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學書法,有件事比臨帖還重要!

學書法,有件事比臨帖還重要!

讀貼,拿著古代碑帖讀。有人說「看」帖和「讀」帖一樣,其實完全不然,一字之差,卻相隔萬里之遙。看,是一目十行,走馬觀花;讀,才是體味其中奧妙。讀帖不 能像看小說,不動腦,更不能不動手。動腦,就是要琢磨 「帖」 ,也就是專業術語里講的 「形質」,帖上的字的點畫、結構和章法,都是看得到的。那麼,如何讀?

一、對於「字」,看它的提按、頓挫、疾徐、藏露、方圓的用筆技巧。

著重體會書家的「筆力」。古人對此又叫「骨力」或 「骨氣」。但是,我們在「三餘」動手在宣紙上「臨」有困難,那就用手指在空中比著畫,也有叫「空臨」。這樣更易於反覆體會每個字的用筆。

學書法,有件事比臨帖還重要!

▲顏真卿楷書麻姑仙壇記

二、還要看每篇的章法,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的首尾相應,上下承接,左右顧盼,遞相映帶,參差錯落,伸縮抑揚及和諧統一。

就是要熟記每一個字的筆法。每周起碼要記住一個字。這樣時間久了,每個字都達到相當熟悉時,你再臨帖或創作時,就會得心應手,揮灑自如了。除此之外,就是逐漸領會和掌握碑帖的主人在寫帖的「氣」和「神」。這裡的「氣」也就是專業術語里的「貫氣」;一看「形連」,即字與字之間的有形連接;二看「引帶」,即上個字的末筆與下個字的首筆鋒芒是如何呼應的,也叫「意連」。

學書法,有件事比臨帖還重要!

▲米芾 《蕭間堂記》

三、看「勢連」,即字與字之間的俯仰顧盼,筆斷意連是如何銜接的。

至於「神」,由於才疏學淺,不敢妄談。只能說一點點體會,就是書法史上每個書家都有每個書家的各自的特點和風格。康有為講過一句話「觀千帖,方能帖」。我很贊同這個觀點。一定要多看。看得多了,你的視野就開闊了。中國有句古話:「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不斷的相互比較,眼睛就會銳利起來,眼力自然就會增長。

讀帖從一點一畫入手, 仔細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筆、結字、章法及氣勢、韻味之妙處。通過閱讀,眼觀神會, 潛移默化, 以加深理解, 鍛煉視覺記憶,豐富、積蓄和提高藝術鑒賞能力

學書法,有件事比臨帖還重要!

▲趙孟頫《大學帖》

有句話叫「帖臨一本,書觀百家」。讀帖不僅限於一兩本, 古今許多書法家的實踐經驗證明, 讀帖勝於臨帖。學習古人,首先要繼承和領略書法大家的各人風格,在這個基礎上,再去逐步尋求變化。在領略的基礎上去尋變化,時而久之日積月累,你的書技定會有很大提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線條有質感,書法才叫美
歐楷古詩20首
這隋朝楷書太漂亮了!
啟功很忙~

TAG:書法易 |

您可能感興趣

學書法,為什麼一定要臨帖?
學書法臨這些帖,准錯不了!
別傻了,學書法,方法比勤奮重要!
我試過了,學書法臨帖,這樣臨摹比較特別有趣,讓人慾罷不能,而且事半功倍
數碼時代,我們還有必要學書法嗎?
學書法為什麼要臨帖?
初學書法是臨碑好還是臨帖好?
啟功:學書法為何要臨帖?
學書法,你是巧臨還是傻臨?
學書法,天賦重要嗎?
厲害了!學書法就這麼有樣
學書法,寫書法,看書法,你卻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
學書法的後遺症,你有幾個?
啟功:學書法為什麼要臨帖?
學書法這樣臨帖,白學了!
學書法的必要條件
學書法,怎麼臨帖?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初學書法,臨帖如何才能更「像」
學書法,哪個筆畫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