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歲月對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是一段值得珍藏的記憶,時光流轉,如今雖不復當年那個激情燃燒的特殊環境,但曾經共同奮鬥拋灑青春熱血的那代人,彼此定締結了深厚的情誼。


近日,內蒙古兵團一師三團工付業連戰友相聚湖州,共赴一場難得的知青聚會,他們之間,大多已有三四十年未相見,此次相聚,老戰友們悉數到場,一見面便難掩激動,熱淚盈眶。


「我們是兄弟!請給我們合張影!」圖中這兩位老戰友久別重逢,感情依舊。他們曾經分享過苦難共享過歡樂,這次的相聚讓彼此倍感親切。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下圖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並不是工付業連的戰友,卻不辭辛苦前來參與聚會,幫助其他戰友拍照,看其專業的姿勢,可見,歲月在他身上掠奪的可能只是當年黑色的頭髮。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隨著老戰友們陸陸續續到齊之後,他們都換上自己最滿意的服裝,一起留下了闊別近半個世紀的「全家福」。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合影之後,老戰友們在當地的大禮堂里舉辦了一場聯誼會。主辦方辛苦準備,將會場布置的井井有條,足以看出組織者對此次舉辦聚會的重視程度,同時也是為了給老戰友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大家精心編排了許多精彩的節目,用詩歌朗誦、歌唱表演、笛子獨奏、舞蹈、以及服裝走秀等方式感慨著當年的單純美好與如今的歡樂富足,整個活動充滿了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期間,戰友們互訴衷腸,回憶著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自己。其中一個老排長上台講話時滔滔不絕,難掩激動的情緒,的確,憶往昔,感慨萬千。那些年的回憶即便三天三夜也話不完...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聯誼會上,大家一起合唱了《內蒙兵團戰士之歌》以及由工付業連戰友改編的歌曲《老年的戰友來相會》,重溫了當年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也祝福著彼此永遠青春煥發、生活美滿。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夜幕降臨後,老戰友們進行了一場篝火晚會,大家圍著篝火跳舞唱歌,聊天回憶,延續著重逢的快樂,即使天空飄起了濛濛細雨,卻依舊無法阻擋戰友相逢的熱情。大家載歌載舞,直至晚會結束,才各自回到酒店休息。下一次的相聚,無論精神抖擻還是兩鬢斑白,彼此都還是記憶中那個風華正茂的自己!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對他們來說,與人生的其他階段相比,那段時光的經歷顯得格外意義深刻,一同擁有著太多共鳴,所以總會加倍懷念。在當地,為紀念這段難忘的回憶,湖州知青博物館的建立,意義便顯得尤為深刻。


1968年12月,毛主席發出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上千萬的青年積極響應號召,奔赴農村廣闊的天地,以他們血與火的青春踐行著革命理想。習近平也曾是當年千萬知青中的一員,在接受艱苦磨練之後的成長培養出了人民公僕的信念,無論走到哪裡,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湖州知青博物館裡就懸掛著這篇他回憶當年生活的文章《我是黃土地的兒子》。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館內還展出著眾多保存完好的圖文資料即物品,生動再現了當年知青上山下鄉的那段崢嶸歲月。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下圖為當年知青們生活過的屋內設施原貌重現。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改造時學習的資料以及文物公社電話。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知青相聚:脫胎換骨共熬苦樂年華


在半個世紀前,各位知青前輩正值青春,投身於祖國的邊疆建設事業,把人生最美好的歲月奉獻給了這片土地,也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直至今日,仍然值得珍惜與回憶。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對這片土地應盡的職責,但事業的接力需要前輩的參與指點。知青歲月不是一顆短暫的流星,不應該轉瞬即逝。她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是可歌可泣的,也產生了會激勵後輩的知青文化。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於那段歷史越來越陌生了,新生代甚至都不知道有這段歷史了。


文化是需要傳承的,這段歷史不應該被塵封。


走走吧是一個專註於農村旅遊和開發建設的互聯網平台,我們的特色是文化旅遊。平台上開闢了知青文化專欄,期待能與各位知青前輩一同把這段歷史和文化很好的延續下去。


【讓農村與世界互聯,我們一起走走吧!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走走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走吧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六十年代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照
瘋狂年代靈異事:上山下鄉知青遇「癆疫」
知青下鄉老照片 屬於中國的知青夢
古代的知青下鄉,開拓祖國大好河山,一夥婦孺皆知的悲催詩人!
弘揚中華文化 傳承知青精神(六)喜迎中秋共團圓
老照片:六十年代的知青們,除了生活貧瘠,什麼都好
實拍六十年代:知青下鄉老照片,看完後感觸頗多
老知青憶:過年時想家哭了半夜 與老鄉包餃子得安慰
老知青回憶:在農村過第一個春節時使勁憋回了眼淚
都說青花瓷美,誰知青花玉韻?
老知青憶:留在插隊山村過年時老鄉包餃子炸油糕招待
知青故事:繡花
康巴知青:月亮之死
知青回到當年插隊地,設宴款待全村鄉親
忘不了的知青歲月 唱不完的青春頌歌
善良女知青為感恩,決心下嫁貧困農民,不料六年後卻被家暴致死!
原 鄉長篇知青小說連載之六十八
美女知青被蛇纏,瘋瘋癲癲一輩子
老照片下女知青,那個時候她們風華正茂,下鄉去體驗勞動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