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正范法師:以戒為師就是佛陀住世

正范法師:以戒為師就是佛陀住世

《佛遺教經》:「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持凈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卑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曆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凈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我們看佛遺教經這一段,汝等比丘,比丘有五種解釋。第一是乞士:乞求佛法長養慧命,乞討飲食養活色身。佛陀規定比丘要乞食,上乞佛法,長養智慧、慧命,下乞飲食來滋養我們的身體,不像我們中國所說的要飯的,中印觀念不同。


所以說居士們要知道出家人乞食是什麼意義,不要像世俗人想的像要飯一樣,這種乞食在我們國家也實行不了,這就是國土不同。

第二是破煩惱,又稱破惡,精進破除貪嗔痴等煩惱惡業。我們出家修行就為了破除煩惱。


第三是出家人,出離世俗家庭,過獨身清凈利他生活。我們出世俗的家,過獨身清凈的生活,自利利他,我們自己修行,用功辦道,斷煩惱,解脫,再一個我們說法,利益眾生。


第四是凈持戒:受持比丘清凈具足戒。也就是我們清凈受持二百五十條戒。


第五是怖魔,出家為僧,魔王少了一位魔民,因而驚怖。這是比丘眾的意義。大家要懂得。

我們再看「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就是佛陀住世以佛為師,佛陀涅槃以戒為師。於我滅後,佛滅度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簡單講就是別解脫。由於我們受持種種的戒條,我們在某一條不犯,這一條就解脫了,就叫別解脫。


我們一切的學佛者要以戒為師,這是佛陀即將入涅槃對我們的一個囑託,我們還要三學增上,不要捨去戒,而去修定修慧。戒是共學法,任何一個佛教徒都要受戒、都要學戒、持戒,不要只受不學,那沒辦法真正的去持戒。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善見論說,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就是戒律,戒律是佛法的壽命,毗尼若住,正法亦住,戒律大家都去學去修,這是正法住世的一個幢相。戒律大家都只是受,不學也不去持,那真是法末就來了。


」如闇遇明「,那個闇是通假字,就是黑暗的暗 ,如我在黑暗中遇到光明一樣。 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戒律是我們的大師,大師只有聖者才可以是稱為大師,我們凡夫沒有辦法稱為大師的,有的學佛者不太懂,就管我們出家人叫大師,其實你們管我們叫大師,我們真的受不起的。一切的出家師父就叫師父就好了。


「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我們尊重,我們尊敬戒律,我們受戒、學戒、持戒,就像佛陀住世一樣,所以我們一定一定要以戒為師,以戒為師所以就是佛陀住世。

「持凈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我們出家比丘不得搞販賣、商品交易,也就是現在一些素飯館啊,流通處啊,這些買賣,乃至經懺定價格這都不可以。安置田宅,用現在的話就是我們自己買房子,養老,這些種種的都不可以。


「畜養人民奴卑畜生」,就是說我們不能養奴婢啊乃至於畜生,這是不可以。


「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那我們出家人不可以種地呀,種地傷慈悲傷蟲嘛,在印度認為出家人就要一心修道,不要做其它事,做其他事是與修行不相應,可是我們國家不行啊,我們國家這個樣子會認為你是懶惰,所以說佛陀的戒律與我們中國本土的生活習慣是不一樣的,財寶更不能蓄積了,蓄積財寶增長我們的貪心,都要遠離,如避火坑,就像我們躲避火坑一樣。


「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不可以種植,也不可以來伐木頭,斬草伐木這都不可以,墾土掘地,我們挖掘土地都不可以。


「合和湯藥」就是我們做醫生都不可以。

「占相吉凶」也就是算卦這一類了,「仰觀星宿」,我們這一大段的解釋,也就是印度天文學的星座有二十八宿,十二宮,七曜,也就是七大行星的總稱。古人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生命星在天空中,通過觀察這個生命星的方位,運行的狀況,來預知這個人運勢。」推步盈虛「指的是推算日月在天地間的運行,盈虛就是人們在地球上所見到日月的滿和缺,那也就是初一十五,這就是整個日月在運行當中的滿與缺,通過推算日月運行天地間的滿和缺,推算人的吉凶禍福。「曆數算計」也是計算年月日推測一個人的命數將會怎樣。其實仰觀星宿就是我們中國的順星,推步盈虛、曆數算計無非都是這樣,也就算卦的種種吧。「皆所不應」,就是說不該做這些。


「節身時食,清凈自活」,衣食住行啊,我們要樸素節約,過清凈自在的生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不得參加世俗這些種種的事情,世間這些世俗的事情,通致使命:就是說不得從事間諜工作。咒術仙藥,咒術就是那些邪咒、幻咒,仙藥就是煉丹。


「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也就是說我們作為出家人不要為了名聞利養去結識權貴,富貴的人啊,做官的人啊,親厚媟慢就是巴結他們嘛,巴結這些做官富貴的人,那樣您想想,那肯定輕薄不莊重,這無非都是為了名聞利養。當代的,比丘不能人居士為乾媽、乾爹、干姐姐、乾哥哥,居士們一定要記住,如果有比丘認你們這些的,你們不要答應,反之居士也不可拜師父為乾親。這就是結好貴人,親厚媟慢,再一個你們不要給出家師父過生日,我們的生日就是母親的難日,母難日,生死不了什麼都是枉然,界詮法師就很反對過生日。你們也不要供養三寶後,還在廟裡給你留一間房子,你們是供養三寶,供養三寶以後,那房子是常住物,你只是有暫住來來往往的權利,你說給你留一個,你來你就住,不來呢,不允許別人住,你這是侵損常住。你拿的錢供養三寶了,歸三寶所有,你會得福報的,你要把房間單獨給你留,這是不可以的。你有多大的福報啊,在寺院給你留一間房子,專門給你住,這是不可以的,正信的居士千萬不要這麼干,即使師父這樣做你也不要答應,你們供養三寶,如果以無相的布施,那是最好的,那功德無量無邊,無相的布施與佛性相應,縱使達不到無相也不要這麼搞,很造罪的,三寶地,你不可以擁有自己任何一丁一點的你私人的住所,乃至於歸你私人所有,那絕對不可以。


「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我們端正心念,以正念求解脫,我們不得包藏瑕疵,瑕疵就像玉有一點點斑點,前面那些事情我們不要做,我們正念求解脫,修行心要淸清浄淨不能隱藏一點缺點。

「顯異惑眾」,也就是現在的為了名聞利養,神通啊,怪異啊,自說自己修行有如何的功德啊,他的目的是為了名聞利養,現在這種事情很多,說他有種種的神通,說他修行有多大多大的功德,修行人就老老實實的,把自己所有修行的功德都隱藏起來,這才是真修行者,修行也不是敲鑼打鼓讓昭告天下,沒有用,你就默默修就好了。隱藏自己修行所有的功德這是最好了,不要做那些怪怪的事情,邪法邪命的事情來迷惑眾生,這是最不好了,師父也不要這麼做,居士也不要這麼做,有的居士附體種種的,你去迷惑居士,甚至去迷惑不懂佛法的師父,這都不可以,是凡夫就凡夫,我有煩惱就有煩惱,這沒有什麼。


「於四供養,知量知足」,四供養就是飲食,衣服,卧具,湯藥,在家居士供養我們這四種飲食、衣服、卧具,卧具就是我們的床鋪,所有這些東西,湯藥就是藥物,我們要知量知足,這時代物質非常豐厚,那作為我們比丘,我們要樸素、簡單、知足。我們只有簡單、樸素、知足,我們才能一心用在辦道上,我們種種貪求特別特別多,不知足,很難很難一心辦道。我們一心求解脫,不是為世間的富貴榮華。


我去參拜弘一大師紀念堂,我看大師他生活用具非常簡單,一張桌子,一個椅子,還有來客人的兩個椅子,中間一個小桌,過去的那種,他有一個經架子,一張床,床是完全安律制的床,律制床只可以容身轉側。不可寬也不可以高,他就一個裝衣服的箱子,他的洗臉盆,濾水囊,他還嚼楊枝,他的屋子非常非常簡單,弘一大師在家是非常富貴的,我們都知道他父親是銀行家,他自己年輕的時候留學日本,也是我們中國也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大師,他出家以後生活非常非常簡單,所以說他才真正有那麼大的成就,吉祥卧走的。


所以說一切的修道人,不單是我們比丘,居士們也一樣,簡單,樸素、知足,你這個心才能用在修行上,如果你不簡單,不樸素,不知足,很難一心用在辦道上。


「趣得供事,不應畜積」。也就是說,作為出家師父不要蓄積太多東西,夠用就好,我們都聽說過隱峰禪師的水晶缽吧,什麼都不掛礙,就掛礙那個水晶缽,無常鬼一敲那缽他就出定了,他入到無相定一敲缽就出定了,他最後還是把這個缽都放下了,他徹底解脫了。這個時代物質太豐厚了,不管出家在家生活條件太好了,只要我們簡單、樸素、知足,其實生活都過得去,如果你貪求太多,您煩惱會很重,很難用功修行,居士們這一段大家好反覆學習,看看比丘師父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這是你們衡量親近善知識的一個標準,你們想親近師父,親近善知識,看是不是這小一小段說的這樣,如果不是這樣,那我們恭敬遠離。你們通過學這麼一段,對於出家師父應該怎麼樣的生活,修行知道了這麼些,出家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不要見到師父就讓師父給你算卦,這不好,甚至有的女居士還伸出了手,這樣不好。

正范法師:以戒為師就是佛陀住世


正范法師:以戒為師就是佛陀住世


正范法師:以戒為師就是佛陀住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釋德證 的精彩文章:

界詮法師:取信於佛
大安法師:怎麼解決對凈土法門的信心問題?
界詮法師:佛之知見
大安法師:「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的意義
大安法師:因果輪迴觀念是道德建立的基礎

TAG:釋德證 |

您可能感興趣

弘一法師:佛法非說空以滅人世
傳喜法師:如何請佛住世
靜波法師:和邪師學法,千佛世出都救不了你
學誠法師:佛教沒有「本命佛」的說法 佛像不能隨便佩戴
清凈法師:阿彌陀佛
如瑞法師:學佛人最重要是樹立正知正見
靜波法師:末法絕非佛法沒落,是人不學正法
學誠法師:佛教里沒有「本命佛」的說法
界詮法師:如何如法念佛
清凈法師:佛法為什麼不靈
學誠法師:如何正確祈福?
傳喜法師:師父是我們與佛陀之間的橋樑
弘一法師:書法如佛法
星雲法師:誰是禪師!
學誠法師:誰能決定你的顏值智商?佛法告訴你!
學誠法師:切記!佛像不能隨便戴,佛教沒有「本命佛」的說法
頓珠法師:正見 正業
印光法師:凡學佛法,必須先要為了生死
界詮法師:修學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