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陳鶴琴:我們現在第一急務是要把兒童當作兒童看待

陳鶴琴:我們現在第一急務是要把兒童當作兒童看待

陳鶴琴:著名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中國現代兒童教育家。早年於清華學堂畢業後赴美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教育碩士學位。1919年回國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東南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1920年起,以自己的孩子為研究對象,進行了連續觀察和追蹤實驗,是我國以科學實驗的方法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最早學者,提出了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家庭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現在的兒童,就是將來的國民。」這句話是誰也知道,誰也不能否認的。兒童既然是將來的國民,那麼將來我們國家社會能否繁榮,全看這些兒童現在有無良好的教育和將來能否成為良好的國民;至於如何教育兒童,使他們成為良好的國民,這就是我們成人的唯一重任了。


講到教育兒童,先要明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曉得兒童身體方面的性質和心理方面發展的程序,才可以曉得怎樣去教他們,怎樣去育他們,使他們發育強健的身體,養成良好的習慣,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知識,成為健全的國民,為我們將來的國家社會儘力。

陳鶴琴:我們現在第一急務是要把兒童當作兒童看待


我們現在先就兒童的生理講。兒童身體的外觀,好像和成人是一樣的,實際上可就不然。頭及四肢和身體的比例,既然和成人大不相同,骨骼的構造,血液的密度以及腸胃的消化力,亦相差遠甚。


因為手足短小,骨骼柔軟的緣故,兒童應當有兒童的小桌椅和適合身量的衣服,否則長短高低,不與身體相稱,不但發育方面將大受影響,體格上或恐要變畸形。


因為兒童消化力不如成人的緣故,就當吃富於滋養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可是就現在社會上一般成人對於兒童的觀念和態度看來,實在離開上面的條件太遠了。

公共場所既然缺乏兒童的設備,家庭中間大概都把成人當做中心,吃的方面勉強著兒童吃成人吃的東西,坐的方面勉強兒童坐成人所坐的大桌椅,穿的方面也勉強兒童穿成人式樣的衣服,一切生活都拿成人做標準,兒童好像是具體而微的小成人一樣。


陳鶴琴:我們現在第一急務是要把兒童當作兒童看待


這種蔑視兒童地位,戕賊兒童特性的事實,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們現在第一急務,是要把兒童當作兒童看待。換一句話說,就是兒童在社會上應該佔有相當的地位,得到相當的待遇。


再從兒童的心理方面講,兒童是好遊戲的,好模仿的,好奇的。我們單就兒童好模仿的一層講,兒童不到一歲的時候,就會模仿簡單的聲音和簡單的動作,比如雞啼狗叫,刷牙洗面一類簡單的聲調和動作,他們一聽到一看見,就會模仿的。


到了兩歲的時候,這種模仿漸漸發展,如掃地洗衣等比較複雜的動作,看到就會模仿了。到了三四歲的時候,模仿的能力就非常發達,如壽祭喜慶以及公共領會等儀式,兒童看到了都會隨時模仿。

陳鶴琴:我們現在第一急務是要把兒童當作兒童看待


因為看見就模仿的緣故,各種習慣就此漸漸地養成,這時候社會環境和家庭中間成人的一舉一動,時時都可以影響到兒童的品性。兒童如果聽到家庭里常常嗎人的聲音,就不知不覺地也會罵人;看到成人隨地吐痰,也不知不覺地隨地吐痰。他們不曉得罵人是好是壞,也不曉得隨地吐痰是好是壞,不過看見成人做,也就這樣做,久而久之,就會成為習慣。


所以當父母的,第一是要自己在品性和生活的各方面,處處以身作則;第二是要選擇良好的環境,使兒童所見所聞都是好的事物,所模仿的也都是好的動作,無形中就可以叫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良好的品性。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一個例證。


(原載《申報》1932年4月4日兒童節特刊)


「嗨寶寶」認為,雖然現在的育兒條件和觀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作為兒童心理發展研究的先驅,陳鶴琴的許多觀點仍不過時,父母需要學習的不是育兒的具體方法,而是要了解兒童的發展規律,改變自己的育兒觀念,進而指導自己的育兒實踐。

更多育兒問題,請關注「嗨寶寶」頭條號或公眾號(hiangel_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嗨寶寶 的精彩文章:

「聰明」寶寶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做這些測試,了解孩子學齡期「認知發展水平」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曾經都是「問題兒童」
兒童節,我們也得要童趣一下
一個兒童的吶喊,爸爸媽媽你們是這樣讓我得白血病的
「六一」兒童節:孩子,兵爸爸想對你說
那些年,我們的「六·一兒童節」,絕對是孩子們想知道的!
不是兒童的請進,有件兒童不宜的事要跟你說下
你一直是我的大兒童
兒童節,讓我們唱起那首歌
明天是兒童節,我們都是最嫩大兒童~
兒童節要到了,孩兒們開始你們的表演
兒童節廣告是做給兒童看的嗎?
那些年,屬於我們的六一兒童節
拋開「羅一笑事件」讓我們認識一下兒童白血病
這個兒童節,我們想幫這些孤獨的孩子,揭開一片黎明
為何現在我們要嚴肅對待兒童文學
你們猜他們的祭品是什麼?旅遊發現是兒童,他們活埋孩子
兒童安全是每個做父母最關心,也是必須重視的問題之一,爸爸媽媽一定要看
村裡那些留守兒童們,最後那孩子的眼神讓人不敢面對
兒童節,就是要看這群萌萌噠小戲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