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天天快報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互動百科


2016-12-08閱讀原文

近年來


古裝劇備受青睞且熱度不減


不過要說這其中的鳳毛麟角


就非甄嬛傳莫屬了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這部劇自開播以來


就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和支持


劇中角色深入人心


甚至幾年後各大電視台還爭相重播

網路點播率也高居不下


劇中開始的一幕


就是清朝皇室大選秀女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八旗選秀女 每三年一次


不在旗的想參加選秀 勢比登天


在旗的想逃避選秀 也是自討苦吃


那麼「八旗」到底是什麼


小編這就帶你去領略它獨特的風采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點擊播放 GIF/1020K



八旗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的過程中,創立了八旗制度,這套制度是在女真人原來的狩獵組織的基礎上建立的,是軍政合一的制度,兼有行政、軍事、生產等多方面職能。以黃、白、紅、藍四色旗幟為標誌,組成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八旗。


八旗的雛形


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每年到采捕季節,以氏族或村寨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十人或三十餘人不等結伴入山,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稱為牛錄製。


「八旗」是指哪八旗


正黃旗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旗內無王,都歸皇帝所親統.兵是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是八旗滿洲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


鑲黃旗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模是轄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13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如乾隆帝的孝賢純皇后、哲憫皇貴妃,嘉慶帝的孝和睿皇后,朝廷的高級官員中 也有不少是來自鑲黃旗的。歷史上的慈禧太后是鑲藍旗,後抬旗入鑲黃旗。


正白旗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旗而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多爾袞病逝後,順治就將正白旗納入上三旗,此後清代就成了定製。正白旗是皇帝親統旗之一,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製單位,100—300人 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和清末代皇后婉容(達斡爾族)都是正白旗人。


鑲白旗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的規模是84個整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紅旗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也是正紅旗人。


鑲紅旗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紅色鑲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藍旗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 (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旗和鑲黃旗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統,而是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3個整佐領又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鑲藍旗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佐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鑲藍旗人,正直善良的慈安皇太后(也稱東太后)也是,歷史上臭名遠揚的的慈禧太后(也稱西太后)是鑲藍旗,後抬旗入鑲黃旗。


清朝的後宮 上至皇后 下到宮女


都是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出來的


旗人 可以說是清朝獨有的


因此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後宮粉黛的制度


也是清代獨有的後宮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那麼清朝滅亡以後


皇家八旗又去哪兒了


它又是如何與命運多舛的清王朝一起經歷歲月洗禮的呢


皇家八旗的興衰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清軍入關,滿族人口大量湧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區。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閑散人口,清政府進行大規模的圈地運動,八旗官兵因此獲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數靠本人帶同家屬從事耕種,後多迫於生計被典押出去。清統治全國以後,八旗兵丁生計日漸拮据。清王朝雖採取了種種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計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陷於貧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從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清王朝復滅,共存在296年。它是清王朝統治全國的重要軍事支柱,曾為發展和鞏固中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為保衛邊疆防止外來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滿族社會的發展,更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隨著歷史的嬗變,八旗制度中落後的一面也日益明顯,嚴重地束縛了滿族人民的發展,在征戰中的作用也愈來愈小。八旗制度與清王朝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經歷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個歷史過程。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都去哪兒了?



八旗的興衰清軍入關,滿族人口大量湧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區。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閑散人口,清政府進行大規模的圈地運動,八旗官兵因此獲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數靠本人帶同家屬從事耕種,後多迫於生計被典押出去。清統治全國以後,八旗兵丁生計日漸拮据。清王朝雖採取了種種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計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陷於貧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從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清王朝復滅,共存在296年。它是清王朝統治全國的重要軍事支柱,曾為發展和鞏固中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為保衛邊疆防止外來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滿族社會的發展,更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隨著歷史的嬗變,八旗制度中落後的一面也日益明顯,嚴重地束縛了滿族人民的發展,在征戰中的作用也愈來愈小。八旗制度與清王朝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經歷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個歷史過程。


信息來源:互動百科


大家都在看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滅亡後 皇家八旗軍都去哪了?
清朝滅亡後,皇家部隊去了哪裡?百萬軍隊人間蒸發?
古來漢奸第一人:睡皇帝老媽,做皇帝後爹,死後還進皇家墓穴
滿清滅亡之後,十幾萬皇家子弟命運如何?為何至今還有人留著長辮
宋朝皇帝老兒喝過的「皇家六泡」想試試嗎?
從四面佛到皇家大道,花一天時間把曼谷該去的都去了!
歷代為皇家子女試婚的年輕美貌的侍女,在試婚後都去哪兒了?
她雖被皇家霸佔,但給皇帝戴了不少綠帽,死後還葬在一起
清朝滅亡後,14萬皇家子弟今何在?有人至今留長鞭,自稱八阿哥!
清朝滅亡後,14萬皇家子弟今何在?有人至今留長辮,自稱八阿哥!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為何那麼弱?皆因皇家御碗上塗了一層油
皇家自有皇家苦!一個被父親嚇得接二連三離婚的皇太子
避暑山莊是皇家園林,為什麼雍正一次都沒有去過?
清朝竟然有「通房丫頭」,皇家顏面掃地!卻讓駙馬佔了大便宜!
別鬧了,歐洲哪裡還有「皇家」?
清朝滅亡後,留下的14萬皇家子弟今何在?有人依然自稱阿哥
女生都無法抗拒的丹麥皇家咖啡!來到這裡我就走不動了!
終於找全了!皇家十把玩的絕美包漿!
此妃子連殺兩個皇子 導致皇家斷後 皇帝也因她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