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在太空「安家」 與世界攜手

在太空「安家」 與世界攜手

原標題:在太空「安家」 與世界攜手

在太空「安家」 與世界攜手


在太空「安家」 與世界攜手


在太空「安家」 與世界攜手


11月18日,在「天宮二號」駐留了30天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搭載「神舟十一號」返回艙安全著陸,對此,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通訊院士尤里·卡拉什發出這樣的讚歎。「天宮二號」作為繼天宮一號後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意味著中國離建造空間站的目標更進一步。而在中國向「宇宙強國」逐漸邁進的過程中,「天宮二號」逐漸成為國際與中國進行太空合作的一張閃亮名片。


■ 中國在太空「安家」


「在廣闊宇宙的一隅,還有一艘宇宙飛船,乘坐著兩名宇航員。這一畫面印入腦海時,(我)感到很激動。」這是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的日本宇航員大西卓哉日在自己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所說的話。


文中提到的「宇宙飛船」就是「天宮二號」,而「兩名宇航員」,則是景海鵬和陳冬。顯然,中國宇航員進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消息讓國際空間站內的宇航員也頗為興奮。無獨有偶,當看到有關「天宮二號」的電視新聞時,國際空間站站長、俄羅斯航天員阿納托利·伊萬尼申高興地說道:「我們不再孤單了。」


與如今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獲得的喝彩相比,曾經的中國,卻經歷過一段被人排擠、卧薪嘗膽的歲月。

1992年,中國開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然而,相對於初定計劃時的信心滿懷,「三步走」在起步時就顯得舉步維艱。1983年,美國總統里根首先提出打造國際空間站的設想,並邀請了全球16個國家參與。當時的中國也努力尋求加入的機會。然而,從開始計劃到1993年正式實施,美國以涉及軍事用途為名,一直反對邀請中國參與。


失去國際合作的機會,意味著中國在載人航天的征程上,將布滿更多荊棘。好在被拒之門外的中國航天人並沒有因此受挫。僅在6年後的1999年,中國就成功發射了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此後,中國又先後發射神舟系列的4艘飛船,並在神舟五號發射、楊利偉成為中國「太空第一人」後,完成了載人航天的起步階段。


隨著「天宮二號」在太空「安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了第二步中的關鍵環節,同時也為建造中國空間站打下基礎。「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先後圓滿完成,標誌著我國完整掌握載人航天器太空長期駐留技術,具備了建設空間站的基礎能力。


「中國不是最早進入宇宙空間的國家。換一個角度理解,這樣反而有後發優勢。近年來,信息技術、新能源、自動化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將綜合體現在中國空間站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 向世界張開雙臂

雖然曾經受到排擠。但獨立自主逐步實現航天目標的中國,在「天宮二號」以及未來的空間站建設上,卻大方向世界張開了雙臂,熱情迎接國際合作。


據載人航天空間應用系統總設計師趙光恆介紹,「天宮二號」作為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搭載的實驗項目達到了史無前例的 14 項,其中兩項由駐留 30 天的航天員直接參与操作,一項為國際合作。


「我們一貫堅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透明開放的原則下,積極開展載人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動世界航天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紹說,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中國先後與俄羅斯、德國、法國等國家,以及歐空局等機構和組織簽署了多項政府間和機構間的協議,並且開展了務實的技術合作。


事實上,「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時,中國就邀請了德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巴基斯坦以及歐空局航天同行現場觀摩,期間還將開展各國交流活動,進一步推進技術合作的務實開展。

中國在載人航天事業上的開放姿態,也進一步吸引著國外航天專家的目光。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熱列茲尼亞科夫表示,自己非常希望中俄儘快開展大規模航天合作,從而推動兩國進一步開發、完善各自的航天技術,促進太空開發。


「中俄開展航天合作時還可以聯合其他國家共同實施大型航天計劃,假如能吸引其他金磚國家或歐洲國家參與月球開發,那麼在2020年前後各合作夥伴國一定會在月球上擁有前哨站點。」熱列茲尼亞科夫說。


■ 為全人類造福


隨著「天宮二號」入駐太空,世界航天事業的「劇情」也迎來了「神反轉」。由於美國、俄羅斯等國家主導的國際空間站計劃運行到2024年,而中國又計劃在2022年打造自己的空間站。「這意味著屆時中國或將成為全球唯一一個擁有在軌空間站的國家。」法新社報道稱。


「天宮二號」擔負的重要使命顯而易見。當年中國制定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即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


如今,「天宮二號」的發射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第二步中的關鍵環節,同時將為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造中國空間站打下基礎。根據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上的諸多科學實驗仍將繼續。同時,2018至2022年間,中國將陸續發射空間站的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一流的太空實驗平台將為科學家們取得世界級的重大突破提供條件保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表示,隨著中國空間站建設的穩步推進,到2022年前後,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將全部實現。


作為人類開展太空實驗、探索宇宙的平台,空間站是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的最高目標。「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規模最大、投入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空間站是中國載人航天20餘年發展成果和效益的集中體現。」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指揮高銘表示。


而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將成為為數不多,甚至是唯一在太空「安家」的國家。對此,中國對「天宮二號」以及未來的空間站的意義有著清晰的認識。「空間站的神聖使命是成為太空中的中國國家實驗室,支持科學家從事前沿科學探索、空間技術研究和空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最終目的是為全人類造福。」周建平說。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政府:福島核電站事故處理費用將超1700億美元
美國智庫:美軍規模小實力弱 不足以打勝仗
奧巴馬回應卡斯特羅去世:美國將繼續伸出友誼之手
被歷史遺忘的偉大女藝術家們
美國450萬人網上簽名請願 呼籲選舉人「違規」投票給希拉里

TAG:中國日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讓一杯茶在心內安家
聖嚴法師: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等到你我白髮,攜手鄉下安家
來金陵,安家
安家不如先安心!
雀之舞動《心若不安,何以安家》
大反轉!魏紀中深夜發文批女排,從支持安家傑到不滿安家傑
百安居安家七步曲 擁抱夢想零距離
安家傑帶隊輸球使郎平社交平台淪陷,球迷稱安家傑砸了女排金招牌
《了煩脫俗》?連載:安心與安家(一)
郎平歸來中國女排又有主心骨 名帥力挺安家傑
星際移民:除了地球,我們還能在哪兒安家?
實拍在中國安家的越南女性,生活富裕不願意回國
他們在廢棄銀行中安家,自稱活得像國王
他在世界文化遺產里安家,寫了封給「英國病人」的情書
實拍在中國打工的俄羅斯女孩,夢想是能在中國定居安家
實拍俄羅斯美女留學生的中國夢:愛好中國文化,想在中國安家
一群在美國辛酸打拚、安家的中國人
郎平安家傑攜手無法拯救她!李靜國內呼風喚雨外戰為何歇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