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梅葆玖逝世,關於「梅」你不知道的事兒
文 | 戴桃疆
梅派京劇大師梅葆玖猝然離世,令人惋惜。大師的離去對於整個戲曲行業乃至全文化領域都是一種無法挽回的損失,這樣的重創並不能令梅派京劇喪失生命力,失去了梅葆玖的梅派仍將如梅花一般傲立霜雪。
/童年時的梅葆玖先生/
梅是中華文明中最重要的文化象徵之一,但在成為文人的寵兒之前,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梅的粉絲只有吃貨。
在商周時代,梅的果實因其酸味而備受吃貨的青睞。《書經?說命》中有「若作和羹,爾惟梅鹽。」羹,即肉做的濃湯,古人用梅充當除去膻腥的重要調料,鹽則用於提鮮,《禮記?內則》也有「膾獸用梅」的記載,可見梅在古代烹飪中作用之重要。
點擊播放 GIF/843K
詠嘆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宋代詩人楊萬里就是一位梅的吃貨粉,他在自己的詩作《冒英知縣叔作祟,坐立賦瓶里梅花》(其四)中這樣寫到,「吾人何用餐煙火,揉碎梅花和蜜霜。」
意思是,大家還開火做飯幹什麼,用梅花和入蜜糖吃就可以了。楊萬里自己給這句詩打批註的時候稱「其香味如蜜漬青梅,小苦而甘」。的確是一道人間至味。
除了執著的吃貨,梅也因其品格出眾而收穫眾多文人粉絲。
南北朝時期,梅一改此前受人喜愛「以滋不以象,以實不以華」的風貌,「始一日以花聞天下」,到了唐宋時期更是「崛起千載之下而躪籍千載之上」,完成了從廚房到廳堂的文化逆襲。
點擊播放 GIF/253K
文人在梅花身上完成了自我品格的投射,有人看中梅花凌寒傲雪的剛強堅毅,比如北宋文人陸遊就在《射的山觀梅》一詩中感慨「凌厲冰霜節愈堅,人間乃有此癯仙。」
也有人看中梅遠離塵囂、孤獨不群的品性,唐人宋璟在《梅花賦》這樣寫梅:
「棲跡隱深,寓形幽絕,恥鄰市廛,甘遁嚴穴。江僕射之孤燈,向寂不怨凄迷;陶淵明之三徑,長閑曾無悁結。諒不移於本性,方可儷乎君子之節。」
/梅妻鶴子/
從此之後,梅「隱士」的形象被確定下來,並由「梅妻鶴子」的北宋詩人林逋髮揚光大,「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還有人重視梅的清麗淡雅,並賦予梅以美人的風骨,梅於是成了蘇軾筆下卓文君一樣的人物,「盈盈解佩臨煙浦,脈脈當爐賣酒家。」貞士、隱士、美人,梅的精神含義就這樣在代代文人的添附中被基本確定下來。
/影視作品裡的卓文君/
梅在中國是高貴的,到了日本就成了下等的標誌。
在日本,當人們對同一種類物進行等級排序時,會用「松」表示高級的,用「竹」稍次一些的,而用「梅」表示最低級的。同樣躋身「歲寒三友」之列,為什麼到了日本,松與梅就出現了高下之別?
這還要從遙遠的日本平安時代說起。
平安時期的貴族喜歡將伐來的小松樹放到家門兩旁,松樹四季常青,寓意吉祥,貴族們藉以祈禱家中親友福壽綿長。這種喜好逐漸演變成為一種風俗流傳下來,演化成現如今日本人在正月里裝飾在家門口的「門松」。
到了室町時代末期,門松的裝飾變得更加豐富,除了傳統的松枝,也開始加入同樣常青的竹子,三根高低不齊的竹子作為整組裝飾的中心,再用小松枝加以造型,這種門松造型的創製者是江戶幕府的開創者德川家康。
/在下德川家康,有何貴幹?/
進入江戶時期,為了增強門松的觀賞性,人們開始加入凌寒不凋的梅。所謂「松竹梅」排序並不是對植物高低貴賤的評判,而僅僅表述的是一種時間次序。
對於松與梅貴賤有別的誤解同樣始於江戶時期。江戶時期的蕎麥麵店與手握壽司店用劃定價格區間來招徠不同消費水平的顧客,商家用「松竹梅」代指由高到低的三種層次的食物。
「松竹梅」銷售法十分奏效:最廉價的商品招徠大量貪圖便宜的顧客,而高級奢侈品則負責吸引品質的追求者,追求品質但又缺乏經濟實力者退而求其次地選擇次優的,商品大賣。
這種營銷策略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採用,時間久了,「梅」便在在人們的印象中與最低等的東西畫上了等號。
日本對梅的誤解,無損於梅自身的高潔,如南宋人范成大言,「梅以韻勝,以格高」。做人也當如梅,梅雖能斗雪,卻也終有凋日,花既有凋日,人須有散時。風遞幽香去,留人獨自哀。
每 周 測 字 活 動 上 線 啦
最近邀請到台灣著名學者「老貓叔叔」給大家拆字
如果你希望透過一個字來窺探人生
可以發來你的「性別+年齡+要問的事情+要拆的漢字」。
比如「男 17歲 問學業 龍 」 給到文字君後台
每周我們會選擇七個字
下周一發出解字文章
以文字探歷史源流,以解讀博你會心一笑。
微信號:字媒體
一花一世界,一詞看天下



※敬愛的師傅,您一路走好!——著名老中醫潘德孚不幸逝世
※郭德綱恩師逝世,曹雲金髮文悼念被罵:憑你也配?
※西遊記導演楊潔女士因心臟病逝世,也時刻提醒我們關愛心臟
※京劇大師梅葆玖在北京逝世,擊倒他的竟是這種病
※「永遠的阿Q」嚴順開老師逝世,現在哀悼希望還不晚!
※阿根廷媒體:科雷亞哥哥不幸逝世,死因不明
※劉德華的理想老婆是她,成龍也喜歡她,亡夫逝世十年未再嫁
※毛主席逝世後 江青為何對許世友道歉:有件事我對你不起呀
※都去祝福范冰冰?喬任梁逝世一周年,看來陳喬恩王傳君才是真朋友
※他是梅艷芳翁美玲好友,出道30年甘當綠葉,因病逝世曾志偉扶靈
※粟裕將軍逝世後,許世友為何婉拒為粟裕逝世寫文章?
※毛澤東逝世後她對許世友道歉:有件事我對你不起呀
※京劇大師梅葆玖在北京逝世,「兇手」支氣管痙攣是一種什麼病症?
※成龍心中「永遠的女神」,金馬影后李麗華逝世
※繼翁美玲後又一個經典「黃蓉」逝世,哪版黃蓉才是你的最愛?
※京劇大師徐玉蘭逝世,世間再無寶哥哥
※鄧小平逝世,為何把骨灰撒向大海不是陸地?鄧林道出真相
※章金萊非常尊重楊潔 逝世時一句恩師便可證明
※戴安娜王妃逝世后办时装展览,我们的皇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