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中立地成「魔」
第一次聽蔣勛上美學課,擠在台大都計室(現在城鄉所的前身)狹長的教室里,他侃侃而談江南園林框中有框的建築美感,還牢牢記得,在那放著幻燈片的暗黑教室里,流轉著蔣勛特有的抑揚頓挫,醇厚迷人。
講美學時的蔣勛,總是做足了功課,在思想體系中灌注人文感性,不時透露的,又是溫柔敦厚的底蘊與涵養。
後來才讀到蔣勛的詩,當然又是另外一番風景,高亢與低回處,濃烈醞釀著人道主義式的悲憫與關懷。如果美學的蔣勛智慧圓融,詩人的蔣勛揮淚高歌,那小說家的蔣勛就有我們想像不到的犀利與潑辣,機智與幽默。如果不同的文類開展出不同的創作自我,那在美學與詩中修行的蔣勛,卻是在小說的文字世界裡立地成「魔」。
所以別被《因為孤獨的緣故》這個看似有點溫柔浪漫的書名所蒙蔽,這裡收錄的短篇小說,篇篇都會讓你坐立難安,因為它們有著生鮮兇猛的世俗性,用懸疑如推理小說般的敘事結構,夾雜政治嘲諷與黑色幽默,用最正經八百的語言,說最荒誕不經的故事。不論是解嚴前後台灣社會的光怪陸離,也不論是對人性偽善或身體慾望的鞭辟入裡,蔣勛收放自如、點到止處,卻總已針針見血。
當然我們不能說這是後現代,後現代(Hou-Xian-Dai或厚腺帶)早已在蔣勛小說的後設形式里被嘲弄得體無完膚了,即使小說中最令我們拍案叫絕的,往往正是那「高蹈」與「通俗」的雜糅,像豬腳博士振振有詞地要用法蘭克福學派理論驗證童年經驗一般,讓真與偽、善與惡、嚴肅與詼諧,總突如其來地擦肩而過。
那讓我們姑且稱之為偏執島嶼的城市寓言,一個頹喪而又敗德、極度擁擠卻重度寂寞的城市,一種日常生活碎片化、人際網路變形化的寓言。在蔣勛小說的文本時空中,世俗性分崩離析,意義失重,隨處漂流,卻又絕不用任何預設的道德教條或人際規範加以匡救。蔣勛作為小說家的那個部分很頑強,不給解答,拒絕系統,放棄救贖,任由作為讀者的我們,在無意義的碎片飄浮中載沉載浮,猛一抬頭,瞥見瞬間人性真實的剎那,而感到無比無比的錯愕、驚慌。
一、截體斷肢的怪誕嘉年華
解嚴前後的台灣,看似社會動蕩、亂象叢生,卻也總是伴隨著龐大充沛的動量與熱力,爆裂、衝撞、變形、重組。在蔣勛的小說中,這種嘉年華式的魔幻,透過身體部位的局部放大與誇張,呈現有如特寫鏡頭下,妄想偏執而又異常冷酷的近距離凝視。而肢解的身體部位,始終懸宕於有機體/無機體、完整/碎裂、人種/動物的曖昧之中,成為一種殘酷怪誕的身體隱喻,無所安存。
像《婦人明月的手指》,情節隨文字的節奏一路緊湊推展,從銀行出來遇見搶匪的婦人,拉扯中被砍下的九根手指,就黏在厚疊的鈔票上任由搶匪一併帶走。而當丟了錢也丟了手指的婦人被帶到警局,強調電腦辦案的警員仔仔細細比對的,竟是遺失手指上蔻丹的顏色。這種誇張荒謬的黑色無厘頭,既超現實(surreal)(現實與夢幻的不可分)又超真實(hyperreak)(現實與再現的不可分),竟把都市叢林中的冷漠與疏離,鋪陳得如此司空見慣,卻又如此不可置信。
像《豬腳厚腺帶體類說》,更是一則精彩絕倫的政治/種族/性別寓言的小「蹄」大做。一邊是自陳遭受藝術迫害的銅雕家,發動「一隻豬腳守衛戰」的靜坐示威,一邊是自剖豬腳情結的留德生物學博士,將想像世界的完美,幻想成與污穢母體切離後潔凈如玉的豬蹄。蔣勛甘冒大不韙,將「本土文化的精緻化」比作萬鎮豬腳上模仿德國豬腳的紅色蝴蝶結,俏皮流行之餘,更令人「蹄」笑皆非。然而小說中拍案叫絕的幽默嘲諷鑽到了底,竟反轉成最是不可言說的驚怖意象/異象,「那一夜,他夢列自己回到了萬鎮,在許多巨大的白色豬腳中,用巨大的鑷子一根一根拔去豬腳上的毛。月亮圓而且大,發白,豬腳也像月亮一樣,白而且大,一堆一堆,堆列天上去。」超現實的豬腳,配上潛意識的月亮,最是熟悉處,卻有最陰森最不對勁最毛骨悚然的恐怖。
又如在《安那其的頭髮》中,思想與頭髮分家、理性與慾望分裂、信仰與肉體分離,獻身運動的女學生葉子,唯有靠著「戀物化」(fetishize)學生領袖在月色中如瀑布之水的美麗頭髮,才能暫時縫合分家、分裂、分離的身與心,直到某一天真相大白,學生領袖頭上頂的竟是偽造的假髮。以學生運動中的性別矛盾出發,蔣勛成功地開展了一場無政府主義的青春躁動狂想曲,由頭髮的物質性,抽絲剝繭到意識形態的纏鬥,既嘲笑理想的高談闊論,也嘲笑對高談闊論理想的嘲笑。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時代早已遠揚,現在是虛無主義的無發/法無天,絕頂的革命熱情。
二、測不準的情慾曲線
然而作為小說家的蔣勛似乎從未真正動怒,他一派氣定神閑「偽偽」道來,將目睹的十年怪現狀,用一個接著一個的怪誕身體寓言,堆疊出島嶼分崩離析的碎片殘骸,一個拒絕體系拒絕整合的寓言,一個沒有解答沒有謎底的寓言,就像每篇小說的開放結尾一樣,沒有人知道台灣同胞的舌根有何奧秘,沒有人知道領袖為何光顧萬鎮豬腳,沒有人知道山頭為何有一座游泳池,沒有人知道兒童為何會失蹤,也沒有人知道鸚鵡為何會熱死,不知道不是因為神秘故弄玄虛,不知道是因為意義的斷裂與符號的漂流,讓小說在精準的敘事結構與巧置的情節發展中,滿布意義內爆、魂飛魄散的隙縫。
同理可推,蔣勛的小說在身體感官、情慾流動的處理上,一樣飄忽曖昧,一樣測不準。《熱死鸚鵡》一反《魂斷威尼斯》式老年男子對青春男體的迷戀,描寫醫科學士助理對教授醫師的「畸形愛慕」。教授醫師稀疏而灰白的頭髮,被當成表徵「理性、冷靜、客觀、智慧」的戀物,而學士助理自己青春健美的身體,則透過他內化了的「醫學凝視」一一呈顯,「他細數兩排隱約在胸肌下面的肋骨。他覺得自己的手指彷彿可以是閃著冷冷的金屬光的解剖刀,一一划開了深褐的皮膚,一一張開了肌理複雜的組織,把看來糾纏不清的筋脈、皮膚一一歸類清楚之後,更展現了如玉石或象牙一般有著優美弧度的略微彎曲的一根根肋骨。」情慾的想像肢解肉體,在血肉模糊處,峰迴路轉又一春。
這種曖昧來自於以科學偷渡自戀,以解剖學暗藏春色,在客觀理性的醫學護航之下,連自慰射精都一般理直氣壯。這種曖昧也出現在蔣勛小說的情慾世界裡的永恆三角,男—男—女的糾葛纏縛。像新作《救生員的最後一個夏天》里大學生Ming的父親,要與男友赴荷蘭辦理同性戀結婚,並堅持對Ming母親的愛也是唯一,而婉拒任何「同性戀」與「異性戀」的分類標籤。小說里不分族群的愛,也是充滿不分倫常的慾望逾越,既戀父又戀母還戀自己戀救生員的Ming,不也用「醫學凝視」大膽窺視救生員阿星橫跨在鋁架上的身體,「因為用力,小腿的肌肉,膝蓋的關節,足踝以及踏在梯子橫杠上的腳掌都顯出力量,像從解剖學的書上看到的狀態」,更忍不住用愛欲的眼光,不時摩挲著阿星那淺棕色調泛著金黃光澤的皮膚。
然而對身體慾望,蔣勛是有話要說的,但卻也往往欲言又止。不是遮掩藏閃,而是留出情慾的空白,讓想像遊走逃逸,讓刻板僵化的道德判斷暫時怯步,也讓我們反身窺見對異己他者、對異類情慾的好奇投射。《因為孤獨的緣故》寫中年家庭主婦的無奈,也寫男性退休小學教師的空虛。人皆有癖,主婦暗自以竊聽公寓鄰居動態為樂,劉老師獨自將成千上萬洋娃娃截肢斷體的殘骸,一一收納於房中的黑色木櫃。但當城市中的兒童開始大量無緣無故失蹤時,愛孩子的劉老師就順理成章地成了戀童癖的嫌疑犯。小說既不循傳統道德對戀童癖的撻伐,也不謀對戀童癖的翻案謳歌,小說以敘事觀點的局限性(以主婦為第一人稱敘述者)與無可跨越的距離感,突顯出理解的不可能(從未進入劉老師內心世界的描寫)。如果孤獨來自距離,那這一切的不可解,遂化作公寓樓梯間若有似無、氤氳不散的氣味,「近於肉類或蔬菜在冬天慢慢萎縮變黃脫水的氣味」,由劉老師的身上與住處汩汩流溢。
而新作《羊毛》則是更為徹底地放棄寫實場景的時空框架,以符咒讖語與圖騰部落的意象,讓人體感官的色感、觸覺與嗅覺爆裂到極限。羊毛氈有如母體子宮的胞衣,將戰士生死愛恨的所有生命躁動,衷覆吸納。羊毛氈是身體記憶的無盡海域,交疊著屠殺獻祭的人獸亡靈。羊毛氈最後糾纏出的,更是慾望裂變的傷口,讓性與死亡的象徵猛暴疊合,讓死亡剎那的劇痛與亢奮,攀升有如交媾中的高潮迭起。於是你死我活的戰場殺戮,有了你儂我儂的愛欲想像,男男的對立,成為男男的交擁,利劍成為陽具的譬喻,血與精液的交融。《羊毛》的反戰與戀戰,《羊毛》的陽剛與陰柔,《羊毛》的亢起與頹靡,都成了情慾海域的生死浮沉。
從象徵到符號,從隱喻列到轉喻,蔣勛小說中層層疊疊的文字迷宮,沒有出口,卻有對現實人世最犀利的洞察,觀風觀火,眼冷心熱。如果美學與詩的文字修行來自悲憫與關愛,那蔣勛小說中的文字劫難,則是舍升華而就沉淪,棄神性而從魔性,摩頂放踵於醜怪與荒誕、扭曲與變形的未明。
——此文為台灣版《因為孤獨的緣故》序言
書名:《因為孤獨的緣故》
內容簡介
《因為孤獨的緣故》精裝珍藏版,全新修訂。收錄十二篇短篇小說及五篇輔助理解本書的關鍵解讀。
全書彷彿一則則世紀預言,以正經、冷調的語言訴說看似荒誕怪奇的情節。日常生活的光怪陸離、世俗的鮮猛乖張,都在其安排的敘事結構中顯現。褪去偽善的外衣,直指人性騷動的慾望。
作者簡介
蔣勛,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台後,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現任《聯合文學》社社長。
蔣勛先生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註兩岸美學教育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本書看點
《因為孤獨的緣故》精裝珍藏版,蔣勛唯一小說作品全新修訂。收錄十二篇短篇小說、及五篇輔助理解本書的關鍵解讀。呈現一個在詩與美之外的蔣勛。
因為孤獨的緣故,我們有太多的悲傷。這部小說就像是一部迷宮,從象徵到符號,從隱喻列到轉喻,文字中層層疊疊的文字迷宮,沒有出口,卻有對現實人世最犀利的洞察。這是感官的世界,也是思想的聖地。
小說版《孤獨六講》。蔣勛在其中以大量篇幅對本書進行文學解讀: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
收錄22幅蔣勛手繪插圖。寶藍專色印刷,原畫海報裝幀:
封面裱淡灰色特種紙,壓凹印黑,清麗雅緻。
腰封雙專色印刷,翻折後呈蔣勛畫集海報,極富典藏感。
圓書脊硬精裝,鎖線裝訂,閱讀時可180度攤平。
※群體無意識的悲哀
※這世上有四種女人
※我知道你有選擇焦慮症!那麼來吧!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
TAG:左岸讀書 |
※誅仙中張小凡立地成魔,有一個女子卻等了他一輩子
※李自成最後的歸宿:放下屠刀,是為了立地成魔
※西遊記孫悟空不想成佛,他想立地成魔,只因六耳獼猴
※蟹爪蘭嫁接到一米八立地成女神,真是美爆了
※天造一對,地成一雙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下爭論立地成聖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安然坐化的朱子橋將軍
※中國版CRS落地成反腐利器 在華「老外」及華僑華人成重點對象!
※馬爺雜談:我是如何光榮地成為中國移動貴賓卡成員的
※虛雲老和尚:禪修入門 萬緣放下,立地成佛
※阿里巴巴在全球7地成立研究中心「達摩院」
※西遊記後傳如來說了一首佛偈,它讓無天走向毀滅,讓唐僧立地成佛
※放下酒杯,立地成總統
※放下手機,立地成佛
※實拍明朝第十代秦王朱懷埢墓地:墓前垃圾成山,墓地成了村民菜園
※禪修:放下手機,立地成「佛」?
※中國駐吉布地基地成立:看日本領先6年如何被中國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