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回絕採購泰國大米談判?泰國商業部揚言索賠!

中國回絕採購泰國大米談判?泰國商業部揚言索賠!

作者:岳汉



泰商业部:大米贸易,不能说没就没了


上个月「中泰高铁」出了大变卦,如今「大米采购」似乎也不太妙了。

近日,泰国媒体开始流传这样一则消息:自从泰国决定自行全额投资曼谷-呵叻高铁项目,并将铁路里程缩短三分之二后,中国已多次回绝与泰国的「G2G(政府对政府)「100万吨大米销售议价谈判。


中方中粮集团多次回绝谈判,让此前已达成的100万吨大米销售协议的首批10万吨迟迟未有结果。负责这批大米交易的商家怀疑,中国可能「不再需要采购这批大米」。


中国回绝采购泰国大米谈判?泰国商业部扬言索赔!


19日,泰国商业部终于坐不住了,致函中方,希望中方尽快履行100万吨大米贸易协议,同时商业部表示大米协议与中泰高铁项目无关。

泰国商业部次长透露,已经致函中国负责执行中泰大米贸易协议的机构(中粮集团),要求中方按照中泰双方签署的100万吨大米贸易合作备忘录进行价格谈判。文件中指出,100万吨大米贸易协议的重要性,该协议是两国领导人共同达成的,与高铁项目无关,虽然高铁项目的投资方式发生改变,但泰方还是雇佣中方进行建设,泰方希望能继续维持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初步预计,中方考虑过后应该会尽快安排谈判时间。


目前,如果谈判及时进行的话,商业部就不会收到财政部对中泰100万吨大米采购协议的涉事政府官员的结论和赔偿诉讼,如果商业部被财政部起诉,那么商业部作为受害方将向中方提起赔偿诉讼,但现在还需等待中方的回复。



大米换高铁究竟怎么了?


虽然泰国一再表示「大米采购与高铁无关」,但这显然并不能打消泰国媒体的担忧。


为啥中国 「可能不采购泰国大米」呢?泰国媒体纷纷推测,这可能是因为泰国更改了曼谷-呵叻高铁项目投资形式,从「泰中合资」变成泰国独资引进中国技术,并对里程规划大为缩短。这种猜测(是泰国人猜测的,不是我们说的啊)的实质,毋庸讳言,就是「你变我的卦,我也变变你的卦」。做生意一码归一码,既然铁路缩水了,买大米的事估计也没那么简单了。

媒体的猜测,政府的澄清,究竟孰是孰非呢?


在讨论「大米变卦」的真实性之前,先来回顾一下这个脍炙人口的方案,究竟是什么。


大米换高铁,即是用中国的高铁技术换取东南亚国家的大米、橡胶等农副产品。2013年10月11日,时任泰国总理的英拉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曼谷共同发表《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称中方表示有意参与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系统项目建设,以泰国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这就是「大米换高铁」的最早来源。


英拉2014年被政变赶下台后,巴育政府一度以「违宪」为由叫停了英拉任内推动的一切大型基建项目。李克强极力向泰国挽回濒临流产的中泰铁路项目,留下了「中泰铁路不能说没就没了」的名言。到当年8月,巴育政府出于提振国内经济的客观需要,重启了大规模的铁路网建设规划,并在2014年12月,与泰国巴育共同见证《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


这两个协议,不再延续「用大米支付高铁费用」的旧模式,而是「中国承建泰国铁路」的同时,向泰国采购100万吨大米。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这就是用一百万吨大米作为867公里铁路项目的「聘礼」,中泰两国两年多没下文的「大米换高铁」,以这样一种改头换面的方式得到了重生。也可以理解为两者之间毫无关系,全看你自己乐意。


中国回绝采购泰国大米谈判?泰国商业部扬言索赔!


2016年3月,「大米&高铁」中的「高铁」部分,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故。


由于铁路贷款利率与合资方案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巴育政府在3月底突然宣布「独资建设高铁」,原有铁路里程缩短至原先的三分之一,北端与老挝无法相连。这样一来,虽然铁路仍由中国承建,但「铁轨昆明直通曼谷」的构想实际上被无限期搁置了。

再往后一个月,「中国拒绝大米谈判风波」浮出水面。


根据两国采购协议规定,如果进行交易,泰中双方须就价格达成一致,若双方不谈判,自然也不会达成任何交易。我们至今未能知晓中粮方面的正式回应,因此真相只能在各方的揣度与回溯当中若隐若现。


当一个妇孺皆知的概念甚至不被它的主要当事方所承认存在的时候,你又怎能说,它成功或者失败呢?



买泰国大米,是单纯购买,还是……


中国购买泰国大米,是为了给铁路建设上个双保险?还是真心诚意买大米?


2011年11月初,泰国米的出口均价为每吨620美元左右,到2015年11月初,降至每吨370美元左右,价格在过去四年下滑了约40%。泰国米的出口报价,的确大幅低于中国国内大米。


中国政府公布的《2015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显示,晚籼米的市场价格在每吨4000元左右。泰国米在2015年出口均价折合每吨约2400元,比国内晚籼米每吨要便宜近1600元。相对于中国大米,确实具有优势——因此,泰国内部一度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采购泰国大米也没吃亏,买泰国米是自身的市场需求,与铁路什么的并无捆绑关系。


中国回绝采购泰国大米谈判?泰国商业部扬言索赔!


然而,地球上稻米生产国并非只有泰国一家。


泰国英拉政府时期失败的「稻米典押计划」,本想人为囤积大米,抬高国际米价后再出售,却遭遇印度、越南等国大量抛售大米的冲击,结果泰国米价的确上涨了,但却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竞争能力。到2016年,越南大米价格上与泰国大米基本相当,况且经过典米计划的打击,泰国陈米堆积如山,质量上未必比别国大米更具优势——如此,又谁说一定要买泰国的呢?


同时,中国是世界水稻的最大生产国,水稻供需基本平衡,并不需要从国外进口稻米,虽然出于成本考虑而逐渐增多进口大米,但出于战略安全和农民收入考虑,大米市场也不可能完全向世界开放,市场容量毕竟是有限的。整个2015年,中国进口大米数量不过470万吨,一下子就和泰国政府采购100万吨,数量仍然十分庞大,对国内稻米会形成相当的冲击。


因此,百万吨大米采购,无疑是一个具有战略目的的行动,而非完全市场化的行为。也正是因为深知这一点,泰国业界才会萌生「中国会弃购泰国大米」的担忧。毕竟,一切都是双向的,既然你有你的选择,我为什么不能也有我的考虑呢?



生意归生意,感情归感情


如今,我们尚还不能确定泰国方面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也难以揣测中粮集团回绝泰方谈判请求,究竟真的是对「高铁缩水」的反应,还是内部一些客观状况造成的意外延迟。所以,一切论断都为时尚早,泰方神经过敏的种种「猜测」和「担心」,暂时不能成为我们评判局势的可靠信息来源。


有时,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的确与各自的战略目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对外交往中不计小得失的「长远规划」,并不等同于完全不计后果的「感情投入」。「基于两国友好的友情价」的确是存在的,但「纵君千万变,待君如初恋」这种感情深一口闷式的白羊座外交,是不存在的。


在业已达成共识的平等框架之下,一旦其中一方出现变故,另一方也有权作出回应。选择是双向的,权责是对等的,任何选择,都要承担选择的后果。刻意忽视对方显而易见的战略目的,无视合作伙伴的真诚诉求,将棋盘上大有深意的让子,理解成孤立无根的弃子,得了便宜还卖乖,任性之后再装无辜,这就没意思了。


说白了,铁路修多长,大米卖多少,这些都不是中泰关系当中不可变更的常量,谈得了就谈,不合适就算,即便买卖不成,感情还在。双边往来,本是生意,生意场上任何不触及核心利益的分歧与后果,不应被放大为双边关系的负面资产。


生意归生意,感情归感情,既然没有谁能一纸定终生,也就不要用同样的要求,去要求别人了吧。


中国回绝采购泰国大米谈判?泰国商业部扬言索赔!

您可能感興趣

泰國游
泰國曾把中國坦克扔進大海,現在求中國來建軍工廠!
中國人去泰國旅遊瘋搶泰國商品,稱:什麼東西都比中國好
泰國為應對周邊國家威脅購買中國坦克:欲藉機增進和中國友誼
這支國軍被蔣介石遺留在泰國,曾打趴泰國軍隊,希望恢復中國國籍
中國力壓俄羅斯與德國:與泰國簽訂十億美元潛艇大單
泰國要用韓國護衛艦取代中國造,中國軍工不如韓國?
我國製造的武器幫助拉攏東南亞國家倒向中國,泰國成最大受益者
中國藥師的泰國行,泰國的藥店咋賣葯
泰國購中國潛艇讓這國眼紅 中國又要簽署武器大單?
泰國警察PK泰國和尚!
韓國擊敗中國獲得泰國軍艦訂單:英國已被坑慘 泰國能不被坑?
泰國.海外投資新寵兒,為什麼泰國房產能在中國熱賣?
泰國皇家奶片現「中國版」!
實拍 泰國美斯樂 國軍殘部 失去國籍的中國人的悲慘求生存地!
為應對鄰國壓力泰國巨資外購新型坦克:中國坦克成泰國首選
中國遊客在泰國吃自助,嚇壞泰國網友,還對泰國人妖做那事
泰國轉向中國購潛艇,真相讓國人興奮
中國遊客擠爆泰國免稅店,俄羅斯美女卻進中國瘋狂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