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畫精賞」清 · 王翚(王石谷)《唐宋人詞意冊》

「國畫精賞」清 · 王翚(王石谷)《唐宋人詞意冊》

【國畫精賞】

清 · 王翚(王石谷)《唐宋人詞意冊》

「國畫精賞」清 · 王翚(王石谷)《唐宋人詞意冊》

清 王翚 唐宋人詞意圖冊 成交價3335萬元

王翚是我國清代初期著名山水畫家,生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卒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江蘇常熟人,別號耕煙散人、石穀子、烏目山人、劍門樵客、清暉老人,世人將之與王鑒、王時敏、王原祁合稱「四王」。

王翚的繪畫生涯極長,從其十六歲隨張珂習畫開始,到他八十六歲去世時,其創作生涯長達七十年,他的繪畫風格也在這漫長的創作過程中,經歷了一個演變的過程。王翚出生於繪畫世家,其祖父王伯臣是花鳥畫家,父親王雲客善畫山水,而王翚就是在這種濃郁的藝術環境之中成長起來的。清順治八年(1651年)太倉名家王鑒至王翚家鄉虞山遊覽,王翚得知這一消息後,託人將自己所繪的一幅扇面向王鑒呈教,王鑒閱後,大為讚賞,此後便將王翚視為己徒,「命學古法數月,乃親指授古人名跡稿本,遂大進」 ,後又將王翚介紹給王時敏,王時敏則「挈之游江南,盡得親撫收藏家秘本」 追隨「二王」學習,盡摹宋元名家真跡的經歷,使得王翚的繪畫功力日漸深厚。然王翚雖同為王時敏和王鑒的學生,但在藝術風格和繪畫理論上更多地接受了王鑒的影響,而跟隨王時敏的遊歷,給予王翚更多是對江南真實山水的感悟, 王翚在自然山水的陶冶中,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但王翚在其繪畫創作中並不單純的局限於董其昌的「南北宗」論,而是秉持「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乃為大成。」的宗旨,延續、發展了文人畫的優秀傳統,創造出了「集大成」的藝術面貌,既法度嚴謹,又不為成法所囿,融合諸家技法而能彰顯個性,逐漸在畫壇獨樹一幟,遂創「虞山」一派。

王翚繪畫創作的極晚期是在其八十歲之後,此時的王翚已將諸家之長融會貫通,筆墨變化隨心而動,風格蒼老勁辣,所謂的臨、摹已經重開生面。上海博物館所藏王翚《仿古山水冊》十二幀,其上有褚德彝跋,所言:「布局設色能得諸家之神髓,而本家筆法具在,仍不為臨古所掩蓋,其筆底融合唐宋名家法規,無不吻合」道出王翚在其晚年時所達到的於「師法古人」中獨辟生面,「從心所欲不愈矩」的藝術境界。

這套《王石谷寫唐宋人詞意冊》即為其極晚年繪畫創作的代表作。此冊共十二開,紙本,設色。系吳湖帆舊藏,外簽為其題:「王石谷寫唐宋人詞意真跡,都十二幀精品。吳湖帆秘籍」鈐「梅景書屋」朱方印。各開均有王翚自題:第一開:「杏花春雨江南。」;第二開:「淡黃柳上月痕初。」;第三開:「漠漠新田綠未齊。」;第四開:「夕陽江上樓。」;第五開「曉來誰染霜林醉。」鈐「王」、「翚」朱白方聯印;第六開:「相賞有松石間意。」鈐「王」、「翚」朱白方聯印;第七開:「結屋三間藏萬卷。」鈐「王」、「翚」朱白方聯印;第八開:「無事小神仙。」;第九開:「松月夜窗虛。」鈐「王」、「翚」朱白方聯印;第十開:「城闕外畫橋煙樹。」鈐「王」、「翚」朱白方聯印;第十一開:「翚竹蕭蕭曲檻中。」;第十二開:「雲藏李白讀書山。偶拈前賢詞句,因成小景十二幀聊以遣興,不足博大方一笑也,癸巳冬日,王翚。」後鈐:「王翚」白方、「石谷」朱方印。按王翚自識可知此冊作於癸巳年,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王翚時年八十二歲。

鑒藏印有:「吳湖珍藏印」朱長方、「梅景書屋」朱方、「湖審定」朱方、「湖」朱長方、「拎砥」白方、「雙修閣圖書記」朱長方、「雙修閣內史」朱長方、「湖挪賞」朱長方、「吳邁」 朱方印;吳氏之妻潘靜淑藏印有:「潘靜淑平生心愛之物」朱方印;二人合印有:「吳湖潘靜淑所藏書畫精品」朱長方印。

此冊風格粗放古樸,以唐宋人詞意為題,分別取自唐代孟浩然《歲暮歸南山》、鄭谷《蜀中三首》;宋代虞集《風入松》、張炎《臨江仙》、蔡伸《浣溪沙》、周邦彥《菩薩蠻》、戴復古《望江南》等作品,純用己法而不仿任一前賢筆意,畫面內容緊扣詞意,如第七開「結屋三間藏萬卷。」一頁,出自唐代戴復古《望江南》「結屋三間藏萬卷,揮毫一字直千金」之句,圖中畫茂林深處掩映著一間簡樸的書房,房中書簡如山,一高士悠閑的坐於房中,王翚通過他精湛的筆墨,完整的再現了文人墨客超然世外的閑適生活,是他對於詩意透徹領悟的再現,但王翚對於詩意的表現,並不僅僅局限於忠實、完整的照搬,而是有著自我的提煉和升華,如第十一開,畫小橋水榭,曲水潺潺,數株翠竹於牆檻中生出,一老者臨窗而坐,另一人則執杖過橋,風格高古秀潤,圖中自題「翚竹蕭蕭曲檻中。」一句,是取自宋代蔡襄《夢遊洛中十首》中「修竹蕭蕭曲檻前,清泉虢虢小池邊。」但王翚經過自己的解讀,將「修」改為「踈」、「前」改為「中」,可以說,這種升華體現了王翚對於生活的感悟和觀察,是他由心而發的自我創作,這種真實的創作對於以仿古聞名的王翚而言,是十分特殊也是甚為少見的。

「國畫精賞」清 · 王翚(王石谷)《唐宋人詞意冊》

從技法上看,此冊筆法粗曠,以濕筆淡墨為主,多用中鋒運筆,雖筆墨淡潤,看似隨意點寫,但筆力遒勁。如第一開「杏花春雨江南」一頁,畫青山掩映,山間雲霧飄渺,一條江水由遠及近,兩岸杏花紛紛,茅舍數間隱現其間,江上有漁人乘舟垂釣,近前的小橋之上則有路人徐徐而行,圖中在山巒的刻畫上,皴法簡潔務實,山體以淡墨,用中鋒濕筆作短皴橫寫,再用淡墨勾形,間以淡墨濕筆渲染遠山,風格古樸自然,樹木則雙鉤樹榦,枝葉以濃淡相間的墨點點寫,層次豐富,人物、屋舍等景物則以寫意為主,真實的表現出江南的秀潤之美,又如第九開:「松月夜窗虛。」,此頁筆墨淡潤,在山石、樹木等單一景物的表現上,不作過多的計較,而是將有限的筆墨集中在意境的再現上,以淡潤、簡潔的筆墨表現出「夜」、「虛」的意境,達到了不求形似只以氣韻取勝的境界,正如吳湖帆在跋中所言:「畫不在工而在韻,此冊十二幀全在一韻字上著力,實石谷平生能有幾者。」整冊風格統一,格調高雅,技法成熟老練,是王翚晚年極為精能的佳作。

王翚一生作品甚伙,但大部分都是「臨」、「仿」前代名家的摹古畫作,這些作品筆法細膩,構圖工整,是王翚細心規摹前代名家筆意的體現,即使是在其極晚年時期,他仍在繼續這種「古中有我」的藝術創作,如同樣作於康熙五十二年的《溪山晴遠圖》卷 ,他在自識中言其規摹李營丘法數次,但仍難企及一二,觀此圖,雖筆墨精工,細摹李營丘法,是他極為典型、精工的臨古面目,但與這套《寫唐宋人詞意冊》相比,無論是在技法運用,還是題材的表現上,都略顯單調。而《寫唐宋人詞意冊》珍貴之處在於,王翚已然脫出規摹名家筆意的窠臼,並在長期的研摹中廣泛、深入地汲取古代優秀傳統,培養和錘鍊出了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和個性,達到了「與古人精神相洽,……信筆取之,不滯于思,不失於法,適合自然」 之境界,筆墨揮灑自如,隨心而動,故而此冊是其甚為少見的,以本家筆墨表現胸中丘壑的山水畫珍品。

此套圖冊有吳湖帆題跋八段,其中一跋言:「……獲見石穀子仿古冊十二番,都尺許寬廣,曾藏端俗齋中,為石谷第一品。皆設色,筆墨秀美,嘆為僅見,今勿遇此小冊,賦色筆墨與端氏本相同,所異者大小而已,始為端本無年月可考,得見此冊可證亦作於八十左右矣……」,跋中所指端方(1861-1911年)是清末金石學家,字午橋,號陶齋。滿洲正白旗人,歷任工部主事、陸軍部尚書、湖廣總督、兩江總督等職。工書法,亦是著名收藏家。根據吳氏所言端方亦收藏有王翚相同的山水冊,說明王翚在其晚年時,雖仍致力於摹古,但依然不乏如此冊一般以己法進行創作的作品,如吳氏所言之端氏本,但惜已佚失,而這套《唐宋人詞意冊》即成為王翚傳世作品中,同類面目至為希珍的精品。

(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 王琥)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名家聯墨」陶博吾《行書七言聯 》
色相具足,文徵明小楷《蓮社圖記》
域外|日本平安時代 最澄 的書法藝術

TAG:中國書法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國畫精賞」清 王翚《仿吳鎮山水》(劉作籌虛白齋舊藏)
國畫精賞李流芳 唐宋詩意畫冊
「國畫精賞」清 · 王原祁《溪山清音圖》(啟功題跋)
「國畫精賞」明 · 陳洪綬人物畫名作《眷秋圖》(王季遷舊藏)
「國畫精賞」明 · 吳偉《芝仙圖》(張學良舊藏)
「國畫精賞」清 · 王原祁《秋山幽境圖》
「國畫精賞」清 · 錢杜 陳文述詩意冊
「國畫精賞」明 · 陳洪綬《溪山秋色圖》(張靜齋舊藏)
「國畫精賞」清 · 吳昌碩《墨梅冊》(日本長尾家族舊藏)
「國畫精賞」元 · 王蒙《黃鶴山樵坦齋圖》
「國畫精賞」清 · 吳歷《溪山策杖》(山居幽趣圖)
「國畫精賞」宋 · 梁楷《潑墨仙人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清 王原祁《西山晴雨圖》(錢鏡塘舊藏 吳湖帆題跋)
「國畫精賞」清 · 華嵒《朱菊秋禽圖》
「國畫精賞」明 · 徐渭《片石雙桐圖》
國畫精賞明 沈周《梅雨送詩圖》(王季遷舊藏)
「國畫精賞」明 · 沈周《輞川詩意圖》(啟功題跋)
「國畫精賞」清 · 吳歷《槐榮堂圖》(上海博物館藏)
「國畫精賞」宋 · 朱紹宗《菊叢飛蝶圖》高清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