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方草原古國 — 烏桓,東胡的後裔

北方草原古國 — 烏桓,東胡的後裔

來源:部落可汗


北方草原古國 — 烏桓,東胡的後裔


北方草原古國 — 烏桓,東胡的後裔

烏桓,亦作「烏丸」、「古丸」、「烏延」,為東胡系統的古代民族之一。語言與鮮卑相同,屬東胡語言的分支,無文字,刻木為信。東胡盛時,與鮮卑同為其重要成員。秦漢之際,活動於饒樂水一帶。東鄰挹婁、夫余、高句麗等,西連匈奴,南與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鮮卑居北,烏桓居南。


烏桓,東胡的後裔


漢使持節護烏桓校尉


公元前206年,匈奴王冒頓單于消滅了東胡人聯盟。東胡人中的一支向北敗退,來到科爾沁草原的中心地帶的烏桓山下定居,這就是烏桓。《後漢書·烏桓傳》記載:「烏桓者,本東胡也。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余類保烏桓山,因以為號焉。」

其實,早在東胡人來到烏桓山之前,烏桓已經存在,是東胡部落聯盟中的一個部族。


烏桓沒有文字,使用東胡語,開始時比匈奴落後,沒有國家政權,還遺留不少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痕迹。他們實行收繼婚和抱嫂婚,父親和兄長死後,兒子和兄弟可以娶其繼母和嫂子,伯叔母與侄子、叔父與侄媳之間甚至也可通婚。


烏桓的遷徙


烏桓是游牧部落,以畜牧業為生,兼營狩獵。據《後漢書》記載,烏桓「俗善騎射,弋獵禽獸為事。隨水草放牧,居無常處。以穹廬為舍,東開向日。食肉飲酪,以毛毳為衣。」他們的畜牧業很發達,牲畜特別多。


在漢代, 烏桓開始由原始社會末期向奴隸社會過渡,私有財產早已出現,婚姻嫁娶、犯罪贖死及喪葬,都會用私有的牲畜等財物辦理。由於作為游牧部落的主要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牲畜變為私有,五環人開始由各家各戶獨自經營自己的畜牧業,但牧場、山林、湖泊仍保持氏族公有,只有一部分農耕地逐漸向私有制過渡。

隨著財產的私有,貧富差距就在烏桓人中產生了首領擁有了更多特權,虜獲的奴隸和戰利品,最有價值的部分歸於自己,次品分給戰士。首領逐漸成為統治者,成為貴族,握有統治權力。這時,烏桓各部落的統治者被稱為「大人」。開始時,大人由選舉產生,勇敢強壯、能處理爭執、糾紛的人就可以擁有候選資格,一旦當選,一般到死後才會被替換,不可世襲。到東漢末,這種公選制逐漸被世襲制代替。據《後漢書》記載:「獻帝初平中丘力居死,子樓班年少,從子蹋頓有武略代位。」這說明烏桓大人已是父子相承。


大人是烏桓各部落的最高領袖,而各部落則是由邑落組成的。每部統轄著數百乃至數千個邑落。烏桓每一邑落有人口100多至200多人不等,由不同氏族的帳戶相聚溶合而成。但此時血緣復仇的情況仍然大量嚴重,往往容易引起氏族、部落間的械鬥和互相殘殺。邑落的頭人稱為「小帥」。各帳落各自單獨經營畜牧業,夏冬兩季轉移牧地時,便在小帥率領下,以邑落為單位,順著一定的路線共同遷徙,每一邑落佔有一定的游牧區。邑落小帥受制於部落大人。通過戰爭、朝貢、胡市,邑落小帥的權勢有所增長,並受漢魏賜封。


烏桓的氏族成員沒有自己的姓氏,常常以大人或部落中英雄的名字作為姓氏。大人發布命令時,以刻木為信,上面沒有文字,但部眾絕對不敢違犯。一旦有違背大人命令的,就會被處死;被大人通緝的罪犯,任何部落都不得接納。


烏桓人


大約在公元1世紀初的王莽統治中原時期,烏桓人開始蓄養奴隸,正式進入奴隸社會。從此,他們不斷在緣邊地區進行戰爭,掠奪人口做奴隸。公元25年,當赤眉起義軍戰敗退入遼西、遼東時,就被烏桓人截擊,全部被掠奪為奴隸。東漢初期,烏桓還與匈奴聯合出兵,攻擊東漢邊境,當地百姓經常被掠奪為奴。俘掠人口當奴隸,是當時的烏桓對中原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之一。奴隸的日益重要,使得烏桓連向漢朝進貢時都以奴隸為禮物。公元49年,烏桓大人向光武帝朝貢時,貢品中就有奴婢若干。

烏桓除了鈔略生口為奴外,還進行奴婢買賣。奴隸主要從事家務勞動,有的也從事拾糞草、牧幼畜等生產勞動。


匈奴消滅東胡政權以後,烏桓以及投靠烏桓的東胡其他部落臣服於匈奴,向匈奴交納牛、馬、羊和毛皮等歲賦。在西漢沉重打擊匈奴之後,烏桓脫離了匈奴的嚴密控制,附屬於西漢,但也時常與匈奴有往來。


到了東漢時期,中原王朝與烏桓之間關係真正改善的時期。光武帝以大量的錢和絲綢作代價,使烏桓徹底臣服,主動要求成為東漢的內屬。東漢授予81名烏桓部落領袖王侯榮譽爵位,並允許這些烏桓部落居住在沿邊諸郡。漢朝向他們提供食品和衣服,作為報答,他們承擔保衛邊境反對匈奴與鮮卑的義務。


東漢還重新設立了烏桓校尉府,負責處理烏桓、鮮卑事務。這個機構使東漢與烏桓之間的和平關係保持了半個世紀。烏桓忠實地履行了協議中規定的職責,堅定地和東漢一起抵抗匈奴和鮮卑的侵略,還參加了對付東漢境內其它叛亂的軍事行動。尤其在公元2世紀,烏桓騎兵開始為東漢皇帝服役,被用來作為皇宮侍衛。

漢獻帝時期,烏桓與袁紹勾結,共同對抗曹操。為了排除烏桓侵擾的威脅,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遠征烏桓。大軍直搗烏桓的統治中心,殺掉了烏桓首領蹋頓,平服烏桓各郡。他把烏桓的一萬餘落部眾遷至內地,把烏桓的精兵編為騎兵部隊。這支部隊英勇善戰,在曹操統一北方及與劉備、孫權角力的戰爭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遷入內地的烏桓人因為與中原聯繫加深,開始從事農業,並被逐漸編入中原王朝的戶籍,逐漸與漢族融合。留居在塞外的烏桓人到兩晉時期仍很活躍,並先後歸附於前燕、前秦、後燕、鮮卑。


魏晉以後,烏桓與其它諸族錯居雜處,民族成分發生了變化,形成了所謂的「雜胡」。據《魏書》記載:「其諸方雜人來附者,總謂之『烏丸』,各以多少稱酋庶長。」後來,烏桓人又擴散至陝西的上郡、馮翊、北地三郡。而雁門郡的烏桓,與鮮卑、匈奴等融合成為鐵弗劉氏或獨孤氏,發展為赫連勃勃的夏國。幽、並二州烏桓則繼續內遷,遍佈於太行山以東的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參與了十六國、南北朝時各地區的戰爭。久處中原的烏桓人逐漸被同化於漢族,烏桓姓氏相繼有郝氏、劉氏、張氏、王氏、魯氏等出現;而另一部分隨著鮮卑的強大而加入其中,先同鮮卑融合,最終隨鮮卑漢化而同化於漢族。


烏桓鐵騎威震中原


烏桓人本是東胡部落聯盟中的一支,所以繼承了東胡人的生活特徵,隨水草放牧,居無常處,勇猛善戰。

您可能感興趣

在大西北讀《草原帝國》
為什麼宋王朝無法擊敗北方草原帝國
講座傑西卡·羅森:中國與歐亞草原上的黃金大墓
《草原帝國》之噶爾丹
鳴鏑弒父:北方蒙古草原首位雄主誕生!
除了刮東北和內蒙古草原,颱風獅子山還要在南方下幾個蛋
漢將李陵後人建有一國,曾為漠北草原雄主,至今仍在中亞立國
鳴鏑弒父 北方蒙古草原首位雄主誕生!
揭秘古代北方的「絲綢之路」,西方稱作「歐亞草原路」,此路特別在哪?
美麗的巴里坤草原
邢彩霞:草原上的南丁格爾
遼、金皇帝世系表,雄踞北方草原三百餘年(附西遼、東遼世系)
南京的「呼倫貝爾」草原——練山
昭蘇草原,奔跑的駿馬
東北蒙古草原上的那顆最耀眼的明珠——科爾沁部落
高山之顛的草原,牧草比內蒙古大草原的高三五倍——寧武馬侖草原
白音察乾草原和大青山的花草
阿拉善非遺原創蒙古劇《薩吾爾登情緣》即將亮相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
韓磊故鄉,草原明珠:內蒙古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