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雪漠的西部: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雪漠的西部: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摘要我在想為什麼沒有『一個人的東部』,有沒有『一個人的南方』?為什麼『一個人的西部』這麼令人神往,它所涉及的民族史、所涉及的地域的荒涼和豐富之間的對比性,如何擊中我們自己的靈魂。


騰訊文化實習生 王雪瑩 發自北京




雪漠的西部: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你也是從上一場趕過來的嗎?」在去往北大採薇閣的路上,一位年過五旬的老人聽聞我也去參加雪漠新書發布會上時問道,他略帶疲憊、卻難掩興奮。在得到否定回答後,他笑著開玩笑:「看來還不是鐵粉,我剛從上一場趕過來,還沒來得及吃午飯。」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這一天,西部作家雪漠在北京舉辦了兩場活動——上午是王府井新華書店的「《深夜的蠶豆聲》新書發布會」,下午是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的「雪漠『故鄉三部曲』與西部寫作研討會」。從各地專程趕來的書迷數量,也讓多位參會的專家驚訝。



《深夜的蠶豆聲》:讀懂西部人




雪漠的西部: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活動現場照



絲路主題小說集《深夜的蠶豆聲》以一位西部本土作家向前來採訪的西方女漢學家介紹中國絲綢之路為線索,引出十九個在中國西部大地上發生過的男人、女人故事和生靈、信仰故事,全景描繪、立體呈現了「絲路眾生相」。著名評論家雷達曾盛讚雪漠小說不只是對西部人艱難生存的忠實寫照,還有對西部人「精神品性的深刻開掘」。在《深夜的蠶豆聲》中,雪漠借書中西部作家之口,就故事裡的人物、生活、文化、觀念、信仰等話題回答西方女漢學家的諸種好奇提問,在富有象徵意味的對話交流中,將西部人的世界觀、西部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展露無遺。因此,這本新書也堪稱「一本書讀懂絲綢之路」,「一本書讀懂西部人」。


《深夜的蠶豆聲》的出版,為雪漠「故鄉三部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加上前兩部作品長篇小說《野狐嶺》和長篇自傳體散文《一個人的西部》,雪漠成仙了西部的三種獨特風貌:一是大漠飛沙英雄奇幻的故鄉(《野狐嶺》),二是父老鄉親人生奮鬥的故鄉(《一個人的西部》),三是本土向世界講述的故事裡的故鄉(《深夜的蠶豆聲》)。



重構西部神話


雪漠一直被稱為西部作家,源於他對「西部」理解特別有地域文化獨特性的層面,這也是當下中國敘事一個很重要的面向。近年來,絲綢之路和中國西部大地,因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提出,再度引起世界關注。然而如今,大漠飛沙、駝鈴聲聲的西部故鄉已漸行漸遠,將來,或許我們都只能在文學作品中去尋找、品味和憑弔那消失於黃沙塵埃中的故鄉了,正如一位學者在當天會上所講:「因為有了雪漠這麼一個作者。我在想為什麼沒有『一個人的東部』,有沒有『一個人的南方』?為什麼『一個人的西部』這麼令人神往,它所涉及的民族史、所涉及的地域的荒涼和豐富之間的對比性,如何擊中我們自己的靈魂。」



雪漠的西部: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雪漠,現場照。




不遠萬里而來的讀者,證明了文學對這個時代的滋養


用火爆來形容這場並未被廣泛宣傳的發布會一點也不為過,這也是眾多參會學者意料之外的。很多讀者都是不遠萬里從外地趕來的。學者陳福民在會上說:「我在紫薇閣開了多次會議,但是這次人最多。這帶來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雪漠和他的寫作是在什麼角度、什麼層面、什麼程度上吸引了這些聽眾?他們或者是跟文學,或者是他們所理解的中國問題,或者是他們自己個人的身心問題,建立了某種關聯。我覺得雪漠這個作家做到了這一點。那個關聯究竟是什麼我們不清楚,但看到現場是這樣一個局面,我覺得非常震動。因為這不是一次比如官方機構動員過來的,這是完全自發性的,跟文學相關,或者跟雪漠所從事的文學方式相關。而我們聽眾在這些東西上找到跟自己的關聯,我覺得這是足以見證文學,特別是雪漠用自己的方式所從事的文學在今天給我們這個時代帶來的營養,那些有利的營養。


批評家李敬澤談到《野狐嶺》中的西部駱駝客生活時說過:「雪漠如果不寫,可能以後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了。」這話高度評價了雪漠,同時也表現了一種西部消失的一種現象。在《深夜的蠶豆聲》後記中,雪漠也表達了對遠行甚而消失的西部故鄉的懷念和期待:「絲綢之路上的那個西部已經消失了,我記憶中的故鄉也消失了。一切,正在成為一種絕響。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我在等待著一種迴響。」


當天參會的眾多讀者,或許就是眾多迴響中的「一種迴響」。



本文是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文好書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雪漠:小愛有「我」,大愛無「我」
雪漠:無意義處的意義
雪漠:遠離「戲論」,就是「離戲智慧」
作家雪漠談女性:突破限制,成就自我
雪漠攜《空空之外》亮相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