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家在波士頓堆砌「垃圾藝術"直擊巨型都市污染之痛
韓錫炫,《超級-自然》(2016)
相比而言,來自韓國的藝術家韓錫炫(Han Seok Hyun)則並未對作品中所使用的大量塑料進行大規模的改變。韓錫炫在便利店和超市裡搜尋了大量綠色的塑料製品,隨後將它們壘高,創作了這件名為《超級-自然》(Super-Natural)的作品。大量的啤酒瓶和清潔用具向觀眾們表明,「綠色"本身並不一定等同於健康、自然或是環保。
同樣來自韓國的藝術家崔貞華(Choi Jeong Hwa)也利用塑料進行了創作,但其作品卻顯示出完全不同的視覺效果。崔貞華將顏色鮮艷的塑料碗用大型鋼鐵結構串聯起來,遠遠看上去就像大型珠串一樣。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雕塑內部被LED燈照亮。這些巨型雕塑靠近美術館的芬威(Fenway)入口,與二層圓頂下的愛奧尼克式石柱交相輝映。
本文作者在波士頓美術館「亞洲巨型都市"中崔貞華的《混亂宇宙》前留影。
美術館的翻譯熙榮利(Hee Jung Lee)向波士頓美術館NPR的分支媒體WBUR傳達了崔貞華的創作意圖:「他認為巨型都市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物品堆積。"
此次展覽中最為知名的藝術家要數來自中國的異見藝術家艾未未。他此次展出了兩件作品:一件是《蛇形穹頂》(Snake Ceiling)——這件作品由學生的書包組成。艾未未以此用來表達對於2008年汶川地震中因房屋倒塌而致使五千名學生喪生的抗議;另一件作品名為《永遠》(Forever),由64把交錯鏈接成環的自行車組成。這件作品是藝術家對於北京日益增多的汽車的警醒。
赫瑪·烏帕蒂耶,《8×12》(2009)
此次展覽整體色調鮮艷,節奏明快,展示了亞洲多個巨型都市快速的生活節奏。當這些城市遭受著環境破壞以及文化挑戰的同時,來自這些城市的藝術家們也展示著前所未有的藝術創造力。並行的這兩個議題也正是此次展覽極具多樣化的原因之一。
「亞洲巨型都市"將于波士頓美術館展出至2016年7月17日。






※波士頓美術館藏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波士頓美術館藏中國畫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江戶時代佛畫:狩野探雪繪 慈悲觀音菩薩立像
※模仿鮣魚,北航、哈佛和波士頓學院聯手打造可吸附於海洋生物的小型機器人
※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兵器鑒賞:武士刀刀裝
※探尋-波士頓最文藝的八家咖啡館
※波士尼亞金字塔內部隱藏巨型迷宮
※波士頓龍蝦
※波士頓「我最大」杯剁椒魚頭冠軍得主
※【獨家】直擊皮爾斯波士頓謝幕戰:親吻地板 為球迷流淚
※本田發大力研發AI技術 拉波士頓大學入伙
※屏蔽流言 奧卡福奔赴波士頓出戰綠軍
※波士頓閃現「雕」炸天的海市蜃樓
※巨星雲集「恐襲波士頓「改編自波士頓馬拉松事件
※凱爾特人媒體日:波士頓三俠帥氣亮相 杰倫渾身是戲化身動作帝
※克利夫蘭騎士坐鎮主場對陣綠衫軍波士頓凱爾特人
※投資大咖與業界精英的碰撞:首屆波士頓大學中國經濟論壇在京隆重舉辦
※被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永久收藏針織物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