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跟我識中藥 | 延胡索: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跟我識中藥 | 延胡索: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本文為《跟我識中藥》專欄第262期內容,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每天學一點,健康生活常相伴!


相傳,唐末年間,在浙江東陽有座青山叫作西門岩。有一天,一位老人上山採藥時,不慎失足翻落山下,昏迷不醒。兒孫們聞訊趕到,只見他鼻青眼腫,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樣子怪嚇人的。兒孫們不知道老人究竟傷得怎樣,不敢輕舉妄動,只得在旁邊守著。不久,老人蘇醒了過來,自覺遍身疼痛,動彈不得。他吩咐後輩們挖出身旁野草的球莖,然後將他抬回家。回去後,他不斷嚼食在山上所挖的野草球莖,並煎水服。幾天後,疼痛竟然消失了,紅腫亦消退,行動也能自如了。兒孫們見此葯的功效如此神速,便問老人叫什麼葯,老人答:「延胡索。」從此,延胡索就在這一帶應用開來,並逐漸傳至其他地方。


跟我識中藥 | 延胡索: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中藥延胡索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塊根。主產於浙江、江蘇、湖北、湖南等地。野生或栽培,夏初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鬚根,置沸水中煮至恰無白心時取出,晒乾。切厚片或搗碎,生用;或醋炙用。延胡索為歷代中醫藥學家所推崇的著名鎮痛葯,沿用近兩千年。在《本草綱目》《雷公炮炙論》《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等文獻中均有記載。《雷公炮炙論》曰「心痛欲死,速覓延胡。」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歸心、肝、脾經。


【功效】活血,行氣,止痛。

【應用】


跟我識中藥 | 延胡索: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用於氣血瘀滯之痛證:


延胡索辛散溫通,為活血行氣止痛之良藥,前人謂其能「行血中之氣滯,氣中血滯,故能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為常用的止痛藥,無論何種痛證,均可配伍應用。若治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常與丹參、桂枝、薤白、瓜蔞等葯同用;若配川楝子,可治熱證胃痛,如金鈴子散;治寒證胃痛,可配桂枝(或肉桂)、高良姜,如安中散;治氣滯胃痛,可配香附、木香、砂仁;若治瘀血胃痛,可配丹參、五靈脂等藥用;若配党參、白朮、白芍等,可治中虛胃痛;若治肝鬱氣滯之胸脅痛,可伍柴胡、鬱金;治肝鬱化火之胸脅痛,配伍川楝子、山梔;治寒疝腹痛,可配小茴香、吳茱萸等藥用;治氣滯血瘀之痛經、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常配當歸、紅花、香附等藥用;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常與乳香、沒藥同用;治風濕痹痛,可配秦艽、桂枝等藥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粉吞服,每次1~3g。

【使用注意】血熱氣虛及孕婦忌服。


跟我識中藥 | 澤漆利水消腫,治癬也治喘


跟我識中藥 | 醒脾暢胃之良藥——甘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跟我識中藥 | 雞血藤行血補血舒經活絡
跟我識中藥 | 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
跟我識中藥 | 黃土也是葯:一味黃土救太子
跟我識中藥 | 艾葉:溫經絡,逐寒濕,暖子宮
跟我學中醫 | 鑒別脈象的兩種方法:以不變應萬變
您可能感興趣

而我卻散熱,產後諸痛的推拿療法
生孩子經歷:臨產念觀音,無諸痛苦
出現這3種癥狀,說明你心臟也需要排毒,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匠心獨運:鼻吸外敷巧用吳茱萸治諸痛
中醫經典閱讀優秀文章展——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