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發達國家環境政策:他代表兩個島國上訴海牙法庭
>
北極是由一圈陸地圍繞的海洋。陸地分屬與八個國家,原住民和遷居居民共存。
從二戰到冷戰,北極一直是各國爭奪的焦點所在。俄羅斯北方艦隊駐紮摩爾曼斯克,美國設置雷達、氣象站在巴羅,加拿大數次北方軍演……各國角力曾經在北極地區展開。
1987年,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北方重鎮摩爾曼斯克發出了影響北極甚至影響人類歷史的聲音。他在講話中提出了北極無核化、共同開發的主張。如今,航道貫通、環境保護、原住民的可持續發展等都是北極國際治理的主題。
人類對於北極的認識和探索已久,針對北極地區提出過不同的治理方法,但並沒有形成一個共同執行的方案。《南極條約》曾經被效仿。1959年《南極條約》的簽署,結束了18世紀開始的國際紛爭,並運行至今。但現實問題是,人類無法在北極制定類似的條約。北極地區的創舉是,1920年,18個國家在巴黎簽訂《斯瓦爾巴條約》,隨後,相繼有包括中國在內的33個國家參加這一條約。根據此條約,中國於2004年建成了中國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北極黃河站。
在今天,針對北極的爭奪是多方面的:主權與領土之爭,以及各大能源、礦產、運輸企業之間的商業競爭,都未曾停止。這片最寒冷的海洋和陸地,已經成為地球上最炙手可熱的區域之一。冰島總統奧拉維爾?格里姆松曾表示,無論是俄羅斯、中國還是美國,沒有任何一個單一國家具備獨立開發和利用北極資源的科技,以及承擔相應風險的能力,所以開發北極資源需要國際合作。
但北極治理並非只與資源開發有關。阿珠?皮特生在格陵蘭、在歐洲學習法律。來到努納武特地區之後,愛上了當地文化,於是開始學習因紐特語言,同時把自己的法律知識運用到當地事務之中。2010年,歐盟通過一項法案,禁止進口加拿大的海豹皮製品,阿珠代表她所在的社區向歐盟提出強烈的抗議。在阿珠看來,身處不同的語境之中,現代社會的人並不理解傳統因紐特人生活的艱難。
「那些反對我們的人不理解我們當地的自然狀況,那些生活在人口數百萬大都市的人們,自然不用去理解我們當地動物的生存規律,抑或是這些動物是如何被捕殺的,生活在城市的人們需要什麼買什麼就好。」
同時,環境保護帶來的問題在北極治理中份量日漸加重。
邁克爾?傑拉德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院長,主要從事國際環境法和氣候政策的研究。三年前,他代理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和帛琉共和國上訴海牙國際法院,表明世界主要的工業國家有義務減少氣體排放,以免北極冰融化會淹沒這些島國。
今天,在軍事手段並非首選策略的情況下,通過對話方式、運用合作機制來處理北極事務,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近年來,隨著氣溫不斷攀升,北極資源、航道、氣候生態諸多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矚目。北極理事會在管理北極事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也成為了北極理事會的永久觀察員國。輪值主席的接力棒到了美國手中,奧巴馬也成為首個在任期內踏足北極地區的美國總統。
2007年,俄羅斯極地問題專家,國家杜馬前副主席奇林加羅夫在北極點做出的「插旗事件」又引起了國際爭議。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紛紛表示反對這一行為。這一行為暗示了俄羅斯對北極地區的雄心和依賴,但也昭示了,即使在今天,開展對話,爭取和平仍是絲毫不可鬆懈的。
央視二套今日21點15分播出的紀錄片《北極,北極!》第六集《對話之地》將帶你了解北極國家間的競爭、對話與合作。
(財經頻道八集電視紀錄片《北極,北極!》,將於4月22日—4月29日每晚9點15分首播,當晚23點檔,次日12點30分重播。)
※「百名外國人看中國」之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區首席代表:各國應學習中國保持經濟穩健增長
※美國反對薩德和平代表團抵韓 將向韓國政府提出抗議
※中國軍方代表:美國政府不要修建一個排斥中國的「城堡」
※英國人又在聯合國扣帽子,中國代表怒了!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代表中國政府在巴黎簽署多邊公約
※朱婷:國歌代表中國 唱國歌時我像一個戰士
※《海賊王》中草帽航海團各自都代表一個國家,為啥沒有中國呢
※英國政府代表團在美國,有成員偷東西,丘吉爾這樣做保全英國顏面
※不懼被辭退,美國國務卿:特朗普的發言無法代表全體美國人
※張玉安:一個韓漂愛國者 韓國人心目中的中國代表
※多國代表反對美國選邊站隊:美應聽聽其他國家聲音
※中國代表在安理會闡述中國在民航安全與反恐問題上的立場
※馬里:聯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參觀訪問中國二級醫院
※專訪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磚代表發展中國家崛起
※紐約:反核活動家在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辦公室前抗議
※中國花滑女神嫁給外國人,堅持讓女兒入中國籍,如今代表中國登頂亞洲
※他為了代表中國參賽放棄英國國籍,一個人,一匹馬,撐起整個國家的榮耀
※世界各國廁所標誌,中國代表好藝術哩
※中歐政黨高層論壇代表:南海問題應談判解決 反對訴諸國際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