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語言無比尖利,像沙漠一樣乾燥灼人
▎若昂·卡布拉爾
若昂·卡布拉爾·德·梅羅·內托(Jo?o Cabral de Melo Neto,1920-1999),巴西二十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詩人,巴西現代主義詩歌的集大成者。
從1922年巴西現代主義運動(Movimento Modernista)的起點聖保羅現代藝術周(Semanade Arte Moderno)一直到1970年代,從現代主義運動中走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巴西詩人,他們以精湛的技藝粉碎了「巴西葡萄牙語是詩歌天賦的墳墓」這一陳見,使得巴西葡萄牙語在作為詩歌土壤的時候可以和任何一種主要的西方語言媲美。在1999年去世之前的很多年裡,若昂·卡布拉爾一直被國人視為活著的經典,很多世界範圍內的頂級詩人——美國詩人伊莉莎白·畢肖普(Elizabeth Bishop)、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義大利詩人朱塞佩·翁加雷蒂(Giuseppe Ungaretti),或者法國詩人法蘭西斯·蓬熱(Francis Ponge)——都將若昂·卡布拉爾視為詩歌大師,並著手將若昂·卡布拉爾的作品翻譯到他們的母語之中。
瑞典學院連續5年要求巴西文學院提名若昂·卡布拉爾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但最終他敗給了同一語種葡萄牙語的候選人、葡萄牙小說家若澤·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若昂·卡布拉爾在1990年獲得過葡萄牙語國家最高文學獎項卡蒙斯獎(Prêmio Cam?es),1992年獲得過美國的諾伊斯塔特國際文學獎(Neustadt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Literature),1993年獲得過巴西的最高國家文學獎雅布蒂獎(Prêmio Jabuti),1994年獲得過西班牙頒發的伊比利亞美洲詩歌索菲婭女王獎(Prêmio Rainha Sofia de Poesia Ibero-Americana)。
若昂·卡布拉爾1920年出生於巴西東北部伯南布歌州(Pernambuco)的首府累西腓(Recife)的一個莊園主家庭,是當地望族莫拉伊斯家族(Moraes)的後人,他的一個表兄是巴西現代主義詩歌的奠基人曼努埃爾·班德拉(Manuel Bandeira),一個堂兄是巴西二十世紀最知名的學者、社會學家吉爾伯托·費雷裡(Gilberto Freyre)。他的童年是在歷史活化石一般的伯南布歌州甘蔗莊園裡度過的,他的相當一部分詩歌都涉及到了這段記憶,同樣,他的很多詩歌也具有巴西東北部貧窮腹地(Sert?o)的地緣情結。
1942年,若昂·卡布拉爾的第一本詩集《沉睡的石頭》(Pedra do Sono)出版。在斷斷續續做了一段時間公務員之後,若昂·卡布拉爾遷居到當時巴西的首都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於1945年開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同年,他在家庭的資助下出版了第二本詩集《工程師》(O Engenheiro),從此在詩歌界聲名鵲起。1946年他與斯特拉·瑪麗斯·巴爾博薩·德·奧莉維拉(Stella Maria Barbosa de Oliveira)在里約熱內盧成婚。
1947年是若昂·卡布拉爾生命中最為關鍵的一年。這一年他被派往巴西駐西班牙巴賽隆納(Barcelona)領事館。他的外交官生涯中的大部分時間、他一生中最快樂和最多產的時期都是在西班牙的巴賽隆納和塞維利亞(Sevilla)度過的。在巴賽隆納,他購買了一台小型手工印刷機,他用這台機器自行印製了好幾本書,其中包括他最重要的著作《寫作的心理學》(Psicologia da Composi??o,1947)、《無毛狗》(O C?o sem Plumas,1950)。他和加泰羅尼亞(Catalunha)著名藝術家胡安·米羅(Joan Miró)結為了摯友,後者把他的作品刻在了版畫上。
1950年,若昂·卡布拉爾被調至巴西駐倫敦使館,但在1952年,他因捲入一場官司又被召回了里約熱內盧。第二年,對他的指控被撤銷,他賦閑於故鄉伯南布歌,度過了他詩歌寫作生涯中的重要轉捩點。
雖然若昂·卡布拉爾自認為自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但他一直試圖避開尖銳的政治問題。他唯一一次涉足國內政壇是在1961年,被當時的總統雅尼奧·瓜德羅斯(Janio Quadros)任命為農業部辦公廳主任,因此他曾短暫地移居至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Brasília)。
1954年,當若昂·卡布拉爾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詩文集的時候,他已經被看作二戰後巴西詩人的領軍人物了,人們稱他是第三代巴西現代主義者「45一代」(Gera??o de 45)的靈魂。同樣是在1954年,他恢復了外交官身份,除去在巴西利亞的短暫從政經歷,他在外交崗位上一直工作到1990年退休,奔走於歐洲(瑞士、葡萄牙)、非洲(塞內加爾)和美洲(巴拉圭、宏都拉斯)之間。但他仍不時地藉故返回到巴賽隆納和他最喜歡的城市塞維利亞,去翻閱殖民時代的卷宗,從事他個人偏愛的研究工作。
作為一個往往顯得艱澀難懂、曲高和寡的詩人,1966年,若昂·卡布拉爾首次變得「流行」了起來。他篇幅最長、最知名的作品,詩劇《冷峻者的死與生》(Morte e Vida Severina)被巴西最偉大的流行音樂作曲家之一希科·布瓦爾克·德·奧蘭達(Chico Buarque deHolanda)譜了曲並被搬上了舞臺。這出詩劇講述了貧苦的伯南布歌腹地農民的故事,他們的名字都叫「冷峻」(Sererino),因為他們都有在貧窮中堅守的冷峻的尊嚴:「這裡有很多名叫冷峻的人/媽媽都叫瑪利亞……/我們長得都一模一樣:/都有一樣的大腦袋/很難保持必要的平衡,/都有一樣的大肚子/被皮包骨頭的細腿撐著,/我們的血液都一模一樣/幾乎沒有什麼顏色」。這出詩劇曾赴法國的南錫(Nancy)上演,獲得了一等獎。
1968年,當他的《詩歌全集》(Poesia Completa)出版的時候,若昂·卡布拉爾被選為巴西文學院(Academia Brasileira de Letras)院士。1994年《詩歌全集》再版,除了擴容之外,還附有研究若昂·卡布拉爾的必讀文章——他的第二任妻子瑪麗·德·奧莉維拉(Marlyde Oliveira)撰寫的導讀。有論者稱,「若昂·卡布拉爾的去世給巴西當代詩歌造成了一個巨大的斷裂,這一似乎永無可能填充的斷裂將會揭示巴西當代詩歌的重重問題。確切地說,事實上,他沒有任何替代者或者直接的衣缽繼承者。這是他那令人絕望的風格獨特性所造成的,那種刀子的風格、葉片的風格。他的泛現實主義的反抒情的語言之無比尖利,像沙漠一樣乾燥、灼人。」
作者:胡續冬
題圖:Amish letter writer,Horace Pippin繪
選自《當代國際詩壇》,作家出版社。
書名:《當代國際詩壇》
主編:唐曉渡、西川
出版發行:作家出版社
本書是唐曉渡、西川主編的《當代國際詩壇》之第二本,主要內容包括:阿多尼斯特輯,沃羅涅日詩抄,羅馬尼亞當代詩選九家等。已出其餘六期及一本「中日對話特輯」,均獲得了國內詩歌界和有關讀者的高度評價和認同,在國外漢學界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 《當代國際詩壇》於淘寶店鋪「時刻創品」有售。
回覆「目錄」可獲取往期推送總目錄。
本公眾號所有圖文資訊均為「今天文學」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的愛匍匐在陽臺上 穿上黑夜的衣裳
※雲朵飄散而過,我就是因這些而亂了心緒嗎?
※每當仰望天空,我的心都會感到一種無言的際遇
※有人追逐愛情恰如有人寫詩
※讓我的靈魂從身體裏 叫出它自己的名字
TAG:今天文學 |
※一把牛角尖刀,真是鋒利無比
※貓和老鼠原版湯姆和布奇純潔無比,擬人化之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孫悟空霸氣無比的一段話,細看之下,卻像懦夫
※這種蛇像麵條一樣又細又長,但是卻像「辣條」一樣劇毒無比
※都說金箍棒威力無比,但是比它厲害的居然是這個
※這5種戀人之間的感情,就像是玻璃心,無比脆弱,一碰就會碎
※《陸地夫婦》鹿晗對她無比寵膩,光眼神就能說明一切,看好他兩
※一隻慘被癌症折磨的汪星人,卻笑得無比誰都甜美!
※面無善痣,但是有這些痣的人,大多都是富貴無比之人!
※一對雙胞胎兄弟截然不同的人生,一個奇醜無比,一個非常帥氣
※有這些面相特點的女人,富貴無比,運勢伴隨一生!
※這種魚長得很醜陋,名字卻很好聽,吃起來無比鮮美細嫩,只有一根刺,尤其適合老人孩子
※貓主子中的醜小鴨,樣子奇醜無比,它們有一雙特殊的眼睛!
※巧克力酥皮泡芙變身不一樣的美味,酥脆無比,誘惑擋不住
※奇醜無比的它,卻是抗癌寶貝,常吃它,癌症不再來
※一塊不起眼的破石頭既然是無比的珍貴
※詭異雙頭蛇,一個脾氣暴躁,一個卻溫順無比
※若是這些兇猛無敵的動物沒有滅絕,每天吃人就和玩一樣簡單無比!
※兇狠無比的獅子對一個小猴子無比親昵,那眼神太有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