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靜心閱讀,給生命添一抹亮色

靜心閱讀,給生命添一抹亮色


靜心閱讀,給生命添一抹亮色



玻璃碴子/文

在直線加方塊的軍營,工作生活極有規律。即便環境相對寬鬆的機關,也是「白加黑」「5+2」,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2004年夏天,我地方大學畢業入伍。在政治機關工作三年後,受不了簡單重複的枯燥生活,受不了沒日沒夜的煩悶工作,受不了大學同學的高薪反差,漸漸萌生了轉業的念頭。


於是,我向一位熟識的老大哥傾訴了內心的苦悶和困惑。


老大哥耐心聽完我的絮叨,隱約看出了我的狂躁,淡淡一笑說:「如果你在部隊都不能出彩,那麼到地方也許會更難!」然後從書櫥抽出一本書送給我:「如果感到迷茫,那就多讀點書吧。」

捧著書我有些恍惚,多久沒讀書了?每天像一隻盲目旋轉的陀螺,在俗務中嗟嘆蹉跎。曾經鍾愛的閱讀,卻已荒廢好久。


老大哥送我的是《一生的忠告》,編錄了洛克菲勒、摩根、巴菲特、李嘉誠等名人給年輕人的112條忠告。這些智者的睿語、師長的勸誡,字字入我心,句句揭我疤,讓我意識到自己的狂傲淺薄,也體悟到他的良苦用心。一口氣讀完,內心就像一片荒漠得到了雨露滋潤,少了些浮灰流沙,多了些綠意生機,慢慢安定下來。



靜心閱讀,給生命添一抹亮色



此後,我動輒到老大哥辦公室「蹭書」,也一批批地購書。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像一個虔誠的信徒,不知疲倦地一本接著一本啃,如饑似渴地暢遊書海。精神開始飽滿了,工作竟也漸有起色。

不知不覺間,我竟然攢出一個小書屋。手頭的書多了,便開始挑揀和排序,不再理會網路「雞湯」裹挾的海量垃圾,不再滿足於「快餐式」的淺閱讀,而是拿出多一些的時間和精力,安靜地坐下來,除了研讀工作相關的專業書籍,就是品讀那些廣獲共鳴的經典著作。


有時,費盡周折拿到一本心儀已久的書,內心總會泛起如獲至寶的狂喜,緊緊把書抱在懷裡,生怕被誰搶了去。每次閱讀之前,定要洗凈雙手;如果朋友借閱,總是惴惴不舍,害怕損壞或遺失。


量變引發質變,閱讀亦然。隨著知識儲得多了,眼界拓得寬了,靈魂飛得遠了,我就越發恐慌於自己的渺小和無知,後悔於放下書本太久、重拾閱讀太遲。


常在夜讀的間隙掩卷凝神,思考一些關於生命和人生的問題。總是覺得,人生的得失,無非體現在精神和物質。得到再多的物質,生命終究是一張白紙,大小不同而已,唯有精神,才能在這張白紙上塗抹出幾點亮色。



靜心閱讀,給生命添一抹亮色


然,閱讀雖是精神世界的活動,卻反向影響和投射到物質世界。


每每想起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卻是想靠物質的獲取來激勵讀書的志趣,總想暗笑難免未能脫俗。


由此想到初入軍旅的自己,每天忙碌充實卻找不到存在感和獲得感,於是沮喪沉淪,想要帶著幾分幽怨灰溜溜地逃離。其實,內心深處真正貪念的,無外乎名利那點事兒。就如一隻螻蟻,在草叢間匆匆奔忙,不過是為了那半顆豆,或一粒米,同樣低俗可笑。

回歸靜心閱讀之後方才逐漸領悟,決定一個人高度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再多的物質,都無法支撐精神的大廈,只要精神上富足了,物質上的匱乏便可輕微得不值一提。


靜心沉浸的閱讀,看似是游離於世的寂寥獨處,實則是突破時空的深度交流。手捧一卷,在字裡行間遊走,與作者無聲交流,回望歷史沉鉤,參與哲學思辨,品味文學經典,觸摸人性溫度,靈魂可回到千年之前、飛越千里之外,思緒可馳騁四海、遨遊五洲。


這種精神世界的快意和滿足,可以讓生命拓展疆域、流光溢彩,唯有真閱讀,方可深體悟。



靜心閱讀,給生命添一抹亮色



(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鴻雁南飛)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給生命一個淺釋,還心靈一份淡泊
靜守一段時光,讓生命芬芳
「這件球衣的顏色,是我生命的顏色。」
草間彌生:生命是彩虹的心
幸福和生命,缺一不可——做傻白甜真的會要命
生命的厚禮,只賞賜給那些肯於一嘗的人
還生命一份淡泊
給生命一個笑臉,敞開塵封的心胸
男子無意間救了一條小生命,欣慰不已,小傢伙卻一臉淡定酣睡依舊
生命,也許就是寧靜的生活
飲一盞茶,為生命留白
給生命一個笑臉
生命里,那不舍的一頁
生命是一片樹葉,綠了枯了,必然
來聊一聊,你生命中最刻骨銘心的那一次失去
鏡頭下:那些生命的最後一刻 看完讓人心驚
陳跡驀然回首,仁心渲染著她的生命,嬌逸三毛
小松鼠用自己的生命給花豹上了一課:輕視對手是會吃虧的
放棄你的好奇心,珍視生命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