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戲曲:有「戲」有「曲」,才能有「情」有「味」

戲曲:有「戲」有「曲」,才能有「情」有「味」

空格近代大戲劇家王國維給戲曲下的定義是:「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歌舞演故事」闡明了音樂在戲曲中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放眼當下,情況卻是很多新編歷史劇、現代戲都在導演、表演、舞美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唱腔、伴奏、韻白等音樂特性,戲曲變成了「話劇加唱」,音樂在戲曲中的地位日益邊緣化。

戲曲:有「戲」有「曲」,才能有「情」有「味」


以前把欣賞戲曲的活動叫做「聽戲」而非「看戲」,在舊時戲園子當中,部分老觀眾會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位置,往椅子上一靠,輕輕搖晃腦袋,閉目聆聽台上的演員表演。他們重點關注的是演員的唱功,尤其當演員唱到韻味十足的拖腔,他們會從丹田憋出一聲中氣十足的「好」。戲曲界有所謂「戲於曲興,戲於曲傳」「無曲不成戲」的說法,強調的也是對「曲」的重視。


在傳統行當中,一個經典的劇目往往被多個劇種移植演繹,像《秦香蓮》《白蛇傳》《西廂記》《花木蘭》等劇目甚至輾轉於上百個劇種。戲曲中的劇情、舞台表演、人物形象、舞美設計往往大同小異,只要不發聲,一般人不會猜到是何劇種,但一句唱詞、一聲過門或是韻白馬上就會體現劇種之不同,這足以說明「曲」在戲曲中鮮明的身份特性。

戲曲:有「戲」有「曲」,才能有「情」有「味」


在曲牌體戲曲中,一首曲牌就代表著一種音樂風格,比如崑曲中的仙呂宮多「清新綿邈」,南呂宮則「感嘆悲傷」。而板腔體戲曲中,板式變化、基本調發展更給刻畫人物形象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人物在敘述劇情時可以用中速的原板、二六板,抒情時可以用慢板、三眼板,在矛盾衝突的高潮可以設置快板、流水板,還可以把速度自由化處理,用散板、導板,或者戲劇性非常強的緊打慢唱的搖板。人物的性格、情緒,劇情的發展都可以在板式的變化中得到加強。戲曲的矛盾衝突點眾多,而推動著矛盾往前走的正是音樂,尤其是人物的唱腔。


空格現在地方上有許多戲曲編創者存在著妄自菲薄的傾向,認為地方小戲的創作理念太落後,應當向大戲模仿靠攏。於是,一方面不但模仿京劇、崑曲的編導演、舞美設計和燈光音響,另一方面甚至連武場樂器都改為了京劇的鼓、板、大鑼、小鑼、鐃鈸等,從點到面全盤地「京劇化」。

戲曲:有「戲」有「曲」,才能有「情」有「味」



空格可是這樣一來,地方伴奏樂隊的個性幾乎被抹殺殆盡,戲曲的地方特色唯有從唱腔上去努力增加辨識度。假如作曲家更進一步,把唱腔也進行「革命性」的改動,觀眾就幾乎聽不懂了,地方戲的面目也會變得一片模糊。試想一下,倘若方言念白都改為普通話,這還叫地方戲嗎?所以戲曲音樂想要謀求發展,絕不能泛劇種化,而須保留個性。

文章摘自:《戲曲:有「戲」更要有「曲」》


來源:光明日報


陝西戲曲廣播招商熱線


歡迎關注快樂1078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戲曲廣播 的精彩文章:

甘肅著名戲劇理論家王正強新作《秦腔考源》出版發行
即使看一次哭一次,也百看不厭的秦腔《四賢冊》
老唱片│姜能易《祭靈》滿營中三軍們齊掛孝
誦讀長安│全勇《母親很多次讀我的詩》
百名秦腔演員唱腔集錦│090馬友仙《洪湖赤衛隊》

TAG:陝西戲曲廣播 |

您可能感興趣

有一種戲曲唱詞,比詩詞還美!
前排看戲!你有沒有見過這麼棒的戲曲表演!
不要因為不懂戲曲 不點進來 萬一有驚喜呢
中國有十大戲曲,第一大家都能猜到,但你絕對說不全!
和戲曲有關的美食誘惑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戲曲動畫:把程式化和趣味性同時展示出來有多不容易?
戲曲臉譜一覽: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你能認出幾個?
戲曲中「梨園」一詞次來自唐朝,與唐玄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真和吃的梨有關
中國的戲曲劇種有多少種
一個戲曲迷、一個老北京,還有一個小趙雅芝,總有一位吸引你!
當流行歌曲遇到傳統戲曲,這次好妹妹要在《天下有情人》放大招了!
有一種美麗叫驚艷——戲曲里的中國女人
大腕雲集,《中國戲曲大會》錄製完畢!這裡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胡可曬《媽媽是超人》殺青照,一家戲曲扮相超有趣
戲曲圖集 戲劇臉譜,讓你了解不一樣的戲曲
瞅瞅戲曲,那些罵郭德綱的,你們是真怕相聲完不了啊
你覺得戲曲演員的學歷該有多高?
迷上她後才知道,戲曲圈也有可追的星
楊鈺瑩戲曲造型學蘭花指有模有樣,美的不可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