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際油價:限產如戲,全靠演技

國際油價:限產如戲,全靠演技

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在40美元上下窄幅震蕩。為提振油價,全球主要產油國再次打出「限產」這張牌。


4月17日,沙特、俄羅斯、委內瑞拉、阿聯酋(包括歐佩克國家和非歐佩克國家)等18個產油國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會議,商討將產量凍結在今年1月份的水平,並持續到10月份等提議。當天會議從早上9點一直開到晚上9點,最後無果而終,凍產協議遺憾流產。國際油價:限產如戲,全靠演技


多哈會議是一個利益博弈的舞台,多方力量互相撕扯,共同的目標和利益只是鏡花水月。產油國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依據符合自身利益的劇本去表演,這場大戲中,有三位主角兒:沙特,伊朗和俄羅斯。

伊朗:特力獨行的攪局者


伊朗的缺席,其實就提前預示了多哈會議的失敗。


作為歐佩克的領軍者,沙特堅持要求所有歐佩克成員國都必須加入凍產協議,當然也包括伊朗。沙特的意思是,要限產大家一起限,而且自己的死對頭伊朗一定要統一行動,加入限產陣營。


可伊朗偏偏特立獨行,雖有些「無厘頭」,但也光明磊落:凍產協議合理科學,我支持!但是,要凍產你們凍產,我堅決不凍。伊朗本身並不打算限產,多哈會議在它眼裡就是一場「鴻門宴」,所以根本沒有參會的必要。國際油價:限產如戲,全靠演技

伊朗缺席會議,不理會沙特提出的要求,被媒體解釋為此次協議流產的直接原因。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報道稱,主辦方卡達在會前致電伊朗官員,稱只有有意向簽署凍產協議的國家才會出席會議。伊朗認為,這算是卡達對此前邀請的取消,因而決定不參會。


剛從制裁中解脫的伊朗認為限產堪比「自我制裁」。伊朗因為核問題,國際社會從2006年開始對其採取制裁措施,其中重要一點就是禁止伊朗向歐洲市場供應原油。2015年,伊朗在核計劃上作出讓步,與國際社會達成《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今年1月,國際社會決定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於制裁令解除一個月後恢復對歐供油。


制裁期間,伊朗石油出口量暴跌,石油收入大幅下降,一個嚴重依賴石油的國家在經濟發展上遭遇了巨大打擊。對於擺脫制裁陰影不久的伊朗來說,不同意凍產似乎情有可原。可以預見,為了捍衛石油市場的份額,提振本國經濟,伊朗不僅不會減產,而且還會開足馬力增產,至少也要將產量提高到制裁前的水平。


伊朗本色扮演反派角色,成為多哈會議的攪局者。或多或少因為他的存在,多哈會議也有了續集。卡達能源大臣阿勒薩達表示,各國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磋商,將視情況在6月再次舉行會議。


沙特:記憶苦痛的「男一號」國際油價:限產如戲,全靠演技

因政治和宗教上的衝突,沙特和伊朗至今處於「斷交」狀態,兩個國家是多年的冤家。路透社報道稱,在距周日會議僅剩幾天時,沙特意外要求卡達取消對伊朗參加會談的邀請,稱只有那些願意凍產的國家才應參加。


也就是說,沙特會前就知道伊朗不支持凍產、不會出席會議,但還是公開宣稱只有伊朗等所有歐佩克國家同意凍產,它才會凍產。


作為多哈凍產大戲中的「男一號」,沙特戲份自然多,且演技要比伊朗好。沙特表面上有條件地支持凍產,實則並沒有誠意促成此事。


俄羅斯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稱,沙特、卡達、委內瑞拉和俄羅斯本來已在周六就協議草案達成共識,但是「一些國家」在會議開始前改變了立場,導致會議出現激烈爭論。Novak明顯指的就是沙特。


當人們開始指責沙特凍產的誠意時,也應該了解,沙特並不是一貫如此。沙特曾經在油價低迷時決絕地減產,卻因此丟掉了一大部分市場份額。過往的苦痛記憶,或許還縈繞在它的腦海。

1983年,為了保護油價,沙特承擔起協調石油生產的責任,不斷降低自己的石油產量以支撐歐佩克確定的價格。石油產量的銳減致使許多市場份額拱手讓人,石油權力被大大削弱,沙特在世界舞台的作用開始下降。到1985年,沙特石油日產量只有5年前日產量的五分之一多一點,沙特開始陷入龐大的預算赤字中。此時,沙特只能被動地向歐佩克成員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發出警告:不想繼續忍受市場損失,不願無止境地容忍其他國家不斷增產。


吃一塹長一智,沙特如今支持限產只是一個幌子,它最在乎的是保護自己的市場份額,即使油價持續低迷。況且,沙特怎麼會下降自己的石油產量,將部分市場份額讓給自己的死對頭——正在持續增產的伊朗呢。國際油價:限產如戲,全靠演技


俄羅斯:積極喊話的「男二號」


作為非歐佩克產油國的代表,俄羅斯的表態十分積極:不管伊朗來不來,都要力促協議達成。

凍產協議未能達成,俄羅斯感到很「吃驚」。能源部長Novak在多哈會議結束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失望地說:「通往未來的門已經關閉,俄羅斯不會再像之前那樣樂觀。」


有分析師指出,俄羅斯作為非OPEC國家的代表,實際上並不具有強有力的話語權,只能靠輿論製造消息面的利好。


在支持凍產、提振油價方面,俄羅斯無疑是三者中最積極的。能源出口佔俄羅斯出口總額的60%,佔全國GDP的三分之一,同時也是俄羅斯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石油價格的暴跌使俄羅斯政府的財政收入大大減少。而當國際油價較俄羅斯政府的「心理價格」——每桶80美元跌去約一半以後,俄羅斯更是坐立不安。對於經濟深陷困境的俄羅斯來說,油價上漲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油價上漲曾給這個國家帶來巨額財富,但也反過來釀成了俄羅斯的經濟惰性,在此輪油價下跌面前,俄羅斯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寄希望於抬升石油價格,俄羅斯在多哈會議上積極喊話,但「男二號」的聲音,在這場大戲中能有多大影響力是個疑問。國際油價:限產如戲,全靠演技


劇情卻在不久後驚人地反轉。在多哈談判破裂的兩天後,俄羅斯竟又表露出增產意願。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Kirill Molodtsov說:「無論是45美元、50美元還是跌至35美元,我們都將看到原油產量較去年出現顯著增加。」


每逢低油價,類似的石油限產協議都會應聲而出,但這樣的君子協定並沒有強大的約束力,大多成員國陽奉陰違,因為很多產油國都信奉這樣一條生存法則:低油價時期,鞏固市場份額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限產提價。


限產就是一場戲,誰當真了,誰可能就會吃虧。


如果對投資(原油,瀝青,銅大宗商品)有興趣卻感到無從下手或者已經在接觸卻盈利不理想的朋友,可(訂閱收藏關注)或關注本人微信號:yzyd6789【長按可複製】 每日及時獲取精確交易,歡迎訂閱,助你投資理財!登上頂峰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外匯谷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停不下來的環保限產風暴:鋼鐵、煤炭、電解鋁、火電影響全景解讀
旺季漲價 環保限產雙驅動,紙業股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有色金屬:環保限產助力鋁供改 鹽湖放量溫和鋰微漲
史上最嚴限產:10月起建材全停產!建築行業原材料價格瘋漲!
一夜之間裝修公司都在瘋傳:環保限產,建材都停產,是怎麼了?
全國多地錯峰停窯限產 四川9家水泥企業漲價
太原採暖季鋼鐵企業全面實施限產,天津、晉城限產50%
環保限產變身A股最強概念!「萬國江土」組合一炮而紅
又一地區建材行業 採暖季全部停產限產
專題:環保限產下的黑色行情展望
限產前的瘋狂!國內各大鋼鐵巨頭漲幅超500,再不下手就沒機會了!附各大鋼廠最近調價
冬防期鋼廠限產,進口鐵礦石大跌!澳大利亞礦商哭了!
A股大事件:環保限產變身A股最強概念!「萬國江土」組合一炮而紅
最嚴限產令發布,集成吊頂或將迎來最高漲價潮
這個行業旺季環保再限產 價格有望超預期上漲
深度解析水泥漲價邏輯:限產 低庫存,受益龍頭都在這了
旺季漲價 環保限產雙驅動,紙業第一龍頭尾盤遭神秘巨資介入,有望飆漲
環保限產變身A股最強概念股!「萬國江土」組合一炮而紅
電解鋁限產此版塊迎來上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