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個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的家-故宮更是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的房屋,宏大無比,皇帝的書房自然也是格外考究,號稱「千古一帝」的乾隆,一生最喜歡呆的地方是他的書房。然而,令人意料之外的是,乾隆皇帝的書房竟然只有8平方米,連現在普通人家的廁所都不及,是故宮裡最小的房間。乾隆的書房怎麼會小的這麼可憐呢?

1

乾隆睡覺和辦公的地方都是養心殿,養心殿非常的大,而他的書房在養心殿西邊的小角落裡,叫三希堂。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養心殿

三希堂,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三希」取自周敦頤《通書-志學篇》中「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的名言,意思是世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想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名言勸解世人不斷提高自己的修為,向聖賢看齊,即使已經達到了聖賢標準,也要不斷進取。看來,乾隆帝取得這個名字還是飽含進取之志的,也很符合書房的定位。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另外一種說法是,「三希」同三稀,「三稀」是乾隆皇帝收藏的三件稀世書法珍品,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

三件墨寶均是乾隆帝愛不釋手之物,尤其王羲之這件,文字內容非常簡潔,全文只寫了28個字,但是乾隆愛之甚之,在後面寫了幾萬字的讀後感。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到底那種說法比較有可信度呢?

首先得搞清楚一點,這三件墨寶是乾隆何時收藏的?收藏時間是否在乾隆搬來三希堂之後呢?據史料記載,這三件墨寶是由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收藏,恰好與乾隆搬來的時間吻合,此外乾隆為「三希堂」寫的對聯,

「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相對應。

「深心托豪素」出自南北朝著名詩人,顏延之的詩《五君詠·向常侍》豪素亦毫素,豪通毫,是筆和紙的代稱。乾隆在「三希堂」借用,自是指書法作品,意為專心於紙墨。其原意應該是為了藏帖。由此可見這種命名方法更是有依據些。

2

前面說過了,三希堂的面積只有8平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相當於現在普通人家的的衛生間的大小。即便現在很少會有人把自己的書房搞得這麼小,連個桌子都擺不開,行動尚且不寬闊,要靜下心來讀書感覺好難的樣子。然而乾隆特別喜歡在這裡讀書寫字,許多治國方略都是在這裡做出的。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為何乾隆要選擇一個這麼小的屋子作為自己的書房呢?

這事兒得從三希堂的來歷說起。三希堂原來的名字可沒有這麼文雅,它原名叫「養心殿西暖閣」陽光通透,房間小,取暖效果較好。其實,乾隆在本來是有一個書房的,乾隆十一年的時候才把書房搬到了西暖閣。

為什麼搬了呢?

一說皇帝冬日因為覺得冷。古人沒有暖氣,冬天只靠火爐取暖,火爐放在小的房間里暖的快也比較持久,皇帝在溫暖的環境下讀書辦公比較舒適。這個理由還是很有可信度的,畢竟西暖閣除了「保暖」這個優勢,再無其他特別之處了。

另外,三希堂的「小」,在帝王家看來也沒有什麼寒磣的,自古文人很講究「室雅無須大」。在故宮參觀時,很多人都不會注意一個細節:皇帝和妃子們的寢殿很大,但卧室卻很小,這與電視劇上有很大差別。比如,慈禧住了一輩子的儲秀宮卧室就特別小,乾隆帝的卧室也不大。慈禧儲秀宮卧室

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不得不提皇帝家的風水理論了。古人在建造住宅時比較講究「聚氣」「氣」是元氣,元氣是生命的根源,切忌散氣。因此,通常要把人最常呆的地方,建造得小一些,以便聚氣。乾隆在養心殿生活了64年,三希堂是乾隆呆的比較久的地方,自然要聚龍氣。養心殿冬暖閣皇帝卧室

3

三希堂雖小,裡面可有不少價值連城的寶貝,可謂斗室有天下,

這個裡面陳設是什麼樣子呢?

三希堂是由隔扇分為里外間,小室隔扇橫眉裝裱的乾隆御筆《三希堂記》,牆壁張貼的宮廷畫家金廷標的《王羲之學書圖》、沈德潛作的《三希堂歌》。裡間東牆上掛著乾隆帝手寫的「三希堂」匾額,兩側是對聯「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外間是一間屋子半間炕,炕上放著靠墊、坐墊、還有玉如意。炕前是一張擺有文房用具的方桌。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三希堂有一大特色,牆上五顏六色的袖珍瓷器掛瓶,它們叫轎瓶,里外間共有14件。壁瓶下是楠木製成的《三希堂法帖》木匣,對面牆上落地大玻璃鏡增大了空間感。轎瓶能夠好好地掛在牆壁上是有玄機的,靠牆的一面是平的,瓶頸下方有一孔可以懸掛。乾隆對於壁瓶特別偏愛。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三希堂始於乾隆朝,後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各朝都從未有任何變動,至今仍保持原貌。但是乾隆珍愛的,三希墨寶卻是命途多舛。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由於歷史原因,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隨大批故宮文物南遷,最終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被盜出宮之後四易其主,歷經劫難,1950年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動用巨資將《中秋帖》《伯遠帖》購回,最終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故宮裡最小的房間,只有8平米,卻是乾隆最心愛的地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代文保 的精彩文章:

這座孤島3萬人口,曾創造世界奇蹟,最後人吃人到滅絕!
創建中華民國的幕後英雄,沒有此人就沒有孫中山改變中國
寧夏一700年神秘古村,竟然住著西夏皇族後裔
有哪些因素阻止古代中國成為一個宗教國家?
四川一600年古村,一年中專門有一天給狗過節

TAG:百代文保 |

您可能感興趣

故宮裡最小房間,曾藏著三件稀世珍寶,結果成乾隆帝最心愛的地方
故宮裡最小房間,曾藏著三件稀世珍寶,結果成乾隆帝最心愛的地方
故宮裡有個最小的房間,可是名氣卻最大,房裡還掛有一種古怪的瓶子
故宮裡有個最小的房間,可是名氣卻最大,房裡還掛一種古怪的瓶子
故宮裡最丑的宮殿是哪個呢,有人說是它,真的很醜嗎
故宮裡有座宮殿,遭的火災最多,重建次數最多,住的人還老不受寵
慈禧太后命人將珍妃投井處死,故宮裡的井很小,珍妃是怎麼下去的
故宮裡為什麼有的地方叫「宮」,有的地方叫「殿」
她是故宮裡知道皇帝秘密最多的人:乾隆吃得最奢侈,慈禧最怕掉發
故宮裡曾有過這樣的遊戲,皇帝愛玩,最後還把國家給玩完了
故宮裡有個叫「露房」的地方,沒幾個人知道這地方是做什麼的
她是故宮裡知道皇帝秘密最多的人: 乾隆吃得最奢侈, 慈禧最怕掉頭髮
故宮裡有70多口井,但是從來沒人喝過裡面的水,原因很簡單!
坤寧宮,故宮裡最神的「洞房」
故宮裡有這麼一間宮殿,裝潢奢華,富麗堂皇,卻從來沒有住過活人
故宮裡那麼多的銅缸,有一個年代特別久遠
故宮裡的井有很多,為什麼皇帝太監都不喝,原因其實很簡單
故宮裡有上萬間房子,卻沒有廁所?皇帝妃子都是怎麼解決的?
故宮裡的四個和尚,和他們筆下的貓、樹、石頭,以及心裡的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