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傳回首批火星照片:明年正式展開研究

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傳回首批火星照片:明年正式展開研究


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傳回首批火星照片:明年正式展開研究   圖為位於一座名叫Arsia Mons的大型火山一側的地質結構,名叫Arsia Chasmata。圖中拍攝的區域寬度約為25公里。

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傳回首批火星照片:明年正式展開研究   該衛星的攝像系統CaSSIS重建了火星上「諾克提斯迷宮」(Noctis Labyrinthus)的地質結構。圖為該地區的海拔圖,圖像解析度還不到20米。

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傳回首批火星照片:明年正式展開研究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由歐洲和俄羅斯共同研發的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日前傳回了它拍攝的首批火星照片。該衛星於10月19日抵達制定地點,目前正在一條橢圓形的停泊軌道上運行。明年它將會轉移到最終的圓形軌道上,然後正式展開科學研究。


  不過,科學家充分利用了該衛星近日接近火星的機會,對它的儀器設備進行了檢查。他們很高興地看到,該衛星的攝像系統CaSSIS傳回的照片質量很高。


  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近日從赫伯斯峽谷(Hebes Chasma)上空飛過,這是它距離火星表面最近的一次,高度僅有250公里。

  「在傳回的照片中,每像素包含的面積直徑為2.8米,」 CaSSIS系統的首席研究員、瑞士伯爾尼大學的尼古拉斯·托馬斯(Nicolas Thomas)指出,「打個比方,這就好像你在以每小時1.5萬公里的時速從伯爾尼上方飛過時,還能同時拍下蘇黎世路面上汽車的清晰照片(兩地距離約125公里)。」


  此外,該衛星上的NOMAD(掩日與天底點光譜儀)和ACS(大氣化學光譜測量組合儀)兩大感測器也成功通過了早期測試。它們將對火星的大氣氣體組成展開詳細分析。它們還將深入調查那些在火星大氣中僅占不到1%的氣體,如甲烷、水蒸氣、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


  甲烷將是它們的重點研究對象。從之前的測量結果來看,它在大氣中的濃度很低。但它居然能被我們探測到,這一點就足夠令人驚奇了。在嚴苛的火星環境中,甲烷作為一種簡單的有機分子,很容易被破壞掉。因此它的存在說明,火星上也許有些地方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甲烷。有人猜測,這些甲烷也許是由火星上的微生物產生的。


  該衛星上的另一套設備FREND(高解析度超熱中子探測器,近日也成功通過了測試)將在靠近火星表面的地方對氫氣展開探測,並利用獲取到的數據尋找水或水合物。這或許也能夠為甲烷的存在之謎提供答案。

  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成功進入軌道當日,正好是歐空局的斯基亞帕雷利號登陸器在火星表面墜毀的同一天。該登陸器被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釋放之後,沒能完成登陸任務,但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卻成功進入了停泊軌道。在斯基亞帕雷利號任務失敗的陰影下,幾乎無人注意到該衛星的軌道嵌入任務取得了成功。


  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是歐洲與俄羅斯火星合作項目的第一階段。接下來的ExoMars任務將於2021年展開,屆時將向火星上投放一輛火星車。


  不過,該任務需要歐洲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約為4億歐元(約合29億人民幣)。歐空局成員國的相關人員將於本周在瑞士盧塞恩會面,共同商討預算問題。而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表現得如此出色,多少能讓這些政客們在艱難的討論中感到幾分慰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宇航局公布火星任務著陸點:將從火星採集樣本
美國宇航局公布火星任務著陸點 將從火星採集樣本
美國火星軌道探測器傳回「色彩斑斕」的火星照片
科學家稱火星衛星引力作用下正在解體:或形成「火星環」
美宇航局為登火星計劃研發核動力火箭
歐洲火星微量氣體探測器拍攝到首張火衛一彩圖
最新消息:科學家公布火星軌道偵查器拍攝到火星表面的冰雪
歐俄火星探測器今日登陸火星 尋找火星生命!
火星文明毀於核爆炸?印度探測器拍到火星蘑菇雲
俄歐聯合火星探測器傳回首批火星照片——這畫質神了!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對火星開展繞、落、巡科學探測
歐陽自遠談中國火星探測:火星軌道器+火星車協同工作
曝火星表面發現神秘物體:疑似外星飛船
行星協會:NASA需要開發新的火星任務來防止探測火星停頓
《火星情報局3》薛之謙現場秀演技 將導火星網劇
宇宙探索者在火星照片發現磚塊,航天局:火星存在生命的新證據!
中美俄競相發展重型火箭,星際爭霸劍指月球火星
美研發火星直升機:能在火星上飛行
火星刑天王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