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曾推薦誰擔任中古史所所長?
陳寅恪曾推薦誰擔任中古史所所長?
澎湃2016-12-08
關於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院邀陳寅恪回北京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一事,習見的表述是:1953年9月中共中央議定建立歷史委員會,決定在中國科學院設立三個歷史研究所(上古史所、中古史所、近代史所,即一、二、三所)。中國科學院擬延聘陳寅恪主持二所(中古史所)。不久(12月),中國科學院派遣陳氏弟子、北京大學歷史系教師汪篯攜院長郭沫若、副院長李四光之信去廣州,動員陳氏受聘,而後者謝絕了邀約,並明確重申其「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張,推舉陳垣當二所所長。
陳寅恪
這種描述,最早發端於陸鍵東的力作《陳寅恪最後的二十年》【作者註:陸鍵東《陳寅恪最後的二十年》,第101—121頁。陸氏的說法在最近《南方周末》刊出的另一資料得到支持。該文錄出了香港大學陳君葆所記日記的一段話:「於寅恪自己事,他把十月七日郭沫若拍給他的電報,並他的覆電給我看,科學院是要聘他擔任歷史研究所中古史一分部的領導,並約他為明年春出版的歷史學一類期刊的頭一期撰文;他覆電堅決地推辭主任,理由是病,但推陳援庵(垣)繼。」(轉引自周佳榮《國學大師陳寅恪的港穗因緣——〈陳君葆的日記全集〉史料大披露》,2005年3月10日《南方周末》,第22頁《往事》欄。)然陳君葆所記「分部」「主任」名稱有誤,他不清楚當時中國科學院在歷史學研究上設立了三個研究所,誤認中古史所(二所)為一分部,分部當然只能設「主任」了】,對此,迄今尚未有新的說法。本人在搜集整理家父的來往函件時,發現了一些新的材料,據此可以推定:中國科學院起碼早在1952年(可能還更早)已議定並邀請陳氏北上主持歷史學研究,而他推薦以代其位的人選最早並非陳垣。
這次發現的家父有關陳寅恪北上問題的信函,共有3封。第一函乃陶孟和致家父之函,函云:
從5月22日函之前部分內容來看,陶氏仍在做先父思想工作,希望我父辦好離職(中大)的手續,儘早回北京中國科學院社會經濟所工作;而從信後部分內容來看,可知陶氏當時是以中國科學院領導人的身份,請先父轉達該院邀請陳寅恪北上主持歷史學研究之意。
此函未署年份。然而函中有「一俟思想學習結束」(按:即1951—1952年思想改造運動)和「離嶺南有無問題」(按:此處嶺南乃指嶺南大學,1952底該校於院系調整後併入中山大學)等字眼,由此可斷定陶函寫於1952年。
還應注意的是,從陶氏所述可知,早在中國科學院剛建立不久的1950年(即函中所說的「前年」),該院已有籌建歷史研究所邀陳寅恪北上(可能僅一個所而非1953年所定的三個研究所)的想法,因為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已於1949年搬去台灣。從1950年到陶氏1952年5月22日函這段時期,中國科學院是否已派人正式詢問過陳氏意願,目前尚無資料可確定。
在1952年5月22日陶孟和致先父函後第二天,中國科學院社會經濟研究所的嚴中平於5月23日也給先父寫過一函:
函中的「嶺南」,顯然指嶺南大學。從要求家父「早復」,頗可看出中科院方面的迫切之情。
先父是否轉達了陶氏之囑?陳寅恪的反應又如何呢?陳寅恪之女陳美延提供了一封先父致徐中舒的信(複印件)。現照錄如下:
上函清楚地表明,先父已遵陶孟和之囑,向陳寅恪轉達了中國科學院的邀請,陳氏又托先父回復陶氏,言明無意北上,並推薦徐中舒「以自代」。徐中舒,1926年清華大學國學院研究生畢業,屬陳寅恪弟子輩。抗戰時期陳寅恪執教於內遷的燕京大學,與徐中舒同在成都,戰後兩人雖分在異地,但徐氏卻被聘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通訊研究員,其業務範圍列入由陳氏任組長的歷史組內。
陳氏薦徐的意見後來顯然未得到認同。1953年底,中國科學院正式再次動員陳寅恪時,陳氏乃推薦(或表示贊同)陳垣當二所所長。
此函亦未署年份,但從內容來推測,必為1955年所寫無疑,依據為:1.「三年前中國科學院邀請寅恪先生北上」;2.「弟近擬對兩晉南北朝之田制及賦役制有所論列」,現已查到「論列」的題目為《戶調製與均田制的社會經濟背景》,該文於1955年底由中山大學印出鉛印本,內中參考資料已列出繆鉞的4篇論著(見《梁方仲經濟史論文集集遺》,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1—22頁),顯然致徐函之日期應早於1955年底,而先父鉛印論文是在收到繆氏著作後而印出的。
(本文摘自梁承鄴《無悔是書生》,中華書局,2016年3月。澎湃新聞經出版社授權轉載。)
※李文:空氣污染塑化劑等「環境生殖毒素」會引起不孕
※愛心不停產,中國廠家為英自閉症男孩重啟生產夠用一生的水杯
※李伯重:近代東亞國際貿易中亦商亦盜是常態
※講座︱王小盾:上古中國人如何解釋「晚上的太陽去哪了」
※四個新元素被正式命名為:日本、莫斯科、田納西和歐甘尼辛
TAG:澎湃 |
※聖牧換帥!姚同山辭任董事長 邵根伙擔任董事長
※官方:陳洋擔任武漢卓爾主教練,唐堯東辭任
※廣盛小貸聘任趙俊擔任總經理
※周恩來曾擔任廢話公司董事長
※宋茜明年將可能加盟《王牌對王牌》並擔任隊長
※中興高管曾學忠請辭 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羅瑞卿擔任抗大校長期間毛澤東曾交給他何特殊任務
※新版《尋秦記》陳翔郭碧婷擔任男女主角,吳奇隆監製,劉詩詩客串
※宋純鵬擬任河大校長:應由科學家擔任校長
※他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皇位繼承人 晚年擔任恭王府特別顧問!
※國學小段子:張作霖為啥提拔文盲擔任看守所長
※揭秘陳長江:曾擔任中國三代最高領導人的貼身保鏢
※《軍師聯盟》曹丕擔任中郎將是何官職?周瑜、諸葛亮也當過
※李金生擔任籃管中心主任,說好的姚明呢?
※朱文章任廈門理工學院院長,陳文哲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
※三藩亂起,安親王岳樂曾經擔任過。康熙的弟弟恭親王常寧也擔任過
※中興高管曾學忠請辭執行副總裁 將不擔任任何職務
※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辭職,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華野分兵後,粟裕歸劉鄧指揮,許世友接任粟裕之前的職務擔任主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