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的過程,才是女人真正的人生重塑
養孩子的過程,才是女人真正的人生重塑
潘幸知
2016-12-08閱讀原文
情感醫生潘幸知(微信:sharpshow),幫你提高戀愛和婚姻情商。
作者:小富女
01
我的女友玟,當媽那年雖然已二十又七,但分明還是個孩子。
80後的玟是家中獨女,父母寵愛有加,從小到大身邊事務一應有家人大包大攬。
玟姑娘也乖巧聽話,18歲那年以高分考入本地一所重點高校,24歲千軍萬馬考入本地的公務員系統,25歲嫁了門當戶對的溫暖先生,26歲買了房貼著自己娘家邊上住;27歲生下一個健康活潑的寶貝兒子……
玟從小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明明奔三了,且自己做了媽,而眉眼間依然像少女一般單純、明媚、不諳世事。
當然,玟身上也有著80後一代典型的「獨生子女綜合症」:嬌氣、矯情、丟三落四、不太想事、不太會經營家。
玟的「丟三落四」從我們做同學那會兒就挺出名。平時忘記帶作業本、書、筆之類,這都常事。有次竟然連書包也忘了拿。
但好在玟的家離學校特別近,竟也能課間十分鐘跑個來回,把忘帶的東西取回來。再加上玟的母親是位細心溫柔的全職媽媽,有時發現孩子落下的東西,也會二話不說送過去。
正因為有人寵著,從小忘性大的玟,倒也嘻嘻哈哈的長大,竟也一直沒捅多大簍子。
可是,玟的丟三落四,很快就在「孩子」身上栽了跟頭。
孩子一歲半那年,開始只是尋常的感冒。可是中醫、西藥的醫治了一周多,仍不見好,彷彿還有愈發嚴重的趨勢。
某天晚上,孩子燒到40.3℃,伴隨著呼吸急促、鼻翼煽動。讀過一點小兒醫學的玟暗叫不好,多半是已經發展成了肺炎。於是急匆匆喚回正在加班的先生,倆人抱著孩子一起往醫院跑。
急診室里人頭攢動,看病的隊伍特別長,老公說:「快,等不及看病了。先給孩子喂上退燒藥。」玟一邊答應著一邊摸兜:糟糕!急中生亂,竟然忘了帶葯!
玟急得直跺腳,但又馬上淡定下來:既然到了醫院,手裡又拿著錢,不至於買不到一瓶葯。
於是跟診室門口的護士商量:能不能先給開個藥單?
好不容易跟護士說通了,玟再一翻包:糟糕!竟然連診療卡、病曆本,統統都沒帶!
玟再仔細一想,出門前明明特意翻了出來,多半是當時隨手放在柜子上,走時竟忘往包里放!
玟急得徹底慌了神,忍不住快要哭出來。一向溫和的先生也忍不住對玟當場大發雷霆。
可憐的是懷抱里的孩子,小臉發紫、耷著眼皮、有氣無力,蔫蔫的倒在父親懷裡,只剩下急促的呼吸,彷彿在回應著父母的一場鬧劇。
後來還是醫院裡的好心父母貢獻出了自己的退燒藥。玟又趕緊給母親打電話,央求已給自己帶了一白天孩子的母親,再從被窩裡爬起來,打車到醫院送來診療卡。
孩子雖然就了醫,一周後病也痊癒了。
可是這次過後,卻讓玟徹底長了記性。
玟每次出門前,再不會那樣隨性洒脫,而是先在腦子裡細緻統籌:今天需要去哪些地方?做哪些事?需要什麼配置?哪些可以備用?是否都已帶好……甚至漸漸學會,為家人、朋友和同事,一併周到考慮。
在生活中養成好習慣的玟,竟也在工作中很快嘗到了甜頭。
她發現自己效率更高了,做事也更有條理了,即便是領導交給她更大的項目,她也能有條不紊的全面兼顧了。
02
有了孩子後,才是女人真正的人生重塑。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我的同事小敏身上。
90年的小敏23歲那年就有了自己的孩子,雖然對外公開的緣由是:反正早晚要生的,早生早恢復。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者是:從大學校園走出來的小敏,一直不太適應職場。她痛恨朝九晚五的規則,厭倦枯燥的文書,也看不慣辦公室里的一些裙帶關係。
於是,剛一確認懷孕,小敏就以安胎為由,擅自做主辭了職。
小敏的父母和公婆都未退休,老公工作也不錯。家人見小敏堅持,就都依了她。於是,懷著孩子大半年、母乳餵養快兩年、不忍分離焦慮又一年……小敏就這樣職場「斷片」三四年。前陣子聽說,她已開始備孕第二個孩子。
可就在幾天前,小敏打電話給我,提及: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可以幫她推薦一份工作。待遇低點沒關係,關鍵是給她一個努力勝任的機會。
我有些驚訝,從來就不需「賺錢養家」的小敏,怎麼會把姿態放得這樣低。
原來,三歲的女兒上幼兒園這年,給了她一記重拳。
女兒比同齡孩子的「入園敏感期」似乎要更久。
開學三個月來,女兒幾乎每個早上都哭哭啼啼,紅著雙眼說不願意上幼兒園。有一次,小敏頭天晚上和聲細語跟女兒溝通的很好,可真到了第二天早上,女兒又開始一如既往的哭鬧、抵抗。
小敏有些崩潰,忍不住要發脾氣。
卻聽見女兒搶先怯生生的說:為什麼媽媽就可以呆在家裡?為什麼你就不用去上班?
小敏瞬間啞口無言。第一次在女兒面前,羞得面紅耳赤。
為了解決女兒的「老大難」問題,小敏之後特意蹲點幼兒園好幾天,在教室外偷偷觀察。
她很快發現,鏡頭裡的自家孩子顯得格外有些孤僻、內向、不合群。她很少和老師互動,當別的孩子大方上台表演時,她只會在下面默默地看;當老師喊到她,她也怯怯的向後躲。
小敏一下看濕了眼眶,那個獨孤、內向、凡事向後躲的孩子,分明就是一個縮小的自己。
一個對自己要求都不嚴格的母親,如何對孩子要求嚴格?
一個把自己都封閉起來的母親,又如何帶給孩子一個更廣闊的天空?
一個連母親都缺少進取力量的家庭,又如何去培養一個朝氣蓬勃的孩子?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正是這一次的「重拳」,讓小敏下定決心,和女兒一起走出家門……
孩子,那個母親心裡最柔軟的傢伙,卻總能帶來最堅毅的力量。
讓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不斷反思,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03
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自己的一次修行。
冥冥之中,生命帶給了我們最好的重塑機會。
前幾天,去看望一位38歲「高齡誕女」的老同事琪。
琪生完孩子不到百天,氣色、狀態卻出奇的好,身材已恢復到比懷孕前更瘦,年齡更是看上去至少小了十歲。
我們問琪,究竟用了啥減肥又減齡的靈丹妙藥?
琪笑說:除了全力哺乳、全力帶娃和科學配餐,再無其他。
生過孩子的女人們都不難理解,
哺乳的過程,其實正是生理上給母親的一次體型重塑的良機;
而產褥期,也正是每個女人一生中絕無僅有改善體質的黃金期;
帶孩子的過程,雖是女人最辛苦,卻也是獲得最大幸福和感悟的時候。
有了孩子,女人的生命才得以圓潤、平和、完整……
孩子的成長過程,何嘗不是媽媽的一次的再生長。
只要你真正全力以赴的去當媽,全情投入的去愛他(她)、養他(她)、陪伴他(她),
你也在這之中,得到生命最美的重塑。
幸知學院最具影響力的課程
為你打開心理/情感諮詢的大門
解開從業、執業的困惑
帶你了解心理/情感諮詢師入門基礎
幫你分析市場,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情感諮詢師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適合女性的職業
在這裡,你將開啟新的人生
即將開課
潘幸知
攜手千位情感諮詢師
為你的婚姻和成長保駕護航
夫妻溝通|出軌冷暴力修復
性和諧|離婚適應|自我成長
預 約 付 費 咨 詢
請 聯 系 微 信 號
xingzhizaixian10
※女人生孩子的痛苦,男人這輩子也理解不了!
※養男孩,拼體力比耐力,而且還是為別的女人養的
※康熙身邊最重要的女人竟是個一生都不洗澡的女子
※對自己的女人好,是一個男人的修養
※這樣的女人才是真女人
※在女人生完孩子後,女人必經的4種可怕變化
※女人能不能生看這裡就知道 什麼樣的女人容易生孩子
※沒主見的好男人,不是女人的良人,而是女人的敵人
※对自己的女人好,是一个男人的修养
※女人,為何要生孩子?
※能和不同女人生那麼多孩子的,也只有他了!
※這三個生肖的女人心貴,男人都想得到這樣的女人
※優生,是男人的事,還是女人的事
※康熙身邊最重要的女人,原來竟是個一生都不洗澡的女子
※這3個生肖的女人,婚後必能享富,孩子也是好命人!
※女人生完孩子後,男人該做什麼
※女人生孩子,就是「小死」一場後的重生!
※不為人知的剖腹產細節過程,請善待為你生娃的女人
※這的女人搶男人生孩子,受孕後放走,生男孩拋棄荒野
※女人生完孩子 最大的變化竟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