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黎明」號項目團隊為去年羅伯特?科利爾獎得主,理由是該團隊為探索原行星灶神星和矮行星穀神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張概念圖繪製的是正接近穀神星的黎明號飛船。科利爾獎是航空航天領域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自1911年以來,每年均由美國國家航空協會(NAA)頒發獎項。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藍色起源也是2015年科利爾獎的候選對象,該公司是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創辦的私營航天公司。去年11月,該公司創造了一項全新的航天史記錄,一枚新謝潑德火箭發射升空後安全返回地球並完好無損地著陸,這表明我們距離可重複使用火箭的太空旅行時代或許不遠了。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2015年科利爾獎的候選對象之一是輕型運動飛機Icon A5,其售價高達18.9萬美元。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科利爾獎的首個獲獎得主是航空先驅格倫-柯蒂斯,他連續兩年獲得該獎項,1911年獲獎是由於研製了「水力飛機(hydro-aeroplane)」,1912年則是由於研製飛艇(flying boat)。圖為美國海軍的首架水上飛機柯蒂斯A-1,攝於1911年6月紐約哈蒙茲波特。格倫-柯蒂斯是左起第六人,當時他穿著白襯衫、打著領帶。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美國航空郵件服務(US Air Mail Service)機構也兩次榮獲科利爾獎。第一次是在1922年,理由是該機構在一整年的運作中未出現傷亡事故。1923年獲獎是為了表彰該機構為滿足商業運輸的需求而實施夜間飛行。在這張攝於1918年5月的照片中,費城的一架雙翼飛機正在接收將運往紐約的郵袋。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1929年,科利爾獎授予了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簡稱NACA,是NASA的前身)。該機構針對徑向風冷發動機研發了整流罩。這張照片拍攝的是1928年帶有這種整流罩的柯蒂斯鷹號飛機。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圖中拍攝的是皮特凱恩(Pitcairn)旋翼機,它試驗性地融合了固定翼和直升機的螺旋槳。 1930年的科利爾獎頒給了這架飛機的研發者哈羅德-皮特凱恩及其同事。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霍華德-休斯是電影《飛行者》(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中描述的億萬富翁,早年他在飛行上無畏無懼,創造了很多世界記錄,晚年卻隱居起來,不在公開場合拋頭露面。在他的諸多成就中,1938年駕駛一架洛克西德Super Electra飛機歷時約91小時環遊世界的壯舉被科利爾獎委員會評價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1947年10月14日,美國空軍上尉查克-葉格駕駛由火箭引擎作為動力的X-1飛機,成為飛行速度突破聲障的第一人。那年科利爾獎獲得者除了葉格,還有研製X-1的Bell Aircraft公司的總裁勞倫斯-貝爾以及NACA的一名科學家約翰-斯塔克。斯坦克對影響超音速飛行的物理規律展開了「開創性研究」。圖中是正在飛行中的X-1飛機,圖下方是追蹤飛行數據的部分紙帶,顯示馬赫數突破1。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20世紀50年代初,直升機問世近十年。剛問世不久它們已在搜救任務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1950年,直升機產業、軍隊以及海岸警衛隊一同被授予科利爾獎,理由是它們在空中救援行動中使用了直升機。這張圖並未標註日期,不過大致攝於上世紀50年代初,圖中是西科斯基H-19奇克索直升機。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美國波音B-52轟炸機的俗名是「同溫層堡壘」。NAA稱之為「和平時代的有力武器」。南森-特文寧將軍和美國空軍因在軍事行動中投入使用B-52轟炸機,美國波音研發人員威廉-艾倫和同事因設計打造了「首架全部採用噴氣發動機的遠程轟炸機」,而共同獲得1955年的科利爾獎。20世紀60年代的這張照片中,戰鬥空勤員正向飛機跑去。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X-15飛機的數名試飛員因「高超的飛行技術和巨大勇氣」以及對飛行領域技術進步做出的貢獻而獲得1961年的科利爾獎。他們是美國空軍少校羅伯特-懷特、NASA的約瑟夫-沃克、北美航空公司的斯科特-克羅斯菲爾德和海軍中校福雷斯特-彼得森。圖為正為試飛做準備的斯科特-克羅斯菲爾德。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20世紀60年代迎來了載人太空探索的熱潮,科利爾獎也與時俱進。1962年,該獎項授予了水星計劃中的7名宇航員。圖中,從左至右依次為:斯科特-卡彭特、戈登-庫珀、約翰-格倫、格斯-格里森、瓦里-施艾拉、艾倫-謝潑德和迪克-斯雷頓。他們身穿飛行服站在F-106戰鬥機前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1968年和1969年,科利爾獎再次由宇航員們獲得。先是阿波羅8號全體宇航員,他們完成了首次載人繞月飛行。第二年斬獲殊榮的是阿波羅11號的三名宇航員。他們於1969年7月20日登陸月球,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探月任務。在這張圖中,美國總統尼克松祝賀尼爾-阿姆斯特朗(左)、邁克爾-柯林斯(中)和巴茲-奧爾德林登月回歸。當時為了避免從月球帶回未知病原體,他們被隔離在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的移動隔離設施中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1973年科利爾獎頒給了NASA的太空實驗室(Skylab)項目及其全體宇航員,理由是該項目收集了有益於地球上所有人類的數據,並明確證明了人類展開太空探索的價值。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蛛絲信天翁號(Gossamer Albatross)既不是噴氣式飛機,也不是裝有火箭發動機的宇宙飛船。它的構造相對較簡單:機翼、螺旋槳以及駕駛期間一直順風的好運氣。它贏得了1979年的科利爾獎。其發明者為保羅-麥克格雷迪。駕駛者布賴恩-艾倫踩著蛛絲信天翁號中的踏板完成了首次以人力為動力的橫渡英吉利海峽之旅。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1980年科利爾獎頒給了NASA旅行者號(Voyager)探測器的項目團隊。該探測器完成飛越土星的任務,並為人類提供了有關太陽系的全新知識。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1986年,圖中也名為旅行者號(Voyager)的飛機獲得了科利爾獎,這架試驗性質的飛機由輕質複合材料製成,裝載著足量的燃料,連續飛行了九天,完成了中途沒有降落或加油的世界之旅。這次的科利爾獎頒給了飛行員迪克-魯坦和吉安娜-耶格爾、設計師伯特-魯坦和整個志願者團隊。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1989年的科利爾獎得主F-117A夜鷹讓「隱形戰鬥機」這個辭彙走入了人類的生活。上世紀80年代期間,59架由洛克希德公司製造的F-117A夜鷹戰鬥機被美國空軍投入使用,並於2008年退役。該戰鬥機的最高巡航時速可約達1100公里,其外形稜角分明,難以被雷達發現。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2004年10月,由莫哈韋航空航天公司製造的太空船1號贏得1000萬美元的安薩里X大獎。這架裝著火箭發動機的太空船完成了兩次飛抵太空邊緣並安全返回地球的私人太空飛行,這滿足了安薩里X獎項的規則。這也使整個太空船1號團隊贏得了同年的科利爾獎。該團隊包括莫哈韋航空航天公司的創始人保羅-艾倫(也是微軟的共同創始人)、設計師伯特-魯坦以及飛行員布萊恩-賓尼。這張照片攝於安全著陸後,布萊恩-賓尼正舉旗慶賀。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獲得1990年科利爾獎的V-22魚鷹是世界首款大型傾轉旋翼機。它能夠像直升機那樣懸停,具備垂直升降能力。可旋轉的發動機經調整後又能實現固定翼飛機那樣的飛行。這張照片攝於2011年的一次軍事演習期間,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士兵正從V-22魚鷹中撤離


一周天文圖片精選特刊·美航空史回顧


X-47B無人駕駛飛機也贏得了科利爾獎。2013年,美國海軍的X-47B無人駕駛飛機從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起飛,而後又完成了在航空母艦上降落這一更為艱巨的操作,成為首架完成這樣飛行操作的無人機。照片中的X-47B正在大西洋上空飛行,不遠處為「布希」號航空母艦。(靈越)

您可能感興趣

【特刊】手繪中國航天發射中心變遷史
【父親節特刊】【組詩二首】【天堂里有沒有電話】作者/玉樹瓊林 誦讀/天馬
36屆金像獎:湯唯穿燕尾服拍攝特刊 周冬雨翹腿古靈精怪
湯唯穿燕尾服拍攝第36屆金像獎特刊 周冬雨翹腿古靈精怪
中秋特刊 蝸居薦讀
行走在夢的前面——《承德晚報·旅遊周刊》創刊百期特刊約稿
中秋節特刊「中秋月·思鄉情」主題詩會散文篇
陝西美食特刊——涼皮
國慶節特刊(一)
王琦嘉&張博堯·鄭在讀詩·七夕特刊
《瑜伽》雜誌塑身特刊再版啦!
七一特刊——靜看人世的繁華
中秋節快樂!特刊—嫦娥奔月
《唱響大雄安原創歌曲特刊系列三》
碼字者兩周年特刊
特刊教師節專輯(一)
《歐洲時報》推出雞年春節法文特刊
賢二看世界攝影展特刊 | 開幕
關東鹿鳴?海外之聲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