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啟功:學書法為什麼要臨帖?

啟功:學書法為什麼要臨帖?

啟功先生有一方古硯,上有銘文曰:「一拳之石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凈。」啟先生把自己小小的卧室兼書房命名為「堅凈居」,自號為「堅凈翁」,號如其人,他就是一條靜謐的河流——寧靜平和、慈祥安逸,不摻雜念、不圖虛名。

著作等身的啟老,並不以泰斗自居,對於人們冠予他的各種頭銜一概不承認,你若問他是誰,他會輕描淡寫的說:「我是一名教師。」

啟功 行書七言聯

萬丈洪濤觀漢水,二分明月愛揚州。

學書法為什麼要臨帖?

這是很多書法愛好者經常會問的問題,這其實是在追問臨帖的意義何在,是啊,我們為什麼要臨帖呢?我們來看看啟功先生是怎樣看待臨帖這個問題的,一篇《啟功先生談臨帖》與您分享。

常有人問入手時或某個階段宜臨什麼帖,常問「你看我臨什麼帖好」,或問「我學哪一體好」,或問「為什麼要臨帖」,更常有人問「我怎麼總臨不像」,問題很多。

據我個人的理解,在此試做探討。

啟功 行書

赤兔追風,人壽年豐。吉祥如意,頌德歌功。

問:為什麼要臨帖?

答:「帖」這裡做樣本、範本的代稱。臨學範本,不是為了和它完全一樣,不是要寫成自己手邊帖上字的複印本,而是以範本為譜子,練熟自己手下的技巧。

譬如練鋼琴,每天對著名曲的譜子彈,來練基本功。當然初臨總要求相似,學會了範本中各方面的方法,運用到自己要寫的字句上來,就是臨帖的目的。

啟功 行書《論詩》

世味民風各一時,紛紛箋傅費陳辭。

雎鳩唱出周南調,今日吟來可似詩。

問:選什麼帖?

答:這完全要看幾項條件。自己喜愛哪樣風格的字,如同口味的嗜好,旁人無從代出主意。其次是有哪本帖,古代不但得到名家真跡不易,即得到好拓本也不易。有一本範本學了一生也沒練好字的人,真不知有多少。

現在影印技術發達,好範本隨處可以買到,按照自己的愛好或「性之所近」的去學,沒有不收「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啟功 行書「彩溢軒」

問:選範本可以換嗎?

答:學習什麼都要有一段穩定的熟練的階段,但發現手邊範本實在有不對胃口或違背自己個性的地方,換學另一種又有何不可?隨便「見異思遷」固然不好,但「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易經》語)又有何不該呢?

啟功 行書《論書》

一般風氣一鄉人,歲月推遷有故新。

四體歷觀程穆倩,始知完白善傳薪。

憨山清後破山明,五百年來見幾曾。

筆法晉唐元莫莫,當機文董不如僧。

問:我怎麼總臨不像?

答:任何人學另一人的筆跡,都不能像,如果學就像,還都逼真,那麼簽字在法律上就失效了。所以王獻之的字不能十分像王羲之,米友仁的字不能十分像米芾。蘇轍的字不能十分像蘇軾,蔡卞的字不能十分像蔡京。

所謂「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語),何況時間地點相隔很遠,未曾見過面的古人呢?臨學足為吸取方法,而不是為造假帖。學習求「似」,是為方法「準確」。

啟功 行書七言聯

大麓可尊人共喜,福林偕納眾先歸。

問:碑帖上字中的某些特徵是怎麼寫成的?如龍門造像記中的方筆,顏真卿字中捺筆出鋒,應該怎麼去學?

答:圓錐形的毛筆頭,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那麼「刀斬斧齊」的方筆畫,碑上那些方筆畫都是刀刻時留下的痕迹。

所以,見過那時代的墨跡之後,再看石刻拓本,就不難理解未刻之先那些底本上筆畫輕重應是什麼樣的情況。再能掌握筆畫疏密的主要軌道,即使看那些刀痕斧跡也都能成為書法的參考。

至於顏體捺腳另出一個小道,那是唐代毛筆製法上的特點所造成,唐筆的中心「主鋒」較硬較長,旁邊的「副毫」漸外漸短,形成半個棗核那樣,捺腳按住後,抬起筆時,副毫停止,主鋒在抬起處還留下痕迹,即是那個像是另加的小尖。

不但捺筆如此,有些向下的豎筆末端再向左的鉤處也常有這種現象,前人稱之為「蟹爪」,即是主鋒和副毫步調不能一致的結果。

啟功 行書陳帥詩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台召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是非當日已分明,創業奇勛久策成。

一事元戎應有恨,未曾親見捉江青。

問:應學「哪一體」?

答:所謂「體」,即是指某一人或某一類的書法風格,我們試看古代某人所寫的若干碑,若干帖,常常互有不同處。

我們學什麼體,又拿哪裡為那體的界限呢?那一人對他自己的作品還沒有絕對的、固定的界限,我們又何從學定他那一體呢?還有什麼當先學誰然後學誰的說法,恐怕都不可信。

另外還有一樣說法,以為字是先有篆,再有隸,再有楷,因而要有「根本」、「淵源」,必須先學好篆隸,才能寫好楷書。

我們看雞是從蛋中孵出的,但是沒見過學畫的人必先學好畫蛋,然後才會畫雞的!

啟功 行書杜甫詩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問:什麼是筆畫的「有力」?

答:還有人誤解筆畫中的「力量」,以為必須自己使勁去寫才能出現。其實筆畫的「有力」,是由於它的軌道準確,給看者以「有力」的感覺,如果下筆、行筆時指、腕、肘、臂等任何一處有意識地去用了力,那些地方必然僵化,而寫不出美觀的「力感」。

還有人有意追求什麼「雄偉」、「挺拔」、「俊秀」、「古樸」等等,不但無法實現,甚至寫不成一個平常的字了。

清代翁方綱題一本模糊的古帖有一句詩說:「渾樸當居用筆先。」我們真無法設想,筆還沒落時就先渾樸,除非這個書家是個嬰兒。

啟功 行書詩一首

六書文化重神州,五十年來第一流。

曾見仙人揮健筆,龍翔鳳翥共天游。

問:每天要寫多少字?

答:這和每天要吃多少飯的問題一樣,每人的食量不同,不能規定一致。總在食慾旺盛時吃,消化吸收也很容易。學生功課有定額是一種目的和要求,愛好者練字又是一種目的和要求,不能等同。

我有一位朋友,每天一定要寫幾篇字,都是臨張遷碑,寫了的元書紙,疊在地上,有一人高的兩大疊。我去翻看,上層的不如下層的好。

因為他已經寫得膩煩了,但還要寫,只是「完成任務」,除了有自己向自己「交差」的思想外,還有給旁人看「成績」的思想。其實真「成績」高下不在「數量」的多少。

有人誤解「功夫」二字。以為時間久、數量多即叫做「功夫」。事實上「功夫」是「準確」的積累。熟練了,下筆即能準確,便是功夫的成效。譬如用槍打靶,每天盲目地放百粒子彈,不如精心用手眼俱准地打一槍,如能每次射二中一,已經不錯了。

所以可說:「功夫不是盲目的時間加數量,而是準確的重複以達到熟練。」

啟功 行書「奮鬥」

在北京,學書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公社 的精彩文章:

醉中國——瓦當!
東方之境
名震古今書壇的《集王聖教序》是如何誕生的?
陸儼少:如果功夫十分的話,四分讀書,三分寫字,畫畫也不過三分
伊秉綬以隸書享譽三百餘年,他的小楷如何呢?

TAG:書藝公社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要學書法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書法?
學書法,為什麼一定要多讀帖?
學書法,為什麼必須學楷書?
學書法該讀什麼書?
學書法,應該先學行書,還是楷書?為什麼?
會寫字,為什麼要學書法
學書法,為什麼一定要重傳統?
為什麼孩子要學書法
學書法,一定要先學楷書嗎?
為什麼學書法人緣好?
書法風小知識:要學書法臨帖之前先學讀帖
致家長:兒童為什麼要學書法?
如何自學書法?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書法
初學書法,臨帖和摹帖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書法為什麼要從唐楷入手?
少兒為什麼學書法?
學書法為什麼一定要師古人?
你學書法究竟是為了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