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害了蜀国 那蜀国要怎样才能一统三国呢?
江山如畫撰文,請勿抄襲!
毛主席是千年難出的一位決定軍事家戰略家,其軍事才能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在歷史上,孫子、吳起、孫臏、韓信、諸葛亮等都是傑出的軍事家。
毛主席對諸葛亮曾做過多次點評,有贊有貶,其中他就非常不同意諸葛亮的《隆中對》,甚至說蜀國亡國的禍根都是始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毛主席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毛澤東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而毛主席的軍事思想中其中有一條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所以他對諸葛亮的分兵說非常不贊同。
筆者自認為沒有毛主席那麼高的智慧和謀略,不過個人卻也有點自己的小看法,現在提出來,望請大家參詳一二:
《孫子兵法》里有一句話可謂是影響了後世中國軍事家,那就是「以正合以奇勝」,何謂「以正合以奇勝」呢,就是說打戰時要出「正」兵來堂堂正正的迎戰敵軍,然後在依靠一支奇兵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最終戰勝敵人。
那麼在三國時期,蜀國是不是可以這樣子呢?蜀國的大部隊都集中到荊州,然後堂堂正正擺明車馬的向曹魏發起進攻,節節緊逼,以吸引曹魏的兵力都到荊州北境來迎戰蜀國的進攻。然後蜀國再讓一位將軍率一支奇兵,從益州出發,隱秘的走蜀道,出其不意的攻取已經將軍隊調開的曹魏城市,也就是曹魏的雍涼地區,現代的陝西甘肅一代。
只要荊州方面的大軍吸引到了曹魏足夠的兵力,雍涼方向的奇兵是大有可能一舉攻陷長安,佔據關中,進而厲兵秣馬,出潼關,和荊州的大部隊一道夾擊曹軍主力,這樣子何愁曹魏不滅。就算不能一蹴而就,只要蜀國能佔據雍涼便可休養生息,不僅能獲得糧草土地,還能獲得西涼戰馬,慢慢的也能將曹魏攻滅。
當然了,這樣子的戰略最大的變數就是來自東吳,東吳為了自身利益肯定會做牆頭草,魏強則連蜀,蜀強則連魏,而且攻取荊州是東吳世代的志願,因為只有取得荊州東吳才能獲得足夠的戰略縱深及戰略安全。
所以說蜀國攻取西川後,其實不應該派關羽鎮守荊州,這不僅僅是關羽脾氣傲,還有他不能團結人。
應該直接讓諸葛亮坐鎮荊州,因為諸葛亮足夠冷靜,足夠謹慎。荊州是四戰之地,是誰都想佔領的地方,是誰都不會放棄的一塊肥肉,所以就需要一位威望高,智商高卻又謹慎的人坐鎮,不求有功,只求荊州不丟就行了。
如果是諸葛亮鎮守荊州,他會留有足夠的兵力防備東吳,而且也能團結荊州各大勢力,不會被反水,事實上關羽也是留有足夠準備應付東吳的,要不是糜芳傅世仁反水,就算被呂蒙一時偷襲荊州成功,關羽也能來得及回兵保住荊州的。
當然了這樣子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諸葛亮並不能得到劉備的百分百信任,再加上諸葛亮本就是劉備集團中荊州派的代表人物,劉備不可能將荊州交給諸葛亮,因為諸葛亮鎮守荊州的話,劉備每天都得擔心他會在荊州自立。
當然了,這樣子也有解決辦法,那就是將荊州派都派往西川搞生產建設去,給諸葛亮則配備劉備的元老級人馬,這樣子諸葛亮在荊州就是孤家寡人,想自立也找不到人支持。而劉備再給諸葛亮份諸如「尚方寶劍」一樣的東西,讓他能鎮得住那些元老。
劉備還得派一位諸如趙雲、陳到這樣子的超級元老,暗中告訴他們如果諸葛亮敢自立就宰咯,沒有的話就得完全聽命於諸葛亮,我想趙雲、陳到這樣子的元老還是會聽從劉備安排的。
大家覺得我分析的有沒有道理呢?



※究竟诸葛亮在蜀国唯一不敢惹的人是谁?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竟是个无能之辈,蜀国灭亡他要负责
※他是蜀国重臣曾做过卖主求荣的勾当但诸葛亮和法正对他却尊敬有加
※作为四川人,你对古蜀国和杜鹃鸟的传说知道多少?
※三国讲堂:蜀国的惊天逆袭计划「子午谷奇谋」到底能不能成功?
※蜀国四大派有何矛盾,为何益州本土派不支持刘家?
※刘备临终前留下一道遗嘱,但是诸葛亮不听,直接导致蜀国走向灭亡
※蜀国灭亡前姜维手中还有数万精锐之师,刘禅为何却要向邓艾投降?
※诸葛亮的诅咒:蜀国灭亡不久,邓艾钟会双双家破人亡!
※诸葛亮死后 刘禅用一方式发泄对他的不满 蜀国人表示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