋都不好好乾活呢?明白了嗎?它們也是累了。而且天天跟這些對身體有害的東西在一起,T細胞也習慣了(我隱約記得前不久有個研究發現,人體的免疫細胞只要已進入實體瘤,很快就會「懵逼」(1),這就好比我們進火鍋店,幾分鐘之後,你基本就聞不到火鍋味了)。這也是為什麼上面的幾種疾病都是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科學》封面重磅:一個關於T細胞悲傷而重要的研究



12月2日,頂級期刊《科學》以封面報道的形式,隆重介紹了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團隊,關於T細胞疲勞(T cell exhaustion,也譯作:T細胞耗竭)的兩篇獨立重要研究。這兩篇研究意義重大,因為它們給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和PD-L1抗體)治療響應率低,CAR-T治不了實體瘤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

《科學》封面重磅:一個關於T細胞悲傷而重要的研究


本期《科學》封面


T細胞疲勞現象於多年前在小鼠體內率先發現(2; 3),後來科學家在小鼠和人的多種慢性疾病模型中都發現了這個現象(4)。這些疲勞的T細胞的表現是,基因表達與正常的不一樣了,殺敵的武器也沒了,抑制它起作用的因子卻越來越多了。很有一種征戰沙場多年之後,解甲歸田,不問世事的意味。


那好好的T細胞為何會這樣呢?我們有沒有辦法給它打一針雞血,讓他重新征戰沙場呢?


還真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中的PD-1和PD-L1抗體就是解除T細胞對自己的抑制的;CAR-T就是給T細胞重新裝上武器的。這兩種療法這幾年的確帶來了激動人心的研究成果,但是如同前文所言: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和PD-L1抗體)治療響應率低,CAR-T還治不了實體瘤。受益者終歸是一小撮患者。

要解決問題,還得靠深入的基礎研究。


我們先來看看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W. Nicholas Haining博士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Nir Yosef博士團隊的發現(5)。

《科學》封面重磅:一個關於T細胞悲傷而重要的研究



圓球代表T細胞,裡面的電路狀態代表T細胞是否疲勞。灰色的已經疲勞了,綠色的很有活力

Haining團隊的Debattama R. Sen和Yosef團隊的James Kaminski是這項研究的第一完成人。他們就想啊,既然疲勞的T細胞和活力四射的T細胞之間差異這麼大,那我們就看看它們調節基因表達的區域有啥區別。


於是,他們就用了號稱可以鑒定基因組中所有活躍的調控序列的ATAC-seq技術(6)。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每時每刻調節疲勞的T細胞和活力四射的T細胞基因表達的原件,有44.48%處於不同的狀態。難怪差異如此之大。


「我們通過這項技術發現了疲勞的T細胞和活力四射的T細胞之間最根本的區別,」Haining說,「那些在疲勞的T細胞中出現的表達區域,在活力四射的T細胞沒有出現;反之亦然,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幾千個。這就告訴我們,這兩種細胞實際上是兩套不同的信號通路。」

《科學》封面重磅:一個關於T細胞悲傷而重要的研究


Juno的CAR


現在的CAR-T治療都是簡單的給T細胞加上識別腫瘤細胞的武器,而且在血液腫瘤中發現CAR-T的確可以很好的識別癌細胞。但是CAR-T還是會很快就處於疲勞狀態。簡單了說就是,目前的CAR-T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估計也是免疫細胞一進入實體腫瘤內,就進入疲勞狀態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細胞內部很多基因的表達是互相調控的,打開或者關閉某個基因,可能會影響很多基因的開關。「堵上惱人的PD-1,或者破壞PD-1基因,肯定不如找到某個關鍵的調節基因,通過改變這個位點,扭轉整個細胞的狀態。」Haining在接受STAT採訪時說,「更何況PD-1對人體還有好的一面呢。」


這就是Haining博士和Yosef博士團隊的研究成果,給CAR-T提出的研究方向。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和PD-L1等抗體該咋辦呢?


再讓我們來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E. John Wherry博士團隊的研究(7)。

《科學》封面重磅:一個關於T細胞悲傷而重要的研究



T細胞發展的兩個方向,上面一支是在急性感染中,藍色的T細胞很有殺傷力;下面一支表示在慢性疾病中,T細胞被反覆折磨最終疲勞而死。


與Haining博士團隊的研究相比,Wherry博士團隊的研究更加具體,直接具體到PD-1/PD-L1這個信號通路上了。


Wherry博士發現,雖然阻斷PD-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激活疲勞的T細胞,並改善對慢性感染和癌症的癥狀;但是,這種被激活的T細胞在遭受新一輪抗原的刺激之後,馬上又進入疲勞狀態。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的治療之後,沒過多久病情就會反彈的原因。


為了了解清楚反彈背後的原因。Wherry博士也用ATAC-seq技術分析了疲勞T細胞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阻斷之後,基因表達調控元件的表觀遺傳學變化。結果發現,使用PD-L1抗體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根本就沒有改變Haining博士發現的那種基因表達狀態。


「我們認為,我們的研究表明,PD-1/PD-L1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可能受制於疲勞T細胞表觀遺傳學層面不可逆的變化。」Wherry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論文的第一作者Kristen E. Pauken博士說。

《科學》封面重磅:一個關於T細胞悲傷而重要的研究



PD-L1抗體與PD-L1結合


雖然PD-L1抗體能暫時改變T細胞疲勞的狀態,但是疲勞細胞在表觀遺傳學層面的改變,PD-L1抗體是沒法逆轉的。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Stephen J. Turner和Brendan E. Russ在本期《科學》雜誌發表評論性文章(8)。他們認為,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團隊的發現,雖然解釋了為什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為啥會失敗,但是PD-1/PD-L1抗體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呀,雖然是少數。Turner和Russ也給出了自己的猜想,是不是因為這些人的T細胞都處在可逆轉可暫停的疲勞早期階段呢?同時,他們還提出了另一個問題,這種現象對其他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不是也一樣,對其他的腫瘤類型呢?


搞清楚這些問題對於推進免疫治療的發展大有裨益。如果他們的研究成果是廣泛存在的,那麼我們現階段就可以做一些改變。例如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個發現設計一套檢測方案,用於區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效果不好和效果好的腫瘤患者;在給癌症患者做CAR-T治療時,研究人員可以用這種方法篩選不是那麼疲勞的T細胞做改造;再進一步,可以開發一些針對錶觀遺傳學的藥物,進一步找到T細胞發生疲勞的深層次原因等等。研究人員應該可以開發出更持久有效的癌症治療方法。


相關資料:


【1】De Simone M, Arrigoni A, Rossetti G, Gruarin P, Ranzani V, et al. 2016.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of Human Tissue Lymphocytes Unveils Uniqueness of Tumor-Infiltrating T Regulatory Cells. Immunity 45:1135-47


【2】Gallimore A, Glithero A, Godkin A, Tissot AC, Plückthun A, et al. 1998. Induction and Exhaustion of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Visualized Using Soluble Tetrameric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Peptide Complexe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187:1383-93


【3】Zajac AJ, Blattman JN, Murali-Krishna K, Sourdive DJD, Suresh M, et al. 1998. Viral Immune Evasion Due to Persistence of Activated T Cells Without Effector Function.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188:2205-13


【4】Wherry EJ. 2011. T cell exhaustion. Nat Immunol 12:492-9


【5】Sen DR, Kaminski J, Barnitz RA, Kurachi M, Gerdemann U, et al. 2016. The epigenetic landscape of T cell exhaustion. Science 354:1165-9


【6】Buenrostro JD, Giresi PG, Zaba LC, Chang HY, Greenleaf WJ. 2013. Transposition of native chromatin for fast and sensitive epigenomic profiling of open chromatin, DNA-binding proteins and nucleosome position. Nat Meth 10:1213-8


【7】Pauken KE, Sammons MA, Odorizzi PM, Manne S, Godec J, et al. 2016. Epigenetic stability of exhausted T cells limits durability of reinvigoration by PD-1 blockade. Science 354:1160-5


【8】Turner SJ, Russ BE. 2016. Can T cells be too exhausted to fight back? Science 354:1104-5

《科學》封面重磅:一個關於T細胞悲傷而重要的研究 點擊播放 GIF/104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點網 的精彩文章:

神奇!少一個基因,可以擁有「長不胖」的腸道菌群!
《科學》:表皮電子再顯神威,可穿戴設備出現新轉機
基因編輯技術重大突破!CRISPR首次可以編輯不分裂細胞,使用範圍或大幅擴張
一粒葯管兩周,MIT教授這個發明太天才了
醫療創新科技的謎之炫美,都在這裡了!

TAG:奇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重磅:科學家最新發現NK細胞殺傷腫瘤的調控引擎
重磅關注,重點預防
Cell重磅!巨噬細胞對健康心臟節律至關重要!
PNAS:重磅!科學家成功擴展研究細胞功能的「工具箱」
重磅!重磅!重磅!這裡的黑科技,註定要改變人體!
國際禁毒日!一起學習那些與大麻研究相關的重磅級文章
近期值得一讀的幹細胞重磅級研究
重磅:科學家發現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基因!大家珍重……
《科學》重磅:5萬人基因組+電子病曆數據揭示基因與疾病重大關聯,科學算命不遠矣
eLife重磅:科學研究本來就是不可重複的?
《科學》超重磅:瑞典科學家發布全球首個癌症病理圖譜!解密人體所有蛋白編碼基因對17種常見癌症預後影響|臨床大發現
Devel Cell:重磅!科學家闡明控制細胞分裂的關鍵機制
重磅學術期刊封面論文一周盤點
重磅:深度學習技術預測造血幹細胞發育!
Cell重磅:科學家發現癌細胞如何「挾持」正常細胞 幫助其擴散
ESMO大會發布的七個重磅研究
CNS:重磅文章解讀基因組研究前沿
重磅!AI深度學習幹細胞,大數據預測疾病模型
重磅!科學家發現:糖尿病藥物的神奇作用,殺死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