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最新觀測一顆直徑兩米近地小行星的詳細特徵
如圖所示,這是藝術家描繪的近地小行星2015 TC25,最新觀測顯示它的直徑僅有兩米,能反射照射在表面60%的太陽光線,旋轉速度非常快,自轉周期為133秒。
騰訊太空訊 據科學新聞網站報道,目前,美國亞歷桑那大學科學家維什努-雷迪(Vishnu Reddy)博士帶領一支國際研究小組最新觀測到一顆最小近地小行星(NEA)的詳細特徵,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15 TC25,直徑僅有2米。
更有趣的是,2015 TC25也是迄今發現最明亮的近地小行星之一,它能反射照射在表面60%的太陽光線。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天文學雜誌》上。雷達博士和同事指出,美國宇航局紅外望遠鏡設施和阿雷西博行星雷達的最新觀測數據表明,2015 TC25表面類似於一種叫做「頑火無球隕石」的罕見高反射率隕石。
頑火無球隕石包含非常明亮的礦物質(主要是硅酸鹽),是在高溫無氧玄武岩環境下形成的。研究人員指出,2015 TC25表面成分類似於頑火無球隕石,頑火無球隕石是一種非常罕見、具有高反射率的差異型隕石。
在地球隕石收藏中,頑火無球隕石僅占所有已知隕石中的0.14%。像2015 TC25這樣的小型近地小行星體積接近於墜落至地球表面的隕石大小。據悉,這顆近地小行星最早發現於2015年10月,雖然之後經常觀測到它,卻很難探測到它的詳細特徵。
通過研究這樣的近地小行星,研究人員希望能夠更好地理解隕石起源的母體。研究報告合著作者、亞利桑那大學斯蒂芬-泰格勒(Stephen Tegler)教授說:「研究小型近地小行星的物理特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對地球構成直接威脅。如果我們發現和描述此類小行星的特徵,將更好地理解近地小行星的數量和起源——較大的小行星。」
同時,天文學家發現2015 TC25是迄今發現旋轉速度最快的近地小行星之一,自轉周期為133秒。他們認為,2015 TC25是一顆直徑70公里、明亮小行星的碰撞碎片。(悠悠/編譯)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一億光年外的奇異星系
※天文學家揭開「伯利恆之星」之謎
※歐洲承諾未來10年為空間站等提供110億美元
※NASA卡西尼探測器拍攝運行在土星環內的小衛星
※火星表面曾持續過萬年溫暖期 融化了厚厚冰川
TAG:騰訊太空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最亮最快近地小行星:直徑僅約2米
※一顆直徑4千米的小行星將在周五與地球「親密接觸」
※三十多度的氣溫下 這些人光著膀子挖了一個直徑三米的大坑
※全球最大鑽石坑曝光,直徑千六米深五百多米全是鑽石
※三十多度的氣溫下 這些人光著膀子在挖了一個直徑三米的大坑
※在直徑六米的氣球里 畫了一座私人島嶼!
※最新消息:本周五一顆直徑4.4公里的小行星將會路過地球
※全球最薄柔性光伏電池韓國誕生,厚度為人類頭髮直徑百分之一
※科學家:在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中 地球不一定就是唯一的有生命星球!
※木星北極極光 直徑比地球還大
※哈勃在恆星周圍拍到直徑巨大的塵埃圓盤
※宇宙中最大的一顆鑽石,直徑有四千公里
※土星六邊形風暴寬度為地球直徑兩倍!
※這顆衛星屬於距離母行星比較遠的衛星,但它的直徑為48千米
※科學:30米直徑光學望遠鏡考慮在其它地方建造
※科學家培育出更加逼真的類大腦:直徑4毫米微型球狀
※世界上最小的雪人,直徑頭髮絲的1/5,英科學家用離子束雕刻
※木星兩極照公布 覆蓋多個直徑堪比地球的風暴
※科學家培育出更逼真的類大腦:直徑4毫米微型球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