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虛雲老和尚開示:出家人天天講修道,如何謂之修道呢?

虛雲老和尚開示:出家人天天講修道,如何謂之修道呢?

>天天快報










虛雲老和尚開示:出家人天天講修道,如何謂之修道呢?


虛雲老和尚開示:出家人天天講修道,如何謂之修道呢?

百年虛雲


2016-12-06閱讀原文

虛雲老和尚開示:出家人天天講修道,如何謂之修道呢?



虛雲老和尚法相

虛雲老和尚開示:出家人天天講修道,如何謂之修道呢?


費閑歌


憨山大師《費閑歌》說:


「講道容易修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閑,


世間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虛雲老和尚開示:出家人天天講修道,如何謂之修道呢?








出家人天天講修道,如何謂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這心是怎樣的呢?聖言所表,心如虛空,說一個空字有點籠統,空有頑真之分。我們眼所見的虛空就是頑空,那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靈明妙用、隨處自在、能含一切萬物的才是真空,修行人要明白這樣的真空。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清清白白,明見無疑,就是見道。


拿北京來作比喻,若從地圖看北京,有方的圓的,橫的豎的,宮殿街道、南海西山等等名目,看到能背得出,終不如親到北京一次,隨你提起那裡,他不用看圖就能說得清清楚楚;只看圖而未曾到北京的人,別人問起來雖然答得出,但不實在,而且有很多地方答不出的。


修行人見道之後,如親到北京,親見「本自清凈,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的本性,不同依文解義的人,只見北京圖而未親到北京。空就能擺得開、無掛無礙,不空就擺不開、就有掛礙,所說和所做就不一樣。所以說:「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色空原來無礙,若實在明見此理,則任他天堂地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掛無礙。不明此理的人,雖能說得天花亂墜,也無真實受用。


古來有一位老修行,在大眾會下住了多時,度量很寬,待人厚道,常能勸人放下放下,有人問他:「你這樣勸人教人,你自己做到沒有?」他說:「我在三十年前就斷無明了,還有什麼放不下呢?」後來覺得在大眾會下,還是有些不自由自在,所以就跑到深山住茅庵去。這回獨宿孤峰,無人來往,自由自在,以為就真無煩惱了。誰知有一天在庵中打坐,聽到門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鬧鬧的說到庵里去看看,有說不要動修行人的念頭,又有說既是修行人,念頭是不會動的。後來牧童都進去了,老修行坐在蒲團沒有理他,他們找吃的找喝的鬧個不休,老修行不動不聲,牧童以為他死了,搖他也不動,但摸他身上還有暖氣。有人說:「他入定了!」有人說:「我不相信。」於是有人拿根草挑他的腿,老修行還是不動,挑他的手也不動,挑他的肚臍也不動,挑他的耳朵亦不動,挑他的鼻孔,老修行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於是大罵道:「打死你這班小雜種!」那時觀世音菩薩在空中出現說:「你三十年前斷了無明的,今天還放不下嗎!」


可見說得一丈不如行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被境轉真不容易!憨山大師《費閑歌》說:「講道容易修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閑,世間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我們既為佛子,若不下一番苦心,徒然口說,也是無補於實際的。


(1955年在雲居山)


分享傳播佛教文化


願佛法興盛眾生安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見到出家人應該如何稱呼?去寺院必須了解的事情
你知道為什麼出家人都姓釋嗎?
對出家人的稱呼,你知道多少?
王路:出家人怎麼解決性慾?
出家人不是你想說就說的!!!
你想不想知道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樣的?
都說出家人不打誑語,為何《西遊》中,幾位佛家代表滿是謊話?
出家人的至孝至道,這才是大孝!
居士應該如何稱呼出家人呢?
如何正確稱呼佛教出家人
出家人是如何看待淫慾的?和在家居士有何不同?
佛弟子如何稱呼出家人更如法?
好聽極了的《僧》,讚歎出家人清凈修行的人間梵音!
明学长老是出家人的楷模!
想得到出家人的點撥 先得搞清如何稱呼他們
佛弟子應該如何正確稱呼出家人?
出家人不是你想說就說的!
都說出家人「四大皆空」,空的難道不是酒色財氣嗎?
值得尊敬!老照片直擊:出家人也要抗日殺鬼子,稱為「和尚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