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吏治為歷朝之冠的雍正,為何生前死後罵名滾滾?

吏治為歷朝之冠的雍正,為何生前死後罵名滾滾?


吏治為歷朝之冠的雍正,為何生前死後罵名滾滾?



雍正在位十三年,對清廷機構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耗羨銀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設立軍機處,創立秘密建儲制等。正是他對康熙晚年的積弊進行改革整頓,一掃頹風,使吏治澄清、統治穩定、國庫充盈、人民負擔減輕。這樣一位勵精圖治、致力於富國強民的皇帝,應該擔得上「好人」的評語。

可就是這樣一個「好人」,卻只得到一世惡名,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民間傳說,最集中的是他「改詔奪位」、「骨肉相殘」、「不得善終」三大惡名。從登上皇位,就傳聞不斷,說他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懷疑誅忠、好諛任佞。民間流傳關於雍正的死因有很多,有說是被呂四娘(呂留良遺孤)謀刺死的;有說被宮女縊死的;有說服丹藥中毒而死或中風而亡;更有甚者說其是被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謀毒死。眾說紛紜的死因,其實正反映出雍正登基後面臨的現狀。


以後人的眼光來看,雍正的「惡名」正是來於自己的功績。


雍正即位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欠,也因此得了貪財的惡名。


康熙晚年,國庫只存銀七八百萬兩,而又不能「加賦」,這就是雍正接手時的財政現狀。

如果說,打江山要靠槍杆子,那麼,治江山就得抓錢袋子,所以虧空不能不補。康熙皇帝去世剛好一個月時,雍正便下令全面清查虧空錢糧。


在清欠執行上,雍正的做法很值得稱道。


雍正從中央直屬機關內選派欽差大臣,同時又從各地抽調一大批候補州縣隨行。這個人選搭配很有意思。首先欽差大臣與地方的聯繫不是特別密切,而且就在皇帝身邊,肯定對雍正清欠的決心和信心十分了解,即便是有些孝敬及往來,在這事關自己腦袋的問題上,他不會冒那麼大的風險給別人擔事。而同時又有一批候選官員隨行,對欽差大臣本身就是一種監督。要知道雍正給出的政策是:查出一個貪官污吏,立即就地免職,從調查團里選一個同級官員接任。這些候補們,眼睛都望穿了,好不容易盼到這麼一個出頭的機會,因此眼睛現在都泛著藍光,死盯著欽差大臣和受查官員,誰「和稀泥」誰就是動了他的「頂戴」,這樣就避免了官官相護。


從履郡王的事件中,雍正看到了一個問題:官員虧空國庫不是一時虧空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債一時還清有困難。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採納了通政司官員錢以塏的建議:抄家。虧空官員一經查出,將其家產查封,家人監控,追索已變賣的財物,杜絕其轉移藏匿贓銀的可能。贓官們的罪一經核實,就把他的家底抄個乾淨,連他們的親戚、子弟的家也不放過。雍正下令:「絲毫看不得往日情面、眾從請託,務必嚴加議處。追到水盡山窮處,畢竟叫他子孫做個窮人,方符朕意。」此令一下,全國一片抄家聲,雍正也得了個「抄家皇帝」的封號,甚至連牌桌上都有了一種新打法:抄家和。

在解決了「眼前這點事」的同時,雍正於1723年成立了獨立的核查審計機關「會考府」,這為後來的整治吏治、反腐懲奸做好了準備。同時暗中安插密探,四處巡訪,即使是巷尾街頭的民間瑣事,他都能馬上知道。滿朝文武官員都擔心禍及自身,為人處事都格外小心謹慎。另外雍正還建立密折專奏制度,奏摺由一種專用的特製皮匣傳遞。皮匣的鑰匙備有兩份,一把交給奏摺人,一把由皇帝親自掌握,任何人都不得開啟,也不敢開啟,具有高度的私密性,故稱「密折」。這一下官員之間互相監督,並可直達聖聽,官員們更是如履薄冰。吏治由此得以清明,但雍正因此落下個懷疑誅忠的惡名,甚至民間流傳出雍正親自設計的殺人工具——血滴子的傳說。


在這之後雍正又實行了攤丁入畝、耗羨歸公等政策。所謂攤丁入畝,就是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


這項措施有利於貧民而不利於官紳地主。耗羨歸公,更是把以前各級官員的以銀兩在兌換、熔鑄、保存、運解中有一定損耗為由,故徵稅時有一定附加費的「小金庫」收歸中央財政,動了這些官員的錢袋。


清欠一事可以講「事關根本」,成功與否決定了清朝能否安定、安全,也正是因為如此雍正才大動干戈。但是由於他近乎「不近人情」的高壓政策,深深得罪了各級官員。應該講這件事情是影響到雍正整體評價的關鍵因素,他犯的非「民怨」而是「官怒」。


雍正不僅僅得罪了當官的,更得罪了天下的大小地主。而這些官員鄉紳,正是控制天下道德輿論的主體。雍正把他們都得罪了,還有好名聲嗎?(商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之秋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日軍為何對繳獲的中國武器又喜又怕?
封神三教是哪三教?同為鴻鈞門下為何闡截水火不容?
悟空仙級堪比如來佛?元始天尊請鎮元子講課是謊言?
哪八位開國名將去世後歸葬塔山?生為人傑死為鬼雄!
許世友上將唯一佩服的將領是誰?一生未嘗一敗!

TAG:葉之秋 |

您可能感興趣

吏治為歷朝之冠的雍正,為何生前死後罵名滾滾?真相讓人沉默!
歷朝亡國後皇帝的妃子們結局一言難盡,北宋徽宗的後宮最慘
對比歷朝歷代皇帝,宋朝皇帝最軟弱,然而是他們真的沒血性嗎?
歷朝歷代開國皇帝稱帝之前都是做什麼的?
歷朝歷代的國號都是怎麼來的?秦漢唐宋元明清得名的背後!
蜀道難,歷朝是如何攻入四川盆地的?
幾千年來,歷朝歷代選後宮佳麗的方法,裸檢的原因、步驟和內容
此二地離得很近,乃兵家必爭之地,但歷朝歷代都要將二者「分治」
歷朝歷代都掃黃打非,但清朝卻用這種形式,真不怪為後人唾罵
歷朝歷代名將輩出,為何清朝沒有一個名將!
古人瘋狂黃金背後的真相:歷朝歷代國庫空虛天下大亂!
歷朝權臣家族或遭族滅或最終篡逆,諸葛亮卻何以例外?
一塊風水寶地被歷朝歷代皇帝、貴族看上,卻不敢進入,原因是害怕
歷朝歷代貪污不入族墳,亡殘之後,不得葬於大墳之內
宋朝的皇宮為何是歷朝歷代中最簡陋的了
古代有個姓,歷朝歷代皇帝都怕,連強盛自信的唐朝也曾多次剿殺
明朝有歷朝歷代最多的坑爹皇帝,而最坑爹的是他!
為什麼清朝的十大名妓歷朝最丑?全因雍正做了一個決定
此人是1900年前的社會主義者,死後頭顱卻被歷朝皇帝用來恐嚇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