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訪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專訪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專訪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有時候覺得像做夢一樣」

記者:作為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也是這個獎項最年輕的獲獎人,意外嗎?


成龍:真的很開心。有時候覺得像做夢一樣,很多事情都發生在我身上,包括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第一個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的香港演員……很多事都覺得不可思議。


記者:第一次去好萊塢拍電影是什麼時候?


成龍:我22歲的時候,公司答應我讓我做一個國際明星,我以為做一個國際明星很簡單,就去了美國。可是英文都不會怎麼做國際明星呢?在美國我學了9個月英文,除此之外什麼都不做。

記者:那時候在好萊塢拍戲被認可嗎?


成龍:那時候我就發現在美國以成龍的方式發展是不行的。之前在香港我已經算是明星了,在美國我加一點意見都不行,人家不聽你的,有種種現場的崗位去牽制著你,受到很多批評。


我很用心地去打,他們也不喜歡,拍出來的鏡頭被剪剪剪……他們叫我一拳打倒一個人,可是我覺得這種打法太多人可以做了,所以我自己設計了很多動作,比如我跳過一個檯子,他們覺得我像猴子,也不喜歡。

專訪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記者:在好萊塢和在亞洲的地位落差那麼大,感到失落嗎?


成龍:動作不受認同,英文又不會,挑的劇本根本不是我自己想要的。我覺得我失敗了,公司還不認同,讓我接一些大明星的電影,在裡面做小角色,那時候才發現原來我是這麼小的明星,自己一點信心都沒有,一下就被打垮了。我覺得我還是回亞洲吧,堅持自己的夢想不變,我還是我,不因為配合你們而改變我自己的思想。結果呢?15年後全美國都是學成龍風格的動作。


記者:北美觀眾的欣賞習慣真的跟亞洲觀眾不一樣嗎?


成龍:不一樣。他們喜歡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那樣能一槍斃命的硬漢,一拳把一個人打倒,他們覺得那樣的打法很男人。而我的打法呢?我打完自己都會痛,拳頭收回來自己倒吸一口氣,觀眾就覺得你不是英雄,根本不接受。他們的喜劇就是大鬧劇,沒有動作喜劇,完全是兩個世界。


記者:您覺得美國的超級英雄跟中國的有區別嗎?

成龍:太大區別了。美國的超級英雄都會飛,我們不會飛。美國英雄都很「大美國主義」,美國救世界、美國救全人類,我們的更多是救家族、救村子、救國家,更多家國情懷,這裡面有太大的分別。

專訪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創新很難的,想得頭都大了」

記者:可以說動作喜劇現在是成龍電影最顯赫的標識了,這種風格是一開始就有設計、有規劃的嗎?


成龍:我想是拍電影的過程很自然地把我帶到今天的風格。我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天才,我只是每天做好每天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在南斯拉夫拍電影,我從很高的地方摔下來,那時候我發現原來人的生命這麼脆弱,那個瞬間改變了很多想法。過去我常常會想將來我要做什麼,從那時候開始,我想的就是我每天、每個月要做好什麼,別的不要想太多了。我的工作性質決定可能哪天片場意外我就回不了家了,所以我每天就做好每天的事。


拍電影以來我一直是在摸索,怎麼照著我自己喜歡的性格去拍我自己。其實你看到電影里的我是那樣,電影外的我也是那樣。隨著我的年齡改變,我的電影也在改變。


記者:拍這麼多年動作喜劇,怎麼可以做到一直有新想法,一直讓觀眾覺得有新意?


成龍:創新很難的,想得頭都大了,每天都在想用劇情、用演員的配搭、用不同的環境去改變所有的動作。其實真正的動作已經到盡頭了,除非你是拍超級英雄,用很多電腦特技,那就還有很多空間,我們這種拳腳功夫沒有太大變化了。只是我很聰明的地方在於,比如《十二生肖》,拳腳在沙發上打,這其實跟在台上打、桌上打是一樣的,但換了個環境觀眾就會覺得很新鮮。


拍一個好的動作片,要有錢、有時間、有好的武術指導、有好的導演,還要有好的環境。今天我們中國為什麼只有一兩個人才能拍出好的動作片,就是因為沒有這些條件。而且到了後面,我都會自己剪輯,這是有很大差別的。

專訪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點擊播放 GIF/1602K



記者:美國的片方通常都會把最終剪輯權握在自己手裡,很少有導演可以有這個權力,演員就更少了。


成龍:沒錯,但我現在簽的合同就是我有終剪權,一開始就講好。但我也公平,你剪得好我就按你的剪,剪不好就按我的方法。


好萊塢的技術進步得很快,但剪我這樣的東西還是我們的傳統,這是剪輯技巧跟中國功夫結合得很微妙的地方。而且我的打法跟別人不一樣,很多人的打法就是一拳出去、按照一個節奏打,我的打法是有韻律的,就像音樂一樣,觀眾看起來就會跟著韻律,無形中有一種興奮感,如果始終按照一種節奏打,前面兩拳還可以,十拳下來,觀眾就會覺得很無聊了。


記者:成龍電影的風格是由很多小細節一起雕刻出來的,而這些小細節都是精心設計的。


成龍:是我自己研究出來的。這些我以前都不教別人,現在我通過鏡頭慢慢教人家,因為我覺得我應該讓年輕人知道這些。我很用心地去研究每一件事情。比如,因為是動作片,講對白的時候你都要有動作,這裡面很多學問。你看我的電影裡面,一個人一邊講話一邊把椅子挪一下,再推過去,坐上面轉個圈……這都是有美感的,椅子怎麼轉、轉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推著轉,這些小細節都是設計過的。

專訪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點擊播放 GIF/559K



「走出去」真的沒有捷徑


記者:在好萊塢發展幾十年,現在的好萊塢對中國演員、中國市場的態度跟過去有什麼差別,您應該體會最深。


成龍:我剛去美國拍電影的時候,美國人不會認同你的動作,不會在意你的想法,你講話根本沒人聽。有時候他們提出一些要求,我說我不能做,他們問為什麼,我說因為香港沒有人看,他們會說「香港不是我們的市場,不用管香港」。香港回歸後,我再講到中國香港,他們會說「中國不是我們的市場,不用管中國」……我那時候覺得,即使中國不是你們的目標市場,你們也不能瞧不起中國人。


到今天,他們會在拍片的時候問我,中國人喜歡什麼?你覺得這個名字應該怎麼改?任何事情他們都要看中國,還是因為中國強大了,中國電影強了,中國市場變成了全球大票倉,我真的很驕傲。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記者:但目前中國電影在海外受歡迎的還是動作電影,多樣化的題材要「走出去」非常難。


成龍:主要是因為語言、文化上的差異。美國的電影文化有100多年歷史,他們的語言、音樂、牛仔褲,早就在全世界傳播了很多年。中國對外開放的時間還不長,我們還需要很多時間才能把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傳播出去。其實這種傳播現在已經開始了,美國人來拍《功夫熊貓》《花木蘭》,拍中國題材的電影。當然,現在真正在國際上有傳播力的中國電影還是以動作片為主,尤其是我個人的賣命的動作片。他們想像不到一個人怎麼可以做這麼賣命的事情,而且這五十幾年來我沒間斷過。

專訪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記者:想到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嗎?


成龍:想都沒想過。我入行的時候是一個童星,到了不大不小的時候就做特約演員,身上插把刀躺著,淋著雨,導演喊:「眼睛不要眨、肚子不要動!你的肚子還有動!」我就趕緊不動。怎麼會想到今天會拿到奧斯卡?真的是難以置信。


記者:好的明星在國際文化傳播上有巨大的品牌效應,美國有很多在國際上都知名的明星,但中國卻非常少,鳳毛麟角,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成龍:我們的文化到現在其實還沒有真正「走出去」。有一次我聽人說,我們的歌劇在美國演出的時候場場滿座,我就問他,坐的人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說都是中國人,我說那就不是真正地「走出去」了,要是坐在那裡的70%、80%是美國人,我們才叫走出去了。就像百老匯的音樂劇《貓》,台上的演員唱《月光》,台下觀眾都是中國人,這才叫真的「走出去」了。


我們需要一些在國際上受到認同的電影、歌劇、歌曲、明星……一些作品、人物來作為我們文化的傳播載體。好的作品和好的明星,都是需要時間來成長和磨鍊的,我用了幾十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真的沒有捷徑可走,不是說你越著急,唱得越多、演得越多就越好,而是要創作一些真正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作品,這也是我想做的。百年以後,我希望有人們說起,中國曾經有個李小龍,也曾經有過成龍,就夠了。

專訪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01日 17 版)


本文由今日美國小編整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否則將進行追究。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文章。


關注今日美國,一號全通國際時事要聞:


公眾號:TheDailyNews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美國 的精彩文章:

希拉里重新計票是什麼鬼?她為什麼要這麼做?真能翻盤嗎?
哈佛大學用11張圖教你如何避開消極情緒,做個積極陽光的人!
彼得·蒂爾在美國總統大選後的演講 足以寫進歷史教科書
川普居然被一個名叫「董偉」的中國人給坑慘了
論TPP的倒掉

TAG:今日美國 |

您可能感興趣

專訪成龍:70歲的時候再問我何時退休!
《好萊塢報道》專訪成龍:想做一名演員 想拿奧斯卡影帝
劉慈欣到訪成都,科幻小說里的黑科技這裡也有!
探訪成都街頭雜貨鋪 舊物在這裡重生
一望無際的草原,清澈的河水,拜訪成吉思汗的子民
落實習主席高訪成果 蒙古國記者團訪華聚焦綠色發展
燕達醫院報告房顫一站式雜交數據,持續性房顫一年隨訪成功率68%
美國加州州長訪成都贊熊貓「可愛」 加州與四川結為姐妹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