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在傳統首飾里被現代女子保留最多的恐怕就是耳飾了。李漁在《閑情偶記》的首飾篇里總結舊時女子說道:「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見耳飾是與簪子是有同等地位的女子飾物。有錢人家就用金玉犀貝,沒錢人家也會用骨角鮮花。


並且,一等一的美學家、各項藝術技能滿點的李漁還提出來,這女子飾物啊用得好可以令人容光煥發、增嬌益媚,用得不好就喧賓奪主、損嬌掩媚。他覺得,耳飾這東西那是越小效果就越出眾,除非是盛妝艷服,否則珠一粒或金銀一點就好了,可親又可愛,頗有點現在女子提倡的通勤簡約風的意思。不過小歸小,卻要做的精細又雅緻,拼得又是能力和眼力了。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冷枚,連生貴子圖


那麼李漁這幾條,古往今來又有那些朝代的女子做到了呢?


新石器時期至唐

於是又要從朗朗阿狗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說起,可能還可以再往前吧……沒辦法啊,耳飾就是這麼古老呀。我們現在的耳飾幾乎都是仰仗著這種金屬作為輪廓框架,但是那個時候還沒有什麼冶金工藝,當時的耳飾主要是加工現有的材料,比如玉石(不過原始社會的玉石也沒有現在的玉石好,更接近石)、水晶、牙骨角,還有用陶的。


常見的有玦和璫,它們共同的特徵就是怎麼佩戴我也不知道!真的不是搞笑,大家提出的幾種戴法,反正誰也沒辦法壓倒性地說服對方。


玦就是環形的玉有個缺口,有人說那個缺口是穿過耳朵用的,有人說是夾住耳垂用的,還有人說是掛繩子上的。


春秋,玉龍紋玦,直徑4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璫就是兩頭大中間小的,有的中間有孔,有人說是穿耳垂戴的,也有人說是類似耳塞用的,還有說是掛在耳朵兩邊意思一下的。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新石器,璫,凌家灘遺址出土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西漢卜千秋墓壁畫里的女媧,可見耳朵上有穿耳佩戴的璫


而後耳飾進入了一個低迷的時期,是因為社會普遍不再提倡打耳洞了,被認為是蠻夷、奴隸的做法,甚至有一種刑罰是「貫耳」,大家認為耳朵上有孔很是羞恥。那麼耳飾往往是通過打耳洞完成的,那麼也就被認為是損害了父母給你的身體作為大家去愛美,能不被唾棄么?

表面看起來是社會風氣,實際上是一種禮制在左右大家對於自己身體的支配權。現代人會覺得,我就是愛美啊,你管我啊?唉,古人真的就是會管你……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漢陽陵(漢景帝)出土的女俑,沒有耳飾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著名的長信宮燈,沒有耳飾


從先秦周朝開始一直到唐代,耳飾都很罕見,能出土的也往往是一些少數民族的墓,或者下等奴僕的形象里,以至於史書里寫到一些周邊民族或國家的時候都會提到人家男的女的穿不穿耳、戴不戴璫,一方面是說明了耳飾在這些地區和民族的流行,一方面也是說明大家覺得那些人好奇怪喲!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戰國早期 浙江紹興鑒湖鎮坡塘村獅子山三〇六號墓出土夫人裸身小人,穿耳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唐代,章懷太子墓,不戴耳環的女子


不過從出土看,此時的耳飾常見的是璫,且大多用琉璃、瑪瑙、玉之類光澤度很好的材料製作,所以才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這樣的句子嘛!不過是不是穿耳佩戴就不得而知了。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恭王府藏東漢琉璃耳璫


對比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些金屬耳飾,就會發現真的是很不同,特色十分出土,並且常見於男子佩戴。以現代的眼光看來,裝飾性十足!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老河深鮮卑墓群出土耳環



耳飾的興起要從宋代說起,其實我們談很多女性的飾品都往往要說道宋代,它是一個大發展時期。


呃,換句話說,很多首飾的女子屬性也是從宋代開始的。禮制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對於身體的支配,更在於性別的隔離。早在漢代的《釋名》里就有寫「穿耳施珠曰璫,此本出於蠻夷所為也。蠻夷婦女輕淫好走,故以此琅璫錘之也,今中國人效之耳」,可見對於耳飾的偏見和輕蔑,和企圖對女子身體支配的慾望。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欽宗皇后畫像


宋代時期已經不見早期玦和璫的影子了,耳飾形制更靠近現代,基本上直接拿來複刻也是完全沒有佩戴出門的壓力的,並且常見精巧細緻的模樣,題材也頗為文雅可愛。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南宋,盆蓮小景兒金耳環,湖北薊春羅州城窖藏出土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南宋,金累絲瓶蓮耳環,湖北薊春羅州城窖藏出土


在《北狩見聞錄》里就寫到過一則帝後之間關於耳飾的生死故事:


靖康之恥後,趙構稱帝,就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而他的皇后也就是原來的康王妃邢秉懿卻被金人擄去,並已有身孕,趙構只能遙冊她為皇后。一同被北遷的曹勛也就是《北狩見聞錄》的作者受宋徽宗之託逃回南方,邢秉懿便取下了自己金耳環交給曹勛,盼早日相見。耳環耳環,大概也有盼還的意思吧。而邢秉懿墜馬流產,慘遭折辱,年僅34歲就死了,而趙構卻不知情,一直將皇后之位空懸等她,直到趙構的母親韋賢妃回來,得知邢秉懿的死訊才改立皇后,這時候皇后的位置都空了十六年了,此後還時常思念於她……(多好的帝後愛情故事,印象里好像沒人寫呀)



明代的耳飾就更百花齊放了,既有宋的雅緻,又有清的富麗,還有元的豪情。開頭講的李漁就是明末清初的人,在他的總結里完全沒有了對耳飾的輕視,但是對於耳飾作為女性飾物的屬性也是理所當然了。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明代,唐白雲夫人容像, 《徽州容像藝術》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明代容像


耳飾其實還有一個優點,很多飾品的材質上會有一些等級限制,而這裡面耳飾是最寬鬆的。所以當時女子幾乎都穿耳,還有一些男孩子也會穿耳。明代耳飾的特點很顯著,就是它用來穿耳的彎鉤是一個很誇張的∽型(雖然常見博物館把那個鉤子掰直了),並且偏愛葫蘆、燈籠之類的題材。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李惠利中學明墓群,上海博物館藏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顧氏家族墓里M1,上海博物館藏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明萬曆,金環鑲寶玉兔搗葯耳環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金摺絲樓閣耳環 南京徐達家族墓地出土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明萬曆,鑲珠寶花蝶金耳環


別被照片上大大的耳環騙了,其實人家又小又精緻。可見當時工藝之高超,審美之精細!



講到清代,就要留意清代有兩套系統,漢女服飾仍然沿襲明代,而旗人則有滿洲的制度,體現在耳飾上就是「一耳三鉗」。滿洲入關後,女子正裝的時候往往會在一個耳朵上連續佩戴三個甚至以上的耳飾。滿洲人在耳朵上戴很多耳環在清末的記載也很常見,不過早期就是金環,後來出現了珍珠、東珠,一字排開,很是壯觀!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清初漢人命婦的耳環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清初,莽鵠立,執扇就座仕女圖。女子耳上有三個金環。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乾隆皇后像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清代,金環鑲東珠耳飾,故宮博物院藏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清代,金鑲珠翠耳墜,故宮博物院藏


其實清朝的流行史就是滿漢融合的歷史,「一耳三鉗」也在退化,比如一個耳朵上只打一個洞,佩戴一個分岔掛了三個裝飾的耳環假裝一下。為此乾隆還下過旨意強調這件事,意思就是一耳三鉗是我們的傳統啊,大家不許偷工減料啊!唉,戴耳環還戴出風俗有別來了……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不知道第多少次聲明)拒絕點翠!讓它躺在歷史的長河裡吧,不要再為了私慾而傷害無法養殖的翠鳥了


清代在出現了在明代比較罕見的環狀耳飾,包住耳垂,顯得更為素雅質樸。以至於後來環狀相連而變化,也是簡單中見變化。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清代耳環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外銷畫上的女子


舊時女子的很多飾品歷史盤點下來,其實也相當於一部文化歷史了,因為沒有任何是可以離開那個時代的土壤的。無論是對美的追求,還是對工藝的雕琢,又或者是禮制的約束,耳環雖小,卻見數千年風雲世事變遷。啊~~此處強行上價值觀!


如今的女子,是想戴就戴,想不戴就不戴。至於想戴一些仿古的呢,淘寶上依然已經有復刻了(清明兩朝多一點),由於本文未得到任何金主贊助,所以木有商品圖和廣告,大家自力更生吧!


活兒姐有話說


大型的花絲亭台樓閣都好漂亮啊!可是會好重的是不是……


美麗也是技術活


ID:PrettyNow


護膚、美容、纖體、整形……


我們有更多的機會成為美人,但哪條路都沒那麼簡單!


美麗是一門技術,想漂亮?


要不你就點個贊吧!

古風美人的點睛之筆,小小的耳飾卻大有講究 點擊播放 GIF/924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麗也是技術活 的精彩文章:

好幾百塊的護髮產品依然換不來一頭秀髮,你確定你選對產品啦?
原來《神奇動物在哪裡》的男裝這麼有誠意!不說還真不知道
美麗和保暖,真的如魚和熊掌般不能兼得嗎?
大姨媽里有血塊?姨媽顏色紅里透黑?姨媽期還不準?
看完《神奇動物在哪裡》,我就被女二號的衣服美瞎了

TAG:美麗也是技術活 |

您可能感興趣

小傷口,大講究
古人怎麼起字型大小?大有講究!
小配飾,大講究:包包也有大學問
大門的風水是有講究的
小耳釘大學問:戴耳釘的數量和位置,居然這麼有講究?
小豎線里的大講究
衛生間的鏡子風水禁忌,這個講究大了!
老人口乾,喝水大有講究!
古人起字型大小有講究,學習一下也給自己取個「號」?
風衣背後的腰帶怎麼系?小細節有大講究
比穿衣更講究的耳飾,才是打造小V臉的神器!
山藥這小小的一根藥材,怎麼吃也是有大講究的
小小翡翠葉子,卻有大講究,戴對招福、戴錯惹禍!
小小的腳墊也有講究,這些風水忌諱你知道嗎
小內褲,大講究!寶寶多大要穿小內褲?
寶寶的小「香蕉」割不割,有大講究
山藥這小小的一根藥材,怎麼吃也是有大講究的~
家居中的小帘子大講究,分析五行風水門帘有啥說法。
家裡的風水原來也有講究, 有這三個特點, 恭喜你, 家裡的風水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