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法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機器,只為研究怎麼吹肥皂泡

法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機器,只為研究怎麼吹肥皂泡

吹肥皂泡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童年遊戲了,伴隨著一陣陣歡笑,孩子們撅起的小嘴吹出一個接一個輕靈的肥皂泡,陽光下五顏六色的泡泡隨風飄散。這樣熟悉的場景,是否也會勾起你的美好回憶?


法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機器,只為研究怎麼吹肥皂泡


吹泡泡的過程能體現很多物理學規律,比如說表面張力的作用,但是這個人們無比熟悉的現象,之前卻沒有得到過量化的物理學研究。吹起一個泡泡,到底要用多大力氣?現在,來自法國的幾位物理學家為了我們揭開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他們在實驗室里搭建起儀器,在嚴格控制變數的條件下對吹泡泡的過程進行了一番詳細研究,並且頭一次為它建起了數學模型,還把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了2月19日的《物理評論快報》(Physics Review Letter)上[1]。這篇論文也道出了輕鬆吹泡泡的秘訣:用粗管子吹,或者說,選一個面積大一點的工具形成液膜。


法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機器,只為研究怎麼吹肥皂泡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物理學家的泡泡機

肥皂泡只要抄起泡泡水和吹管就能吹出來,但搞科研可沒這麼簡單。用嘴吹泡泡很難保證氣流均勻,肥皂泡膜的厚度不容易保持穩定,這變數要是控制不好,還怎麼愉快地做實驗?所以,研究者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搭起一台足夠精準穩定的吹泡泡機。


為了讓肥皂泡膜保持穩定,研究者在產生肥皂膜的裝置頂端安裝了一台微型泵,從而使肥皂膜中的液體保持循環流動。通過對泵的調節,既可以使肥皂膜長期保持穩定,又可以根據需要調整肥皂膜的厚度,可謂一舉兩得。通過這套裝置可以產生一個垂直於地面方向,寬度與高度可調節,並且最高可超過1米的大型肥皂膜。


法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機器,只為研究怎麼吹肥皂泡


研究者設計製造的肥皂膜研究設備,圖片來自原論文


肥皂膜穩定性的問題解決了,下一步就是通過控制氣流的流速吹肥皂泡了。研究者緊貼著肥皂膜的表面放置了一個圓形的噴管向液膜吹氣,並架好高速攝像儀,記錄下整個過程。

氣流與表面張力的「拉鋸戰」


研究者們發現,當氣體流速較低時,液膜只會微微地凹陷,並不會產生氣泡。隨著氣體流速的不斷提高,凹陷會不斷加深,在達到臨界值之後,圓圓的氣泡就能脫離液膜飛走了。


法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機器,只為研究怎麼吹肥皂泡


法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機器,只為研究怎麼吹肥皂泡


氣流速度未達到臨界值(上)和達到臨界值後(下)。原視頻來自論文

而這個氣流速度臨界值的大小,則完全取決於吹管的尺寸:用粗管子吹,只需要較慢的氣流就夠了,而較細管子就需要更急促的氣流才能吹得起來。至於液膜厚度和所用氣體的種類,則不會對臨界值造成影響。


這背後的物理原理是什麼呢?其實,吹泡泡的過程就是表面張力與氣流壓力之間的一場「拉鋸戰」。


在吹氣泡時,液膜上會首先形成凹陷,這也就意味著局部的液膜表面變彎了(曲率變大)。液膜的表面張力為了抗拒曲率變大,會像被拉開的彈簧一樣,竭力把液膜拉回到初始的平滑狀態。此時,唯一施加的外力——吹氣產生的氣流壓力,在這一過程中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法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機器,只為研究怎麼吹肥皂泡

研究者解釋說,吹肥皂泡實際上就是氣體施加的壓力與液膜表面張力之間的競爭。當氣流施加的壓力增大到足以使液膜凹陷為半球狀,並且半球的直徑與噴管的直徑相同時,此時,曲率半徑達到最大,凹陷的液膜將掙脫表面張力的束縛,形成完整的肥皂泡脫離液膜。這一刻,就是我們童年時光吹出肥皂泡時歡樂的瞬間。


為了與現實更加貼近,研究者們還對噴嘴與液膜不同距離、以及管徑與液膜寬度不同比例下的情形進行了研究。發現當氣流的寬度大於液膜寬度時,吹出氣泡時的氣流臨界速度只由液膜的寬度所決定。也就是說,當我們離起泡桿較遠時吹氣,起泡桿的面積越大,越容易吹出泡泡;面積越小,則難度越大。


法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機器,只為研究怎麼吹肥皂泡


研究出肥皂泡背後的形成機制,將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並解決某些工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例如發泡產品的生產、玻璃製造以及液體塗料的使用等。當然,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尋常的一個經驗,了解吹肥皂泡背後的物理機制,本身也足以讓人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了。


(編輯:窗敲雨;排版:Sol_陽陽)


參考資料:Louis Salkin, Alexandre Schmit, Pascal Panizza, and Laurent Courbin. Generating Soap Bubbles by Blowing on Soap Films. Phys. Rev. Lett. 116, 077801 – Published 19 February 2016


本文由【漫科普】公眾號原創,首發於果殼科學人


為科學說一個好故事。喜歡【漫科普】的文章,就請關注我們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科普 的精彩文章:

科學美圖6:水螅的嘴是撕出來的、零重力下蠟燭火焰是藍色的圓形
沒有「耳朵」,鳥兒是如何尋找聲音,定位聲源的呢?
《瘋狂動物城》口碑好到炸,揭秘你可能不知曉的幕後那些事兒
這個記者為了弄清人肉的味道,從自己大腿上取了幾片...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家還是騙子?一個法國科學家和他的「時光機器」之謎
科學家發明可提取蠍子毒液的機器人
科學家發明軟體發光機器人 相當給力
做手術就像彈鋼琴?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發的這款手術機器人帥爆了!
科學家發明軟體發光機器人:受章魚皮膚啟發
科學家新研究出來了可讓機器人實現社交功能
華裔女科學家實現天才的想法:發明全自動DNA分子機器人
科學家終於發明了會啪啪啪的機器人!還生了個娃!
為讓機器人理解世界 科學家都做了什麼?
做手術就像彈鋼琴?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發的這款手術機器人帥爆了!|奇點猛科技
機器人來發狗糧 法國一女子與機器人訂婚
科學家的腦洞開發新材料!給機器人穿上能隱身的衣服
借鑒自然界 科學家研發新型機器人偽裝皮膚
毀滅人類的美女機器人、自己化妝的鏡子,這些國外發明腦洞不一般
美國科學家研發出可以進入血液的DNA機器人
讓機器人來教機器人?看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在搗鼓什麼
科學家研發出彩色雙層水凝膠 讓機器人膚色不再蒼白
搞笑彩蛋機器人,中國畫家的科幻創作
MIT研發腦控機器人,全新機器學習演算法識別腦波只需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