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登月探測火星,中國準備了哪些利器?

登月探測火星,中國準備了哪些利器?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屈婷 喻菲 王聰)1961年,一場關於星際航行的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這一幕無疑令人印象深刻:彼時還在用筆尺繪圖、算盤運算的中國航天人,卻心懷一個眼光深遠、浪漫不凡的星際航行夢。


其後,中國關於星際航行的座談會開了12次,持續了3年。1964年,中國衛星計劃重啟。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中國成為第五個邁進「太空俱樂部」的國家。


2016年,中國將這一天定為航天日,以開放、自信之姿引導公眾了解太空,並公布了一批有關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高精尖技術的動態。這些技術將為人類實現星際航行的夢想提供「利器」。

第一站:近地太空


此次披露的信息顯示,今年秋天將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目前正在做出發前的「體檢」。


「天宮二號」在軌飛行期間,將接受航天員訪問、完成中期駐留等任務;與2017年上半年發射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交會對接,掌握和突破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並進行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和應用試驗。


在星際航行中,提供補給和駐留的「旅館」舒適不舒適,是太空「驢友」們關心的一個重點。

在「天宮二號」的規劃中,我們已經可以遙想未來空間站的宜居環境。據悉,它將分為實驗艙和資源艙。其中,實驗艙是密封的,裡面有潔凈的空氣、適宜的溫濕度、宇航員的活動空間。中國航天工程師還特別為航天員中期駐留的舒適度,進行了宜居性的設計。


更有趣的是,它還會開展一項太空維修試驗。就像地球上的「旅舍」一樣,太空上的空間站也難免損耗,需要修修補補,才能儘可能地延長使用壽命。


中國將一塊塊地完成空間站的「拼圖」。2018年前後,中國將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這是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隨後發射兩個實驗艙與「天和一號」核心艙交會對接。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設。2022年前後,還要發射類似「哈勃」太空望遠鏡一樣的「巡天號」光學艙。


第二站:月球


因為嫦娥奔月的傳說,探月一直是中國太空探索中最具人氣的話題。此次披露的信息顯示,不久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發射場合練,已按計劃轉入正樣階段研製。

「嫦娥五號」探測器堪稱迄今為止中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航天器系統。2004年,中國開始了月球探測工程,按照「繞、落、回」三步實施,計劃在2017年發射的「嫦娥五號」是集大成者,要完成「奔月—採樣—返回地球」的目標。


「嫦娥四號」探測器要走的則是另一條不尋常的路——月球背面。這是一條「黑暗」的路途,由於潮汐鎖定現象,月球背面無法被人類直接觀測到,地月通信也很難開展。


據悉,為了「點亮」這條路,中國將在距離月球表面8萬公里的地月系統拉格朗日—2點軌道上放置一顆中繼衛星,它可以幫助在月球背面與地球建立通信聯繫。它將在「嫦娥四號」發射前半年進入預定位置。


目前,我們去月球的腳步已經走了多遠?答案是一條遠地點54萬公里,近地點600公里的大橢圓軌道。2015年9月,一個名為「小飛」的試驗飛行器作為「探路者」,走完了這段征途。


2018年,「嫦娥四號」將飛向人類未知的「神秘地帶」,圓中國人數千年對月球的想像,樹立又一座人類太空探索的「里程碑」。

第三站:火星


如果說月球是深空探測的第一步,那麼火星探測則是行星際探測的開端。火星距離地球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里,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里。目前,只有探測器才能抵達。


要去火星需要有強大的交通工具。此次披露的信息顯示,中國正在研製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是大型兩級低溫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也是中國目前研製的規模和技術跨度最大的太空交通工具,它還完全採用無毒無污染的推進劑,火箭起飛質量約869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


為了它,中國還在海南文昌新建了發射場。目前,「長征五號」已經完成和發射場系統的聯合演練,預計今年下半年就要實現首飛。

人類何時才能踏上火星?長距離的飛行和變幻莫測的太空環境是最現實的困難和挑戰。不過,跟眾多科幻電影、小說里表現的那樣,機器人或許是人類星際航行的好助手。


中國正在研製的太空機器人,既能搬運沉重的貨物,也靈巧到可以穿針引線。此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部還在研究一種外骨骼機器人系統。據悉,它是一種可以像穿衣服一樣穿在身體上的智能機器人,它可以幫助穿戴者適應各種極端環境,跑得更快、力氣更大、耐力更強。


想像一下,你可以像好萊塢電影中的「鋼鐵俠」一樣,漫步在火星表面。是不是有一種超現實的感覺?


第四站:宇宙的深處


除了火星,中國航天未來還要到木星、小行星帶等,但是採用的技術將不可同日而語。


此次披露的信息顯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0所自主研製的200毫米離子電推進系統(LIPS-200)在2013年12月啟動了首個地面長壽命1比1考核試驗後,表現良好。截至2016年4月,已累計工作超過12000小時,已具備在軌工作15年以上的能力。


就像汽車性能取決於發動機,航天器的核心是推進系統,之前使用的都是化學燃料。離子電推進技術卻是用噴出帶電粒子或離子的新方式,不僅大幅減少了推進劑燃料,而且操控、定位和速度都大大提高。


由於它能夠讓航天器壽命更長、容量更大,這項技術一直是各國航天科技夢寐以求的尖端領域。中國的電推進技術將廣泛應用在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等多領域航天器上,向宇宙深處張開更輕、更快的「翅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新聞 的精彩文章:

您很難想到的致癌誘因
延參法師變身野生動物園志願者 給小熊餵奶
每天吃顆它連看病錢都省了
80後剩女真人口述:我的青春都給了老闆
領養一隻後腿癱瘓的貓咪,在她每天細心照顧下,沒想到奇蹟發生了
您可能感興趣

探測器飛躍6億公里來到火星北極挖冰塊,為美國登陸火星做準備
航天機構為下周火星探測器與地球「失聯」做好準備
中國將在2020年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 還準備探木星
美國不和月球玩了 NASA正在準備如何登陸火星
誰敢與中國動手呢?專家透漏中國底牌:這個伎倆早已準備好了
美國確定火星車三個著陸點 為將來人類登陸做準備
八月份,你準備好去日本看煙火大會了嗎?
NASA計劃在火星建核電站,為人類登陸火星做準備
夏日美甲!你準備好走「小妖精」路線了嗎?
地球一小時:今晚準備關燈了嗎?
今年大火的「線條燙」,你準備好了嗎!
張娜拉籌備多年,剛準備復出中國市場,就碰上了限韓令,再次雪藏
歐洲這次要嚴肅地尋找外星人了,準備發射深空探測器
韓國樂天這次打臉了,開始準備撤離中國了?
「種菜艙」已準備好,只等發射!中國要去月球種菜了!
美國下通牒!再戰朝鮮半島 中國準備好了嗎
天宮二號將進行水稻種植實驗 為登陸月球和火星準備
節日季到了!DFW為旅客準備了哪些驚喜呢!
再過一個月,春運的大幕即將拉開,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