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煤老闆的春天:科學家用煤炭造出薄膜電子組件

煤老闆的春天:科學家用煤炭造出薄膜電子組件

>

為了尋找新的替代材料,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材料科學與工程系(DMSE)的研究人員以一種全新的觀點,利用煤作為打造電子組件的主要材料,從而賦予煤炭原材料全新價值。


在將這種材料經過處理成為薄膜後,MIT博士候選人Brent Keller Jeffrey與其他研究人員共同研究這種原材料的特性,而不只是考慮將這種材料用於石化燃料,或作為石化工業的煤原材料來源。


研究人員們發展出一連串的步驟,將煤材料磨成粉末,置於溶液中,然後在基板上均勻地沉積出薄膜,以用於製造電子組件並進行表徵。

煤老闆的春天:科學家用煤炭造出薄膜電子組件


為了展示這種傳統的低技術材料具備廣泛的潛在應用,MIT的研究人員們成功地製造出一款簡單的電子加熱裝置,可用於為車窗或飛機機翼除霜,或作為生物醫學植入物的一部份。


在 開發這項最初應用時,研究人員們首次為四種不同種類的煤薄膜材料詳細描繪了化學、電子與光學特性,這四種煤包括無煙煤(anthracite)、褐煤 (lignite)、煙煤(bituminous)與次煙煤(sub-bituminous)等。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納米通訊》 (NanoLetters)期刊中。


煤老闆的春天:科學家用煤炭造出薄膜電子組件

研究人員利用未精鍊的研磨煤炭開發出一款簡單的加熱裝置(圖左),當放置在紅外光下,可顯示由該設備產生的熱(圖右)


Source:MIT


研究人員們採用天然產生的煤炭類型,完成這項任務,而不必凈化或精鍊,就能製造電子設備。研究人員表示,不同的煤可能會有橫跨7個幅度的導電率範圍,表示特定類型的煤可能原本就具有某種組件所需要的導電率。研究人員還發現,簡單地調整煤進行處理時的溫度,就能準確地調諧材料的光學與電子特性至所需的值。


該團隊開發這款簡單加熱設備作為「原則驗證」——針對如何使用這種材料提供端對端的展示,從研磨煤炭到沉積為薄膜,以及使其得以製造於功能性的電子設備中。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已經可為廣泛的各種潛在應用以及未來更深入的研究開啟了一扇門。


編譯:Susan Hong

本文授權編譯自EE Times,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關注最前沿的電子設計資訊,請關注「電子工程專輯微信公眾號」。

您可能感興趣

布朗大學Angew製備均相高光電轉化率理想光學帶隙的X1-X混合組分的鈣鈦礦型薄膜材料太陽能電池
MIT研究人員開發出「薄膜煤」電子器件:向硅基材料發起挑戰
科學家打造原子厚度的薄膜材料「便利貼」
電化學氣體感測器的新型固態電解質—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薄膜
青能所提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薄膜氣體修復技術
新型電致變色薄膜油墨:更安全、應用領域更廣!
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人員用水凝膠薄膜種出小番茄,1個要賣4塊錢
新型電致變色薄膜油墨:更安全,應用領域更廣!
壓電薄膜的特性、製備和應用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屏幕「眩光」問題或得緩解,科學家研究出類似飛蛾眼睛結構的薄膜
銅基底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石墨烯薄膜
自愈薄膜可極大改善氫燃料電池的使用壽命
高效冷卻電子器件!石墨烯薄膜冷卻技術接近中試階段
賴斯大學打造納米光電太陽能薄膜蒸餾系統:大幅提升鹽水淡化效率
NC:最薄的鈣鈦礦鐵電薄膜和消失的臨界尺寸
俄科學家採用新方法製備薄膜:促進非易失性阻變式存儲器的研發!
全新透明導電薄膜將改進太陽能電池效率
一種鹼聚合物能作柔性薄膜鋰電池的負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