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謀求再添百架f22對抗殲20:一大問題竟成最大攔路虎
如果有人了解美國的話,應了解一件事,每年美國國內都會為軍費預算進行一場爭鬥,軍方總想多要點經費,國會力求節約。當然了,也有意外的時候,例如現下的有關F22重啟生產線問題,國會竟然顯得比軍方積極。
F22,世界上第一種五代戰機,偶爾因劃代的差別,被稱為四代機。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先進戰鬥機計劃,主要用於代替F15,1991年,洛克希德公司的YF-22獲得合同,發展為F-22A,隨後於本世紀初期進入美國空軍服役。
該機採用雙垂尾雙發單座布局,機長18.90米、翼展13.56米、機高5.08米、翼面積78.04平方米,空重約20噸,性能特點為4S,也就是:高機動性、高隱身性、超音速巡航、高信息性,可以說是革命性的設計。這四項能力,三代戰機只具備其中一項,三代半戰機也只有二項,未來也只有中國的殲20可以與之一較高下。
由於其擁有超高性能,自然造成價格不低,又因不能出口,以隆低費用,最終採購單價達約2億,這讓美國難以承受,加之冷戰結束,採購量自然一再減少,最終壓縮到187架,2009年訂貨中止,2011年最後一架交付。
讓誰也沒有想到,僅過了5年,美國空軍就發現,中俄在第五代戰機領域的突飛猛進,如果要保持空中優勢,那麼F22有限的數量成了最大問題。美國空軍開始要求重啟生產線,已令其F22規模再增加100架以上。如今這一要求得到了回應,國會主動要求軍方就重啟生產線提前報告,可是美國空軍方面卻顯得憂心起來。
原因很簡單,重啟生產線並不容易。F-22生產線關閉後,生產商將組裝戰機所需的大量工具等設備與設施進行封存,也就是說,生產線並沒有被拆除,依然保有生產能力。可是許多相關零部件供應商卻沒有保留生產能力,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有技術工人不斷流失,恢復生產需要的成本與日俱增。據說,啟封並恢復已被拆除的設備,就需要數十億美元。
如果要恢復生產,還必須進行一次全面的升級,特別航電系統,F22為上世紀90年代設計與製造,所採用的許多電子元件,比如:晶元等早已斷貨,軟體升級也成了問題,當年編程的計算機語言已被時代淘汰,如今難找到精通它的程序員。也就是說,一旦要重啟生產線,則必須進行大量改進,特別是航電系統,這必然會導致生產成本與時間的拖沿,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不確定類似。
如今擺到美國空軍面前的是一個難題,生產新的F22不易,重啟生產線要花費巨額費用不說,需要等待的時間也不短。以現代戰機的周期估算,從生產線開始啟封到新機下線,至少要5年時間,如果再考慮到進改的問題,那麼時間就更長了。這可是有先例的。俄羅斯將伊爾76僅將生產線搬遷一下,先後花費了5年時間。
目前美國只是剛提出相關動議,重啟計劃最快也要2017年才能獲批,開始行動也許要2018年,那麼也許要等到2022年才能有新F22下線,這段等待時間可不短。
也許放棄重啟F22生產線計劃,直接研製下一代戰鬥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新機型的研製成本更高,時間更長。
如今的局面就是美國想重啟F22戰機生產,以求保持競爭對手的,特別是中國的空中優勢,然而時間與成本問題卻成了一個最大攔路虎,讓美軍面臨左右為難的境地,最終的決定不好下。






※F35曝出大問題,殲31解決一軟肋將搶佔千億市場
※中國購俄S400出現什麼重大問題?一天之內為何180度大逆轉
※又出問題了!美國停飛10架F-35
※中國海軍期盼了數十年,055萬噸級驅逐艦命名問題待解!
※2017國足首場大戰:一人有問題,一人造歷史
※殲10B戰機已經在空軍服役40架?與美F16對抗沒問題
※和F18不相上下:殲15壓制周邊小國不成問題防禦美國綽綽有餘
※海賊王841-842話分析,也談談大家關心的幾個問題
※紅旗9防空導彈如何在遠海島嶼上攔截F22?一次打8架沒問題
※「漫畫大賞2017」結果揭曉 問題少女成為最大贏家
※F35單價超兩億美元還問題多,中國殲31口碑出眾
※中國殲20若與F22相比仍略遜一籌:改進這一問題才有望翻身
※使用24.1毫米的子彈,打死一頭大象問題不大
※漫畫大賞2017結果揭曉 問題少女成為最大贏家
※殲15險勝F-18 專家:最大問題是發動機
※太空中如廁是大問題 美曾1900萬美元購買太空馬桶
※該國推銷解放軍買280架問題戰機 一年後拿三百架最新戰機道歉
※10萬噸航母,廁所堵塞這個小問題,讓六千官兵硬是憋了35小時
※中國95式步槍雖然有許多問題,但威力巨大精度遠超槍王AK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