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簡述五胡十六國及其命運

簡述五胡十六國及其命運

1、西晉之後,中國北方雖處於十六國時期,但偏踞西北的前涼張氏割據政權仍積極經略西域,使西域一度前曾成為前涼版圖之一部分。前涼疆域面積120多萬平方公里,是十六國時期的北方大國。這一段歷史時期,在西域發展史上有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就全國而言,前涼經略西域史是中國西北邊疆史的一部分,它為中國西北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乃之民族大融合有不可忽視的歷史貢獻。

301年,涼州大姓漢人張軌被晉朝封為涼州刺史,313年封西平公,課農桑、立學校,多所建樹。又鑄五銖錢,全境通行。314年張軌病死,其子張寔襲位。西晉滅亡後,仍然拒守涼州,使用司馬鄴(晉愍帝)的建興年號,成為割據政權。 320年,張茂改元永元,前涼遂徹底成為獨立政權。 345年,張駿稱涼王,都姑臧,以所在地涼州為國號「涼」,史稱「前涼」,以別於其他以「涼」為國號的政權。

張氏雖接受東晉封號,但與建康相隔萬里,實際上也是一個割據政權。前涼先後打退了劉曜、石虎的進攻,又西越流沙,攻打龜茲,西城諸國先後歸附。然後擊敗了伊吾戊己校尉趙貞,在其地設立高昌郡,控制了從隴西到西域的廣大地區。。

張駿、張重華父子統治時期,前涼極盛。353年張重華病死,宗室內亂不止,國勢大衰。 前涼極盛之時,統治範圍包括甘肅、寧夏西部以及新疆大部。史載「南逾河、湟,東至秦、隴,西包蔥嶺,北暨居延」。張天錫時已失去甘肅南部。 376年前秦天王苻堅進攻,張天錫投降,前涼滅亡。立國七十六年(301年—376年)

2、後涼(386年-403年)是十六國時期氐族貴族呂光建立的政權。其國號以地處涼州為名。東晉太元八年(383年)苻堅淝水兵敗後前秦瓦解,呂光據有姑臧(今甘肅武威)於386年稱大將軍、涼州牧。389年呂光稱三河王,後改稱天王 建立大涼,史稱後涼。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部和寧夏、青海、新疆一部分。399年呂光卒,子呂紹繼位,庶長子呂纂又殺呂紹自立。401年呂隆(呂光弟呂寶之子)又殺呂纂自立,國勢益衰。403年,呂隆因後秦、南涼、北涼交相攻逼,降於後秦,後涼亡。

3、南涼(397年—414年)位十六國時期16國之列,鮮卑政權。河西鮮卑禿髮烏孤所建。都樂都(今屬青海),盛時控有今甘肅西部和寧夏一部。歷三主,共十八年。 禿髮即「拓跋」的異譯。漢魏之際,拓跋氏的一支由酋長統率,從塞北遷到河西涼州,被稱為河西鮮卑。在此居住約兩個世紀,部眾漸盛,務農桑,修鄰好,境內安定。至禿髮烏孤時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西北)為中心,勢力不斷發展,初附於後涼呂光。

公元414年,禿髮傉檀率軍西掠時,西秦偷襲樂都,南涼滅亡,立國十七年。

4、北涼(397年——460年)是十六國之一。由匈奴支系盧水胡族的首領沮渠蒙遜所建立;另有一種看法認為建立者為段業,此說是以蒙遜堂兄沮渠男成擁立段業稱涼州牧,並改元神璽為立國之始(397年)。

401年蒙遜誣男成謀反,段業斬男成,蒙遜以此為借口攻滅段業,仍稱涼州牧,改元永安,因此亦有人以此為北涼立國之時。

北涼都城先為張掖,蒙遜自稱張掖公。412年遷都武威,稱河西王,涼州牧。最強盛的時候控制今甘肅西部、寧夏、新疆、青海的一部分,是河西一帶最強大的勢力。420年滅西涼。433年蒙遜去世,其子沮渠牧犍繼位。439年北魏大軍圍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

後牧犍弟沮渠無諱西行至高昌,444年沮渠無諱病故,弟弟沮渠安周繼任。460年柔然攻破高昌,沮渠安周被殺,北涼遂亡。

5、西涼(400年—421年),河西走廊一帶曾先後產生過五個涼政權,史家為區別其他的4個,將中心位於涼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權稱為西涼。歷三主,共二十二年。

西涼,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自西漢建武威郡以來名字換了多次,匈奴族統治河西走廊時稱姑臧,西漢建武威郡,東漢稱西涼,其疆域也時大時小,大時把大半甘肅都佔了,還擴延周圍幾省,史稱涼州。李廣後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涼王朝,在敦煌稱「涼公」。405年遷都酒泉,逼近北涼。疆域在今中國甘肅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與北涼交戰被殺,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涼軍圍敦煌,李恂戰敗,乞降不成後自殺。西涼因此亡於北涼。西涼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為先祖,唐玄宗李隆基天寶二年(753年)追尊為興聖皇帝。因其統治地區古為涼州,故國號為「涼」,又位於涼州西部,故名「西涼」。

6、319年趙國分裂為二趙:關中的劉氏「趙帝」和關東的石氏「趙王」兩個獨立政權。史家為加以區分,將關中的劉氏趙國連同劉淵所建的漢國,即將稍前的(屠各)劉姓政權統稱為前趙,而將隨後的石姓趙國稱為後趙。

前趙(304-329),亦稱漢趙,十六國時期主要16國之一,是西晉晚期少數民族第一個建立的政權。304年十一月,劉淵以復漢為名,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縣北)即漢王位,改元元熙,定國號為漢。正式建立漢國(匈奴漢國)。

308年十月,劉淵正式稱帝,改元永鳳。309年遷都平陽。310年病卒。長子劉和即位,後庶弟劉聰弒篡。316年晉愍帝降漢,西晉亡。318年七月,劉聰(漢昭武帝)死,其太子劉粲繼立,八月靳准發動平陽政變殺粲。鎮守長安的漢中山王劉曜發兵攻靳准。十月劉曜軍行至赤壁(今山西河津市西北的赤石川),即位稱帝,改元光初,改國號為趙。之後石勒反劉而自稱趙王,前趙喪失東土,趙帝劉曜獨存西境。此後劉曜、石勒常相攻伐。由於劉曜在關中地區對各民族採取高壓政策,加上治國無方,一味征戰,國勢日頹,石勒則控制了河北廣大地區。公元328年,二趙大戰於洛陽城西,劉曜飲酒過量,兵敗被擒,前趙主力被消滅。

329年,後趙軍乘勝西進,前趙太子劉熙棄長安而奔於上邽[guī](今甘肅天水)。九月,後趙石虎攻克上邽,殺劉熙及其文武百官,前趙亡。漢國5主15年,趙國2主11年。一說漢趙傳3世5主,凡二十六年。

7、後趙(319年-351年)是十六國時期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的政權。

因石勒統治地區為戰國時趙國故地,因此劉曜封其為趙王,立國即以此為號。為別於先建國的前趙,故史稱「後趙」。

308年10月,劉淵正式稱帝,建國號「漢」國(後改為趙),建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年號為永鳳。318年,國丈靳准殺死隱帝劉粲奪權,自立為漢天王。鎮守長安的劉粲叔父劉曜得知平陽有變,自立為皇帝,派遣軍隊至平陽,族滅靳氏,遷都到長安。石勒亦參與討伐靳准,後來試圖挑起城中變亂促其投降的計劃失敗,導致靳明掌權並倒向劉曜,石勒大怒,攻破平陽城。319年,劉曜在長安改國號「漢」為「趙」,史稱前趙或漢趙。同年,石勒在襄國(今河北邢台)自稱王,史稱後趙。329年石勒滅前趙,次年稱帝。

石勒開拓疆土,滅前趙,佔有除遼東、河西以外的北方地區。後趙前期仍採取胡漢分治政策,但注意籠絡漢族士人,減輕租賦,發展農業生產,推行儒家教育,社會呈現豐裕景象。統治地區包括冀州、并州、豫州、兗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涼州、荊州部分地區、幽州部分地區。

後趙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卒。次年其從子石虎篡位,335年遷都鄴(今河南省安陽市-河北省臨漳縣)。石虎非常殘暴,征役無時,大興土木,荒淫無度,社會矛盾尖銳。太寧元年(349年)後趙爆發梁犢領導的雍涼戍卒舉兵,一度攻克長安,有眾40餘萬。石虎卒,其子為爭帝位互相殘殺。石虎養孫冉閔盡殺石氏子孫及羯胡,次年自立為帝,改國號魏,史稱冉魏。

8、前秦(350年—394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佔據關中,稱三秦王,共歷六主,享國四十四年。

氐族將領苻洪在石虎去世後投降東晉,在後趙內訌時意圖奪下關中,但遭人毒死。352年苻健稱帝,定都長安,與東晉斷絕。

之後東晉屢次派褚裒、殷浩、桓溫等率軍伐之,苻健皆成功抵禦,國勢漸固。之後苻生繼立,他淫殺無度,苻堅殺而代之。苻堅崇尚儒學,獎勵文教。他得王猛輔政,得以集權中央,經濟提升,國勢大盛,史稱「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前秦強盛後,苻堅有意一統天下。

當時前燕混亂,369年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堅趁勢派王猛、慕容垂率軍於隔年成功滅燕,取得關東地區。

370年,前秦滅前燕,擒慕容暐;371年,滅仇池氐楊氏;373年,西南夷邛、筰、夜郎皆歸附於秦;376年,滅前涼;同年,進兵滅代;前秦統一北方。

東北、西域各國都遣使和前秦建立關係,只有東南一隅的東晉與他對峙,當時朝鮮半島由高句麗、百濟、新羅割據,都接受前秦冊封,北方外族有柔然、庫莫奚、契丹及高車,西有吐谷渾及白蘭。盛時疆域東起朝鮮,西抵蔥嶺,南並川蜀,北逾陰山,前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非漢民族政權。

因其所據為戰國時秦國故地,故以此立國號。前秦之稱最早見於《十六國春秋》,後為別於其他以「秦」為國號政權,而襲用之。

9、後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國時期前秦羌人貴族姚萇建立的朝代。傳三世共三帝,歷經三十四年,又稱姚秦。

前秦苻堅淝水之戰兵敗後,原前秦的羌人貴族龍驤將軍姚萇在渭北叛秦,晉太元九年(384年)自稱「萬年秦王」,建都北地(今陝西耀縣)。次年(385年)縊殺前秦宣昭帝苻堅於新平佛寺。晉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萇稱帝於長安(今陝西西安),改元曰建初,改長安為常安,國號大秦,史稱後秦。

其國號以所統治地區為戰國時秦國故地為名。《十六國春秋》始稱「後秦」,以別於前秦和西秦,後世襲用之。又以王室姓姚而別稱姚秦。統治地區包括今陝西、寧夏、甘肅,山西和河南部分地區。

建初八年(394年)姚萇病死,子姚興繼位,攻殺前秦苻登,掃除前秦殘部;又乘後燕滅西燕,盡占原西燕河東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東晉內亂,陷洛陽,淮漢以北諸城多請降,國勢遂與後燕相當。弘始三年(401年)滅後涼,迎鳩摩羅什入長安。組織了大規模的翻譯佛經事業。是年,法顯從長安出發西行求經。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興病死,子姚泓繼位。國內曾歸降的多族勢力趁機反叛,乘喪發兵。同年八月,東晉太尉劉裕親率大軍兵分五路北伐,克許昌,陷洛陽。永和二年(417年)劉裕大軍已經攻破潼關,圍攻長安,泓被俘,斬於建康,後秦亡。

10、西秦(385年—400年,409年—431年),十六國之一。隴西鮮卑族(一說屬貲虜)首領乞伏國仁所建。都苑川(今甘肅蘭州西固)。其國號「秦」以地處戰國時秦國故地為名。《十六國春秋》始用西秦之稱,以別於前秦和後秦,後世襲用之。385年,鮮卑酋長乞伏國仁在隴西稱大單于,又被前秦封為苑川王,都勇士川(今甘肅榆中)。388年,其弟乞伏乾歸立,稱大單于,河南王,遷都金城(今甘肅蘭州西)。400年國滅於後秦,409年復國,改稱秦王,遷都苑川。乞伏熾磐又遷都枹罕(今甘肅臨夏市東北)。最盛時期,其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區。歷四主,共三十七年。431年被夏國所滅。

11、前燕(337年 - 370年)是十六國時代由鮮卑族貴族首領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權,其國號為「燕」。其全盛時的統治地區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歷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

以其所在地為戰國時燕國舊地,故國號為「燕」。《十六國春秋》始用「前燕」之名,為區別同期的慕容氏諸燕,歷史學家遂襲用之。又以其王室姓慕容,又稱為「慕容燕」,而其他慕容氏諸燕都不用這個稱呼,「慕容燕」成為前燕的專稱。

晉武帝泰始十年(274),以昌黎郡(領昌黎縣,賓徒縣,柳城縣3縣)、遼東國、玄菟郡、帶方郡、樂浪郡設立平州。太康四年(283),慕容涉歸死,其弟慕容耐篡奪政權。太康六年(285),部眾殺慕容耐,迎慕容廆繼位。

晉成帝咸康三年(337)十一月,遼東公慕容皝自立為燕王。 晉康帝建元三年(345),燕王慕容皝依戰國故例始稱燕王十二年。

燕王慕容儁四年(352)十一月,敗冉魏據河北,慕容儁稱帝,建年號元璽。前燕幽帝建熙十年(369),枋頭之戰中吳王慕容垂大敗桓溫。建熙十一年(370)十一月,前秦滅前燕。

12、後燕(384—407年)是十六國時期鮮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國家,建立者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後遷往龍城(今遼寧朝陽),盛時有今河北、山東及遼寧、山西、河南大部。384年,慕容垂在滎陽(今河南滎陽)自稱燕王,建立後燕。395年參合陂之戰後,後燕被一分為二,開始衰落。396年六月,北魏攻下後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龍城時期,後燕朝政混亂,於407年被北燕所取代。後燕歷七主,共二十四年。

13、南燕,十六國時期16國之一,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廣固。統治今山東及河南的一部分,史稱南燕。

409年東晉劉裕率師北伐,410年二月廣固失陷,南燕亡。歷二主十二年。

14、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國時期鮮卑化的漢人馮跋建立的政權。407年,馮跋滅後燕,擁立高雲(慕容雲)為天王,都龍城(今遼寧省朝陽市),仍沿用燕國號,史稱北燕。409年,高雲被部下離班、桃仁所殺,馮跋平定政變後即天王位於昌黎(今遼寧省義縣)。據有今遼寧省西南部和河北省東北部。436年被北魏所滅。

因其都龍城,又名黃龍,故南朝宋稱其為黃龍國。也有史書因其地處東北地區南部,又稱其為東燕,但較為罕見

15、夏國是南匈奴屠各種鐵弗部族人赫連勃勃建立的,國都統萬城,也是十六國時期最後出現的一個政權。赫連夏政權從赫連勃勃公元407年稱天王大單于算起,到431年北魏(拓跋鮮卑)的屬國吐谷渾俘赫連定止,僅存在了二十五年。

中國古代以「夏」為國號的政權頗多,因此史家又稱十六國時期的夏政權為赫連夏,又稱為胡夏。

16、成漢(303年——349年)也稱成,是中國歷史上五胡十六國時期之「十六國」之一。

西晉末年,秦、雍二州連年荒旱,略陽、天水等六郡氐族和漢人等不得不流徙至梁、益地區就食。元康六年(296年),氐首領李特率民入蜀。他們入蜀後,由於地方官吏的貪暴和政府限期迫令流民還鄉,流民領袖、略陽氐族李特等利用流民的怨怒,於301年在綿竹聚眾起義。303年李特稱大將軍,李特及其弟李流死後,特子李雄繼領部眾,攻下成都,據有益州,建立成漢。後李壽改國號為漢。李雄是巴氐族人。都成都,盛時有今四川東部和雲南、貴州的各一部分。347年,成都為東晉權臣桓溫奪取,兩年後殘餘勢力也被東晉消滅,歷七主,共46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此人,市井無賴,殺妻求將,縱橫天下二十年,後世一個縣以他命名
太平天國將領,晚期擎天一柱,此人死,標誌著太平天國的失敗
此次起義,直接攻入紫禁城,嚇得滿清皇帝發罪己詔,歷代王朝之最
史上最牛的岳父,沒有之一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簡述!
簡述清朝的六大親王,第三位平定了三藩之亂
簡述隋唐十八好漢排名
簡述中國文學史上的那些「第一」
簡述曹魏五謀臣
簡述「西涼五馬」
簡述唐朝末年「十三太保」生平及其功績
簡述五虎上將
隋朝第二位皇帝簡述
簡述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簡述太平天國五虎大將
簡述明初三傑
甲骨文研究有四大名家亦稱四堂,簡述甲骨文四堂
明代「四王琴」簡述
簡述歷史上十大痴情皇帝
簡述神秘的西夏王朝十二位帝王
簡述南明最後的抵抗之夔東十三家
簡述宋朝開國功臣
一句話簡述十二生肖一生感情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