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康熙為何兩度廢掉太子胤礽?

揭秘:康熙為何兩度廢掉太子胤礽?

揭秘:康熙為何兩度廢掉太子胤礽?


康熙狩獵圖(資料圖)


本文摘自《歷史上那些皇二代》,張傑 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

文史頻道轉載本文只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


要說胤礽也是康熙正牌皇后赫舍里的兒子,那可是嫡子!可這位太子胤礽卻兩次被廢,與皇位僅一步之遙,卻最終與之失之交臂。


如果讓人說出幾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那康熙大帝必定會被人提及。他削三藩、平準噶爾、戰沙俄,收復台灣,開創了清王朝的盛世輝煌。就是這樣一個文治武功的英明皇帝,在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卻是「為伊消得人憔悴」。


繼位要從嬰兒抓起

胤礽人生的第一步比起其他人要容易得多,不費吹灰之力就只離龍椅一步之遙。複雜的環境讓胤礽成為大清帝國的第一位太子!


皇后赫舍里在生胤礽的時候難產,在胤礽出生兩個時辰後便去世了。這讓剛得了兒子就死了老婆的康熙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悲喜交加。


在安葬完皇后赫舍里之後,康熙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立還是嬰兒的胤礽為太子。之所以說是驚人決定,是因為在這之前的幾任大清皇帝,沒有一個是先被立太子然後當皇上的,他們都是宗室們開大會「討論」的結果。雖然有點民主集中制的意思,但在康熙看來這可是件危險的事。


當年皇太極駕崩之後,就由於沒有選定繼承人,在開會「討論」時差點大動干戈。最後,在各大勢力妥協下,福臨才坐上了皇帝的寶座。試想,如果萬一沒有願意妥協的,那自己內部就要兵戎相見!


另外,當時三藩叛亂,吳三桂把大明的朱三太子搬了出來。一個搞不清真假的「朱三太子」就讓大家一呼百應的,這說明,在人們的心裡,一個朝代有了太子做繼承人,就意味著王朝後繼有人。為了讓將士們對平三藩這場戰爭更有信心,康熙也必須立太子。別管為了什麼,反正胤礽被立為皇太子。

第一次被廢


皇太子如果沒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隱私,確實是件很危險的事!


雖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權、削弱宗室、穩定人心的各種好處,卻也讓這個本來就嬌生慣養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嬌縱。而且康熙帝是有名的長壽皇帝,這也讓胤礽這個皇太子一當就是四十幾年。他還曾對人發牢騷時說過:「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大有奇怪康熙為什麼還不死的意思!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帶著八個兒子圍獵,為的是教育兒子們不要忘了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可惜還沒等到地方,去接受教育的十八阿哥胤衸就突發疾病死在了路上。


在普通之家,有兄弟病逝,當哥哥的必定心痛不已。可在帝王之家,有同輩的阿哥去世,兄弟們不偷著樂就不錯了。這讓標榜以仁孝治理天下的康熙痛心不已,尤其是胤礽,面對這樣的變故,絲毫看不到一絲傷心。康熙對胤礽的冷漠舉動十分不滿,順帶著把隨行的眾阿哥們大罵一頓。

這位服了四十多年的皇帝預備役的皇太子,越當心裡越沒底,所以他總想知道康熙在想什麼,以後會有什麼舉動。於是他用了一個最笨的法子——在夜幕降臨後去康熙帝的寢帳外窺視康熙!


這可是侵犯隱私權,放在一般人身上都受不了,更何況是皇帝。於是回京之後,康熙就把胤礽這位皇太子給炒了魷魚。


可以說,康熙是借著這次出遊時發生的事,把對胤礽的所有不滿全發泄了出來。要不這點小事怎麼可能讓康熙發這麼大脾氣呢?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肯定沒那麼簡單。


作為一國之君,康熙可不是那種看到大臣鬥爭就手足無措的窩囊主兒,相反,他覺得這種鬥爭能夠幫助他平衡朝中各大臣勢力,有利於他的統治。可平衡是一種極致追求,達到卻很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歷史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歷史上康熙兩度廢掉太子胤礽之謎
揭密:康熙皇帝曾兩度廢掉太子胤礽之謎
清代唯一的太子 康熙為何兩度廢掉?
康熙為什麼會兩度廢掉皇太子胤礽
康熙廢掉太子,為什麼不立太子的兒子弘晳為皇太孫?
康熙帝廢掉太子胤礽,竟是因為太子要行刺於他
什麼原因讓康熙皇帝廢掉太子後考慮再立儲?
隋文帝楊堅為何廢掉太子楊勇?不能怪楊廣,只怪太子不會做人
趙武靈王為什麼要廢掉長子的太子之位,把太子的位置傳給幼子?
付出巨大心血的康熙帝,晚年為何要廢掉皇太子允礽?
亂我家者太子也:漢宣帝明知太子不適合繼承皇位,為何不廢掉他?
隋文帝因為宣華夫人就要廢掉太子楊廣?
諸葛亮為何廢掉李嚴?
隋文帝為何要廢掉寵愛的太子?不是楊廣進讒,跟一個蛤蟆有關!
光緒帝說了哪句狠話,竟險些被慈禧太后所廢掉?
東漢光武帝劉秀娶郭聖通時真的廢掉了原配皇后陰麗華了嗎?
皇帝想廢掉太子 太子妃竟只用一招得到帝心!
李世民為何廢掉太子李承乾,只因為他囂張說錯一句話
摳門的道光帝,為何廢掉了花巨資修建的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