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到底是誰閹割了中國人的尚武精神?其實有兩人

到底是誰閹割了中國人的尚武精神?其實有兩人

改革家系列」之五:唐太宗、唐玄宗(6,大結局)


是誰閹割了中國人的尚武精神?


估計有個人得票率會相當高——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表面上看,的確如此:他把武將壓製得太厲害,普通士兵更沒地位,「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據說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結果,宋朝在對外戰爭中屢戰屢敗,然後就是破財消災,賠款割地。經濟發達又怎樣?軍事侏儒,空有一身肥肉,肌肉不發達,拳頭不硬,任人宰割。所以,宋軍被稱為「慫軍」,宋朝則被稱為「送朝」。

到底是誰閹割了中國人的尚武精神?其實有兩人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圖注)


說句公道話,北宋開國皇帝如果不是趙匡胤,而是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會那樣干。


為什麼?


除了因為趙匡胤是以武人身份黃袍加身,開國後對武將比較忌憚和防備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因素——新朝取代舊朝,往往會重點吸取前代覆亡的慘痛教訓。宋朝取代唐朝後,趙匡胤認為唐朝滅亡的最大原因是藩鎮割據,給了武將過大權力,所以本朝就搞以文馭武。文人地位高,日子過得很滋潤,武將地位低,過得就比較悲催,打仗誰還上心使勁啊。

對前代覆亡的教訓當然應該吸取,但矯枉過正,走向另一個極端,這也不對。這方面,宋朝的趙匡胤不是孤例。比如,漢朝取代秦朝後,劉邦認為秦之所以完蛋,是因為秦帝只搞郡縣制,沒給自家兄弟封王,結果江山危急時,沒有同姓兄弟出來搭手幫忙,所以本朝就封了一大堆劉姓兄弟當王。又如,明朝取代元朝後,朱元璋認為元朝那麼牛,打日本都沒幹過,本朝就更不能打了,於是定下15個「不征之國」,第二個就是日本……這些開國皇帝這樣干,結果怎樣呢——漢朝有「七王之亂」,宋朝有「送朝」之譏,明朝有倭寇之患。


到底是誰閹割了中國人的尚武精神?其實有兩人


究竟是誰閹割了中國人的尚武精神?趙匡胤是直接責任人,但還有個「幕後黑手」——唐玄宗。你也許會說,唐玄宗是大唐歷代皇帝中開邊最起勁兒,最崇尚武力的,怎麼可能他也有責任?問題是,尚武當然需要,但也得掌握度。唐玄宗在武力開邊上,一條道走到黑,結果搞出一個「安史之亂」,把家底都賠進去了,直接把大唐帶向下坡路,一直頹勢下去,直到玩完。趙匡胤開國後,看到唐朝尚武把自己搞滅了,自然要吸取教訓,但又走向另一個極端。不過,如果你是趙匡胤,你也會使勁壓制武將。所以,中國人的尚武精神被閹割,表面上是宋太祖的錯,實際上唐玄宗也有責任,如果李隆基不把尚武用盡用過,趙匡胤也不至於抑武抑得那麼厲害。


下面,再細細聊聊。


開元中期,國力大增,李隆基有了資本,野心開始膨脹。史載:「天子有吞滅四夷之志。」[1]這時,人口充足了,國家也有錢了,府兵制沒什麼必要,募兵條件完全具備,於是大行其道。

開元盛世為什麼戛然而止?安祿山為什麼造反?不少人當事後諸葛亮,說是募兵取代府兵造成的。李泌就說:「自治府兵,未有能以之外叛內侮而殺帥自擅者。自廢以來,招募長征健兒,而祿山得以為亂,至今不定。」[2]不過,李沁迴避了2個要害問題:第一,府兵既然那麼優越,怎麼會崩潰?第二,募兵制不是安祿山自己要搞,而是經過李隆基點頭同意的,而且為唐代開邊作出過重要貢獻。


李隆基的問題,不在於募兵,而在於給了藩鎮節度使過多過大的權力。剛開始,他還規定藩鎮募兵的總人數,後來只要節度使能打勝仗開邊,至於募兵多少,也不怎麼管了。而且,節度使不僅是藩鎮的軍事首長,還是政治首長、經濟首長,抓住了所有的權力。這就是史書上說的:「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3]


到底是誰閹割了中國人的尚武精神?其實有兩人安祿山畫像(圖注)


府兵制時代,關中之軍佔全軍的41%。募兵制時代,這一數據嚴重縮水,只有14%。倒了個個兒。在全國58萬軍隊中,邊軍居然近50萬,其中有一個節度使手裡居然就有近20萬人馬(每個節度使一般擁兵6-7萬)。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安祿山,而且他一個人當了3個藩鎮的節度使(平盧、范陽、河東)。唐玄宗搞了好幾個邊帥(節度使),企圖「以藩鎮制藩鎮」,但安祿山一枝獨大,已經不是其它節度使所能制衡。


人的慾望要是沒有限制,往往會不斷膨脹,李隆基偏偏對安祿山沒什麼限制。您要是安祿山,您要是有這麼多的資本和這樣大的權力,很可能也會選擇冒險——拿下首都自己當皇帝。

與募兵相比,府兵很難造得起反來。為什麼?府兵不管是到首都(或邊疆)守衛,還是到前線作戰,一般是從各地抽調編組而成,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難以團結一心。募兵就不同了,一般在所轄地域招募,互相之間大多認識,容易結夥營私,舉旗起事。事實上,募兵們殺掉朝廷派出領導他們的邊帥也是常有的事。史載:「變易主帥,有同兒戲」,「優獎小不如意,則舉族被誅」。[4]安祿山本是胡人,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反而更容易得到募兵們的支持和擁戴,私下被稱為「聖」。


府兵的安全係數雖高,但部隊要能打仗,還是募兵更合適,畢竟這才是常備軍,專業化程度高。當然了,實行募兵制也面臨巨大挑戰——如何使驕兵悍將們始終保持對中央的忠誠度?唐代統治者想出了「派監軍」的辦法,不能說沒效果,但也無法保證絕對有效——因為將軍們真要造反,完全可以殺掉皇帝派來的監軍。思來想去,歷代統治者往往更傾向於搞府兵制。打不過外敵,大不了賠款割地嫁公主;要是被募兵窩裡反,那就連皇位甚至性命都一塊兒沒啦!孰輕孰重,不難選擇。


說來說去,兵制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訓練水平。安祿山造反時,李隆基在關中地區還有10多萬彍騎,而且這些中央軍很多就是以前的府兵。[5]為什麼這些府兵有名將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瀚等人指揮,還是一敗塗地?因為承平日久,訓練廢弛,基本喪失了戰鬥力和戰鬥意志。《唐會要》記下了彍騎的醜態[6]:


「中原乃包其戈甲以示不復用,人至老不聞戰聲……(六軍諸衛之士)有事乃股慄,不能授甲。其後盜乘而反,非不幸也。」

唐朝改革家的故事講完了,明天進入宋代——王安石變法。


下集預告:宋軍到底有多「慫」?


章節附註:


[1](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16·唐紀32·天寶六載十二月),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6889頁。「天子有吞併四夷之志。」


[2](宋)王應麟:《玉海》(卷138·兵制3,引鄴侯家傳),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7年。


[3](宋)歐陽修等:《新唐書》(卷50·志第40·兵),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870頁。


[4](南朝·宋)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卷14·梁書14·列傳4·羅紹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128頁。


[5] 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81頁。


[6](宋)王溥:《唐會要》(卷72·軍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1300頁。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大開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王安石要裁軍,軍事首腦機關用什麼理由反對?
哪個日本人的腦袋和許世友一起被日軍懸賞?
日本如何對待歸國戰俘?
日軍曾用哪4句話評價八路軍?
日本特務扮戰俘混進延安,為何又自暴真實身份?
您可能感興趣

從俠義尚武到懦弱麻木,是誰閹割了中國
壓力大的人會有什麼病?不要成為一個被閹割過的人
各個國家那些會「巫術」的人,閹割砍頭吃人的事全都做
武則天養男寵只有兩人敢反對,其中一人要求閹割薛懷義
你是否在閹割你的男人?
誰閹割了中國的尚武精神?漢唐氣魄被整成東亞病夫,此人是禍首
實拍全球最後的封建王國:只有領主才有權養一隻沒閹割的狗
除了太監,還有一種職業需要被閹割,只為了能有好一顆好嗓子
此人是民族英雄,11歲被閹割,後代子孫滿堂,還有一支在泰國
中國有個最變態的皇帝,想要重用誰,一定要讓這個人先閹割!
實拍成年公牛閹割,蛋蛋出來的那一刻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李蓮英到底有沒有被閹割,慈禧為什麼那麼寵幸他
印度第三性人,男人被閹割女人沒初潮,被稱神的新娘
貓咪被主人帶到醫院做「閹割」,看著被割的蛋蛋死的心都有了
實拍日本為成年公牛閹割,看到蛋蛋出來的那一刻,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個被閹割的國家,居然想憑藉給中國找麻煩做「有聲有色大國」
揭秘太監閹割全過程,看著就疼,很多人剛割完就死了
西遊中唯一被閹割過的男人:菩薩為何給他胯下一刀?
被日本人閹割的漢家精神,多少年才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