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寫了本書,看過的中國人都哭了

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寫了本書,看過的中國人都哭了

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寫了本書,看過的中國人都哭了


小金盆兒


六十多年前,在俺老家,男人死了媳婦,四十五歲以下的可以再找一個,說是孩子小,給孩子找個做飯的。五十多歲的,就不給孩子找後娘了,要是娶個後老婆,人家笑話,多數人都要這個臉面。

徐庄的後庄叫正行,有個男人五十九歲死了媳婦。他仨兒子倆閨女都結婚了,孫媳婦也娶進門,他領著這個十多口人的家,日子過得很富有。


有人說:「大哥,你再辦一個唄。」


老頭說:「俺孫男娣女一大群,再娶媳婦,人家大牙都得笑掉了。」


六十七歲那年,老頭看上一個要飯的十七歲的小閨女。他找到媒人說:「把這媒說成,俺多給你媒禮錢。你說不成媒,俺也給你錢。」

媒人問:「哪有說不成媒給錢的?」


老頭說:「你給俺說這個媒,你知,俺知,多一個人也不行。說不成,也給你錢,你能記住不?」


媒人說:「記住了。」


小閨女的娘認識媒人,娘兒倆踩百家門,要百家飯,四鄰八鄉都認識。媒人跟她娘說,她要說的男人就是大點兒,到他家就是享福。


她娘問:「多大了?」

媒人瞞了八歲,說:「五十九。人家歲數小的,也不能找咱閨女呀。人家給你五布袋糧食,十塊大洋。有了五六百斤糧食,你先不挨餓了。有這十塊大洋,給她爹把病看好。」


她娘說:「俺得商量商量。成或不成,你再來一趟,十天以後給你個准信兒。」


十天以後,媒人來了。她娘說:「俺跟她爹商量了,俺們不嫌男人大,叫俺閨女逃個活命吧。」


媒人高高興興去跟老頭說,老頭可高興了,說:「看個好日子,送糧送銀元。」


挑了個日子,老頭撐著口袋,跟長工裝了五布袋糧食,一布袋麥子、一布袋黃豆、三布袋高粱,都裝到車上。全家都不知道老頭要幹啥,老頭把銀元給長工,一句話也不多說。

媒婆在村外等著上車,兩個人到了小閨女家,小閨女的娘哭了。媒人說:「閨女找了好人家,你應該高興才對。」當娘的光是流淚,啥都沒說。


媒人到了村頭下車,走到老頭家要媒禮,老頭給她一塊銀元。媒人說:「好,不少,你真大方。還有你不叫俺說的那份錢呢?」


老頭說:「這錢沒有了,你想咋說咋說吧。」一塊金磚落地,他啥也不怕了。


吃晚飯的時候,老頭跟兒子說:「你們都在這兒,跟你們說說,農曆四月十六,俺給你們娶後娘。」

大兒子問:「老太太是哪庄的?」


老頭說:「上月到咱家要飯的閨女。」


兒子問:「是她娘啊?」


老頭說:「是那個閨女。」


兒子媳婦都傻了,半天沒人說話。大兒子壓了壓火氣問:「爹,你娶她,叫俺咋叫呀?」


老頭說:「那還用問?叫娘唄。」


三個兒子都沒吃飯,各回各家屋了。


老頭哥三個,還有一個妹妹,他在家族裡說了算。結婚這天,因為女方是黃花閨女,婚事辦得很熱鬧。親戚朋友來了很多,他弟弟和妹妹都沒來,嫌丟人。


俺這兒有個風俗,小輩兒的得跟新結婚的長輩見面,認識認識,磕個頭。老頭的兒子、媳婦、閨女都不想去,新娶的後娘比這家的孫媳婦還小一歲哩。老頭的三兒媳婦心眼兒最多,出了個主意,大伙兒都贊成。


大知事的又來催:「快過去吧。」


大兒媳婦說:「去。」


三兒媳婦用托盤端來三樣頭飾。有一個網子皮上有五個銀叉針,針上都有花,中間還有一個網花,這是年輕人戴的。還有個亮殼子,用黑色大緞子做的,戴的時候先把頭髮裝到殼子里,再用銀簪子從中間插上,這是中年人戴的。還有紗手帕殼子,也是黑色的,戴的時候得把頭髮扎到後邊,纏個鬏兒,把頭髮裝到殼子里,再用疙瘩針從上邊一插,這是七八十歲老人戴的。


三兒媳婦說:「這三樣看她戴哪樣,她要戴這網子皮兒,咱不叫娘,也不磕頭。咱有理說,她到咱家當年輕人哩。她要戴這個紗手帕,咱就得磕頭叫娘。」


新媳婦把頭上的網子皮、銀叉針都拽下來,把頭髮纏巴纏巴裝到紗手帕殼子里,用疙瘩針插上了。


兒子媳婦都磕頭叫娘,孫子輩兒的叫奶奶。


有很多來看新媳婦的,想看看新媳婦哭成啥樣,嫁給比她大五十歲的老頭,誰能願意呢?新媳婦不喜也不惱,大伙兒都說,怪不得老頭喜歡她,小模樣真俊,像個小金盆兒,一看就帶個聰明樣。你說小金盆兒,他說小金盆兒,這個外號就叫起來了。


老頭對媳婦可好了,老頭說:「那些年輕人穿得花花綠綠,俺給你買,你也穿。」


小金盆兒說:「你別買,買來俺也不穿。俺和人家不一樣,要是穿得花花綠綠,孩子們瞧不起俺。」


從十七歲,小金盆兒就穿黑,穿藍,穿白,打扮得像個奶奶樣。


老頭心疼媳婦,說:「你啥都別干,磨面做飯,有三個兒媳婦、一個孫媳婦,你陪俺就行了。」


外人都以為,老頭年紀大了,小金盆兒不能生孩子了。誰也沒想到,小金盆兒生了一個閨女、一個兒子。


俺嫁到徐庄的時候,小金盆兒奶奶五十多歲了,還很有精神,對人親熱,見人先說話。她愛說話,也會說話。俺家大門外有棵大柳樹,夏天到樹下拉呱的人很多,小金盆兒奶奶也來這裡坐坐。她說:「現在時興自由戀愛,還興離婚哩。俺比你大爺爺小五十歲,俺也過一輩子。」她就把以前的事說給大伙兒聽。


聽說,那個老頭活到八十多歲,這樣算起來,小金盆兒奶奶三十多歲就守寡了。


大個子驢


俺太姥娘住在曹海,莊裡有個孤兒,五歲沒娘十歲沒爹,要飯吃。他從小沒名,大家都叫他小子,長大了個頭不小,就叫他大個子驢。


當時,莊裡有個廟,還有十畝廟地,誰種廟地糧食歸誰,只是初一、十五得到廟裡給神燒香磕頭。不知聽誰說的,種廟地不好,誰種廟地誰家絕戶,廟地一年年荒著,草長得老高。大個子驢想:種地總比要飯強,媳婦都娶不上,還怕絕戶嗎?


就從種這十畝廟地,他不用要飯了,轉過年買了木頭軲轆小車,天天推著車子起早貪黑拾糞。這廟地叫他種得很好,一年四季收兩茬莊稼,他的日子越來越好。


莊裡有個媒婆要給他說媒,媒婆說:「你給俺兩塊銀元、一布袋糧食,俺就能給你說成這媒。」


大個子驢有些不信。


媒婆說:「你先給俺兩塊銀元,俺給你說成了,你再給俺那布袋糧食。」


媒婆去的那個庄,離曹海三十多里路,媒婆起大早就去了。說的這家閨女當爹的老實,後娘說了算,媒婆給她後娘兩塊銀元,後娘高高興興地接過去了。媒婆跟後娘說:「這家就一個人,有三間磚瓦房、十畝地、一個車,還有個大個子驢,小孩長得好,大個。」


後娘說:「俺叫她爹打聽打聽,再過半個月,成或不成,你再來一趟。」


閨女的爹幹活兒回來了,後娘說:「今天來個媒人,給咱大妮兒說媒哩,曹海的,就一個人,有三間磚房、十畝地、一個車,還有個大個子驢,你去打聽打聽。」


大妮兒爹說:「咱庄到曹海三十多里路,曹海咱沒親戚,俺去問誰呀?媒人再來你就說嫌遠,俺不願意。」


後娘說:「俺看這家挺好,大妮兒進門就當家,再找怕找不到這樣的。」


大妮兒爹說:「那你就做主吧。」


過了半個月,媒人又去了,後娘就把這門親事許了。媒婆說成媒,大個子驢給了媒人一布袋黃豆。


過了三個月,媒婆又去大妮兒家,說家裡沒人做飯,男方要結婚,後娘點頭同意了。


聽說大個子驢要結婚,莊裡的人都願意幫他把媳婦娶來,這孩子窮歸窮,從小不偷不搶、老實巴交。他有個遠房的叔伯哥,結婚不到一年,把自己的家整個借給他。


起大早,大家張羅著套車,還找了一個歲數大的親家婆、一個抱打鳴雞的小男孩、一個放紙炮的小夥子,加上趕車的,一共四個人,因為路遠,快馬加鞭。


過去,上有爹娘下有兒女,叫全命人。家這邊,兩個全命的嫂子上陣了,一個拿托盤的,一個撒床的。撒床有一套歌,她們邊撒邊唱:


新人進新房,夜明珠彩花梁,八磚鋪地粉白牆,紅綢子門帘八尺長,端過來托盤我撒床。頭一把撒到床裡邊,有了兒子做武官。第二把撒到床外邊,有了兒子做狀元。第三把撒到床當央,有了閨女做娘娘。一把栗子兩把棗,大的領著小的跑。一把花生兩把錢,大的領著小的玩。


那邊接親的,進了庄先放紙炮,叫人家知道娶大妮兒的車來了。俺那兒的風俗是,男方家帶只公雞來,女方家配只母雞,兩隻雞放在一個筐裡帶回去。大妮兒的嫁妝是一口箱子,直接抬到車上,娘家也沒有送親的,親家婆扶大妮兒上了車,新娘子就娶回來了。


接新娘子的是十三四歲的小閨女,她手裡拿著用手帕包的兩個火燒。新娘子下車時,小閨女把火燒給新娘子。新娘子接過來揣在懷裡,到半夜給丈夫,一個人吃一個。


頭三天,大個子驢就沒碰過新娘子,三天回門回來,大個子驢跟新娘子說:「咱回家吧。」


新娘子問:「回哪個家?」


大個子驢說:「這是俺借的咱哥的家。」


到了廟裡,新娘子哭了,大個子驢說:「你別哭,明天俺送你回去,咱倆是清白的。」


新娘子問:「媒人咋說你有三間磚瓦房、十畝地?」


大個子驢說:「俺跟你說實話,三間磚瓦房是廟,十畝地是廟地,俺種著哩。你願意跟俺過就過,俺不能總窮。你要嫌俺窮,明天就送你回娘家。你別哭。」


新娘子不哭了,說:「俺不走,俺不想落個嫌貧愛富的名。」


第二天早上起來,新娘子起來做飯,問:「咱的車呢?」


他往院子一指:「那不就是嗎?小木頭軲轆車,拾糞用的。」


新娘子問:「咱的大個子驢呢?」


他說:「俺就叫大個子驢。」


新娘子笑了。


兩口子都能幹,小日子幾年就過起來了。都說種廟地絕戶,大個子驢兒女雙全。


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寫了本書,看過的中國人都哭了


俺最喜歡玩的還是寫作。玩著玩著,天短了;玩著玩著,有奔頭了;玩著玩著,心裡亮堂了。現在又玩出稿費,玩出書,玩上癮了,還得接著玩。


——姜淑梅


《亂時候,窮時候》的著作者姜淑梅七十六歲了,而她學會寫字已經是六十的時候。如果只計算識字和寫字的時間,十六年,正好是一個剛剛準備進入社會的涉世不深的大學畢業生吧。姜淑梅靠這十六年的學習,卻獲得了寫一本書的動力,希望更多的讀者能閱讀到這本真正處女作中的諸多閃光處,這光澤都來自日久彌長、悲苦絢麗的生活本身。


——王小妮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作課 的精彩文章:

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講這個故事就足夠了
從沒見過面的親生父親,我認了他,他卻死了
保不住百十年的老槐樹,九歲的男娃爬到樹上住下了
他以為愛上自己的學生已是出格的極限,猜不到他們竟是這樣結局
留學西雅圖:這是二代們的集體狂歡,是青春期的一次徹底流放
您可能感興趣

一組30年前的老照片,看過的人都哭了,看懂的人都老了!
說三十歲女人就老了的,一定沒有看過她們的精彩
30年前老照片,太珍貴了,看過的人都哭了!
日本十大最好看的電影,《你的名字》第十,前三部幾乎人人看過
暴露年齡的時候到了,看過這十部動漫的人都已經老了
一個感動十億人的小漫畫,據說看過的都被暖哭了
這是中國最好的紀錄片,看過的人卻不到三千
最經典的近百本老版的連環畫都在這裡!看看你看過的有幾本吧?
看過這十個版本的孫悟空,十人當中最多2人!
說30歲女人就老了的,一定沒有看過她們的精彩
90後的人們都看過幾部,看過的幾乎都奔三了吧
據說看過這幾部韓劇的人都已經老了,你老了嗎?
淚腺崩壞 十部年輕人看了都大哭的作品,第一是大家都看過的童年
美國媽媽將不滿七歲兒子死前的信紋在手上,所有看過的人都哭了
最好看的八十部小說,你看過多少?
一男子娶二奶申請書!老婆的批覆絕了!看過的人都笑了!
看的動畫片暴露年齡 據說幾乎全看過的人都老了
這部名字超拽的日本輕小說,你看過了嗎?
「最豐盛的早餐」怎麼做,看看美國人的,中國人看過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