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邵鵬宇:《學緣、血緣與地緣——以常州學派為中心的學術史、家族史與地域史的考察》

邵鵬宇:《學緣、血緣與地緣——以常州學派為中心的學術史、家族史與地域史的考察》

學緣、血緣與地緣


——以常州學派為中心的學術史、家族史與地域史的考察

邵鵬宇:《學緣、血緣與地緣——以常州學派為中心的學術史、家族史與地域史的考察》

華東師範大學(2015)中國古代史


作者:邵鵬宇 導師:陳江教授


摘要


常州學派是清代學術史中重要的流派之一,代表人物庄存與及其後學以治公羊經聞名,故也稱常州公羊學派,其治學特徵可以概括為闡發經典的「微言大義」、注重學風的經世致用。常州學派在形成、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譜系並擴展全國的影響範圍,對清末學術和政治的變革思想作出了啟蒙式的鋪奠。常州學派作為影響後世新學術的啟蒙者,其研究意義在學術史上本身就是不容忽視的,而且隨著西方史學理論和跨學科理論的引入,對常州學派進行多方位的重新探討已經刻不容緩。常州學派之所以能在清代中後期治古文經學為主的學術界突圍而出,以下幾個因素是不容忽視的,這也是本文正文的主要組成部分:

第一章對學緣——即常州學派在中國學術史上的源流關係進行探討。第一節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清代之前經學發展歷程的概述。經學是儒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到後世根據對經典考據和義理闡釋的不同傾向漸漸分化為漢學和宋學,到了清代乾嘉年間,一大批學者繼承了前人的遺產,形成了具有龐大知識譜系的乾嘉學派。常州學派的產生也受乾嘉學派的影響;第二節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明清之際,隨著社會的動蕩,一批有識之士拋棄了原有僵化死板的學術風氣,提倡經世致用的文風正是誕生於這個時期,其代表人物顧炎武、黃宗羲的學術思想對整個清代學術史的構建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尤其是對舊權威的挑戰、對新思想的創造,都深深影響著後世的經學研究,經世也是常州學派最重要的理論特徵;第三節的內容主要集中描述學術史上今古文之爭的發展過程。以公羊學的發展為例,今文經學在兩漢時期就開始和古文經學展開了學術上的爭鳴,各有家法、相互對立,但漢代之後古文經逐漸佔據經典研治的主流,並隨著朱子學的官方化成為唯一的經典依據,但以公羊經為代表的今文經作為經學史的暗流並未消失,最終在清代中晚期,隨著常州學派的大力著述,公羊經的價值重新為人所認識並直接催生了清末的學術變革。


第二章對血緣——即常州學派學人的家族背景關係進行研究。這裡主要以常州學派的中心人物庄存與所屬的常州庄氏家族為例。第一節的內容主要對明清時期庄氏家族的發展作一個系統的分析,常州庄氏家族作為一個從宋代就遷徙至常州的家族,通過歷代的文化傳承、姻婭締結和不斷向城市的遷徙,建立起了一張巨大的家族關係網路,並在明清之際厚積薄發,誕生了眾多的文化名人,其影響範圍擴展到社會領域的方方面面,成為了常州地區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第二節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科舉成就上。科舉在清代達到鼎盛,既是從政仕宦的主要門徑,也是清代學人進入學術圈的必由之路。而庄氏家族通過一代又一代科舉的興盛,培養出了許多經學素養高深的文化後世,這也是常州學派能夠薪火相傳的重要因素;第三節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明清庄氏家族對後代的教化態度上,庄氏家族尤其重視對後代的文化素質培養,其後代無論男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家學教育,並把這一傳統不斷延續下去,常州學派學術的傳承正是建立在這種家學教育的良性循環之上的,常州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和庄氏家族有著不可分割的血親聯繫或師友關係。


第三章對地緣——即常州學派產生原因和常州地區文風鼎盛的地域特徵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第一節內容主要集中在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常州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上,由於經濟重心逐步南移,江南在明清時期成為了中國的經濟中心,而常州地區由於地處中吳要輔,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是江南地區城市的代表,城市的繁榮為地區文化的鼎盛打下了物質基礎;第二節的內容主要對常州文人的文風進行描述。常州學派也是常州五學派之一,其治學態度和文學風氣無不深受整個常州地區文化的影響,常州從宋代蘇軾、楊時寓居開始就奠定了文化至上的城市基調,歷代文人的文化活動使得常州在清代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文化城市之一;第三節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對清代常州地區的文人集群現象的研究上。文人在文化生活中需要交流才能與日俱進,形成文化和學術網路,而地域的相近無疑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有利條件,「毗陵七子」是和常州學派基本同時的文人群體,他們在相互交流中使得常州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繁榮,這也是常州文化最顯著和更具代表性的特徵。


目錄


內容摘要6-8

ABSTRACT8-13


緒論13-28


一、研究意義13-15


二、研究狀況分析15-26


三、研究方法和相關概念界定26-28

第一章 學緣——漢宋學的傳承和今古文的流變28-88


第一節 漢代和宋代的遺產——考據和義理28-47


一、乾嘉學派興起的時代背景與學術脈絡29-33


二、兩漢的經學遺產——博古考據的治學方法33-39

三、宋明理學的遺產——通達義理的思維方式39-47


第二節 明儒向清儒的漸變——經世和變革47-66


一、明末清初的實學和經世思潮48-53


二、明末清初的巨響和風氣變革53-60


三、清代的科舉——經學的傳承和發揚60-66


第三節 常州學派的經學思想:以春秋公羊學的發展為例66-88


一、春秋公羊學的源流——從漢代到清代67-73


二、庄存與和庄氏族人的經學學說73-81


三、常州學派經學思想的社會價值81-88


第二章 血緣——以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為紐帶88-148


第一節 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發展和興盛88-107


一、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世系傳承89-95


二、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姻婭締結95-102


三、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遷徙歷程102-107


第二節 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科舉和仕宦107-128


一、明清常州庄氏家族進士、舉人的名錄108-114


二、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科舉成就114-121


三、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仕宦經歷121-128


第三節 明清常州庄氏家族的家學和教育128-148


一、父系的影響——家學的傳承128-135


二、母系的影響——道德的教化135-142


三、常州學派的形成和庄氏家學的關係142-148


第三章 地緣——清代常州地區的社會發展和文化品格148-183


第一節 明清常州地區的發展狀況148-164


一、常州地區城市的區域的發展和人口的變化148-154


二、明清常州地區城市的規模人口154-159


三、明清常州地區城市的空間布局159-164


第二節 明清常州地區的文人品格164-183


一、東林精神的復興和經世致用的世風164-171


二、乾嘉學術的樸實和博古通經的學風171-177


三、家族文脈的延續和詩書傳世的家風177-183


結語183-185


附錄185-195


參考文獻195-211


後記211


本期排版:小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學與文獻學 的精彩文章:

范雲飛:兩漢大臣服喪考
您可能感興趣

學術史與思想史的糾葛:讀葛兆光《餘音》
遼史研究學術史回顧
現代學術史上的陳寅恪——學術篇
以檔案文獻的深入開掘推進學術史視野下的大學史研究
陳祖武先生:章太炎先生與清代學術史研究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一部全面展示左宗棠研究成果與歷程的學術史力作——《左宗棠研究著作述要》讀後
二十四歲英年早逝 卻在中國學術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