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資深媒體創意人/藝術北京博覽會品牌總監李孟夏


作為國內老牌的藝博會,藝術北京今年已經第十一個年頭。李孟夏加入藝術北京團隊時,正值藝術北京十周年。這是一個非常時期:新舊媒體交替所引發的傳播方式劇變愈演愈烈;國內新興藝博會爆髮式崛起,尤其是以上海為代表的國際化趨勢藝博會異軍突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ART021、設計上海、Photo ShangHai);Art Basel Hong Kong更是將國人對於藝博會的體驗與期待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門檻……

藝術北京的十周年,無疑是一道新舊藝博會的分水嶺;作為新上任的品牌總監,李孟夏需要在藝術北京的十年根基與藝博會的新潮流中尋求精準定位——「我會覺得一個品牌跟當地人的情感共鳴是很重要的」,在李孟夏看來,正是藝術北京的創始人董夢陽和趙力一開始提出的「本土情懷」讓藝術北京「很特別」。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基於「本土、大型藝博會」的定位,有著十多年媒體工作經驗、曾為中國最強勢的周刊周末畫報城市版掌門人的李孟夏深知國內博覽會的「問題出在哪」,他著手調整的是新舊媒體關係、受眾群體的拓展以及博覽會延伸服務體系的完善,包括品牌形象,從視覺VI到服務體驗的提升;新增設計館推出「設計北京」,並推出於普羅大眾更具吸引力的公共藝術部分——「ART PARK」。2015年的藝術北京門票收入一百多萬,人流量超過八萬。


「我永遠想做影響別的人的事情!在我看來,一個博覽會,如果只是圈子裡的事情的話,並不好玩,我們可以做的更大,現在大家到了一個感官需要全方位體驗的時候。」這是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而藝術北京從去年至今悄然改變的還在繼續。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2015年藝術北京首推「設計館」


ARTPLUS專訪李孟夏


Q1


ARTPLUS:今年的藝術北京,值得期待的亮點有哪些?

李孟夏:今年藝術北京博覽會整體展出面積超過25000平方米,仍由「當代館」、「經典館」、「設計館」和連接場館的公共區域的「ART PARK公共藝術區」四個部分組成。在當代館裡有不同的策展單元,對比著看會非常有趣,如:位於經典館內的策展單元「校尉胡同」里的5位中國雕塑家作品和室外公共藝術中來自國際藝術家的大雕塑做對比;當代館內方力鈞老師策展的中國當代陶瓷部分同來自京都的Sokyo畫廊帶來的日本當代陶瓷做對比;當代館內日本藝術寫真協會和國內三影堂機構帶來的攝影作品可以做有趣的對比。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2016年藝術北京專題展——當代陶瓷單元


而在經典館內,除了來自西方的經典藝術之外,我們還有一個「ART BEIJING STORE 」,精選目前最具城市生活美學風格的品牌和個人作為夥伴推出for Art Beijing限量版產品,潮流和藝術兼顧。設計館裡有西方設計大師蒙迪尼,也有代表中國美學風格的半木。甚至連今年的餐飲和咖啡,我們都選擇了最受時尚文藝圈認可的品牌入駐。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義大利藝術大師亞歷山德羅·門迪尼與韓國COL.L.AGE+工作室靈為2016設計北京創作跨界作品


Q2


ARTPLUS:「藝術商店」(ART BEIJING STORE)是今年藝術北京的新版塊,在這裡可以看到、買到什麼?


李孟夏:「ART BEIJING STORE 」精選幾個不同類別的產品集合,從餐桌到書桌,從客廳到卧室,從浴室到庭院,就像一個懂得美和趣味的優質都市生活榜樣,由他選擇和推薦的心儀產品……能進入ART BEIJING STORE的品牌,除了在審美和創意以及趣味上必須是目前市場上的佼佼者之外,此番藝術北京會設立一個「限定」的概念門檻,每個品牌和個人進來的商品必須是與藝術北京限量合作的,或在藝術北京上首發的,組成同一個為期四天只售限量首發藝術設計產品的多品牌集合店,給藝術北京入場的超過8萬的人群一個非買不可的理由。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2016藝術北京商店合作花禮品牌「MENG FLORA+


ARTPLUS在我計劃推出藝術北京商店這個項目時候是我的首選邀請合作夥伴之一,經過非常迅速的交流,ARTPLUS與怪棒玩物推出了這個吞兔吉寶的設計概念,有美感,有概念,還有怪棒所堅持的趣味。在前期一經推廣,問詢者眾。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ARTPLUS與獨立玩具品牌「怪棒玩務」合作為2016藝術北京特別定製的限量「吞兔吉寶@Beijing!」


Q3


ARTPLUS:公共項目「ART PARK」還會繼續保留嗎?


李孟夏:以前也有公共項目,戶外的雕塑,但是沒有特彆強調,2015年我們特別拿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部分,而且農展館的環境也適合做戶外項目,主流媒體也是喜歡報道這一塊的。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2016「藝術介入ART PARK」參展作品,延續「理想城市藝術介入」的主旨,以「藝術為明天」為主題,


關注藝術公共化的趨勢


Q4


ARTPLUS:在你加入「藝術北京」的第二年,「藝術北京」在媒體傳播上有哪些調整與變化?


李孟夏:2015年的藝術北京也是一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分界的時候。2014年12月的時候,我開始調整藝術北京與新媒體的關係,我們花很多時間在新媒體方面,在微信公眾號運營上;同時把一些藝術類門戶網站的合作減弱,更加強各類藝術設計生活的自媒體大號合作。去年2月我開始做媒體資源合作的倒計時,到3月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多新媒體用全覽式的方式第一時間報道博覽會;很快到5月的時候,這些手法都用在了藝術北京,這也成就了博覽會破天荒的刷屏式的爆發傳播。我們完全開放式接受各種新形勢的合作,比如藝術圈吐槽帝梁克剛今年也將帶領藝術設計圈自媒體第一矩陣加入到對藝術北京博覽會的支持中。


在專業媒體合作上,往年藝術北京都有很多格子是與媒體交換的,但是這個時間點都是媒體編輯放假的時候,他們並不把這個事情當作很重要的事情,可能去展會的都是發行部的人,他們並不認為這是增加他們媒體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機會。2015年我把這些位置都取消了,選取了幾家重要的媒體,包括《藝術新聞》《芭莎藝術》《典藏》《hi藝術》等,我一個一個談,達成一些特別的合作方式,比如《hi藝術》有特別的導覽團,《芭莎藝術》願意花錢把他們的位置做的很炫;擁有150萬用戶的新媒體平台「每日環球展覽·iDaily Museum」也在首頁推薦「藝術北京」,形成垂直傳播。


這兩年我們不斷擴大在大眾媒體發出聲音,如今年和《GQ智族》雜誌,《周末畫報》、《優家畫報》等這樣有影響力的精英生活方式類強勢媒體都有深度的合作。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2016藝術北京專題展,「校尉胡同5號」,方力鈞的紙上作品


Q5


ARTPLUS:你加入藝術北京的這兩年,在品牌與人群拓展上做了哪些努力?


李孟夏:品牌形象方面,從去年開始我們有意識改變的藝術北京整體VI視覺,而今年我們VIP手冊及邀請函的設計都在細節上具象的提升了藝術北京的品牌形象。


從去年第十屆藝術北京博覽會開始,我們有意擴大了受眾人群,原先只是畫廊、藏家、藝術圈的事,但當下是一個越界和融合的時代,我們非常期望這個時代各個領域有影響力的人都能夠關注到藝術,近距離的體驗藝術,進而收藏和消費藝術。在開拓新興藏家資源方面,我們也邀請深圳、杭州、重慶新一代具有購買力和藝術鑒賞力的年輕藏家入場。


2015年的藝術北京破天荒門票收入一百多萬,說明我們2015年擴大的圈子不同了,而且這些年我們也看到大眾對藝術、設計的熱情其實是被點燃了。去年我們重點拓展了品牌、公關公司這些人群,去年整個人流量達八萬多。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2016年藝術北京專題展,「校尉胡同5號」,向京作品


Q6


ARTPLUS:藝術北京這樣的老牌藝博會(國內),品牌定位是什麼?


李孟夏:我會覺得一個品牌跟當地人的情感共鳴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的藝博會卻很少是為本土消費者和藏家、藝術愛好者服務的。藝術北京的創始人董夢陽和趙力老師,他們都是有這樣的本土情懷的。本土情懷,這一點我會認為藝術北京很特別。


我相信藝術北京也是這樣能夠與我們產生共情的。就像有人恥笑我們藝術北京經典館裡有那麼多俄羅斯油畫,但是諸如中國老一代寫實油畫這一波藝術家,不正是受蘇聯影響的一批嗎?他們進藝術北京不見得會去買同輩藝術家的作品,而是會去買這些蘇聯的老油畫,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情感共鳴。那在這個基礎上給藝術北京定位,它應該是本土的、大型的、首選的一個博覽會,能跟中國的消費者在情感上有共鳴。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2015年藝術北京當代館現場


Q7


ARTPLUS:藝術北京與上海近些年新興的藝博會有什麼不同?


李孟夏:首先體量上不一樣,上海新興的藝博會大都以30-50家左右為基礎,藝術北京去年是180多家畫廊。我們會把藝術北京做成一個大型的、綜合的藝博會,包括公共藝術。去年很多藏家來藝術北京,也會認為公共藝術這個部分做的不錯,設計館也做的不錯,所以他們會帶著家人再來、再來。我們直到第三天,門票還在繼續賣。藝博會事實上現在已經進入一個大眾消費的階段,只有大眾開始消費藝術品了,這個市場才健康。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2016年設計北京合作本土設計品牌——半木


Q8


ARTPLUS:從媒體人到「藝術北京」品牌總監,媒體的工作經驗對你當下的工作有什麼影響?


李孟夏:媒體的編輯工作其實對一個人的思維影響很大,比如無印良品,它賣的每一樣東西,其實都可以在別的地方買,它通過一個編輯的概念把「我是品質好的,不突出logo的,樸素的, 沒有過多裝飾的」這些風格集中起來;無印良品的網站,都是「春季收納法」、「旅行中的藝術」等等,這些都是通過編輯把產品歸納到一起。編輯的時候是很容易去做一個專題、分解、再找到每一個部分的支持案例,大到一個博覽會、電影節,其實是一樣的,先有主題、框架、結構,再填充內容。所以當我到藝術北京的時候,我會覺得其實這些是相通的。


我是學美術教育的,我在媒體工作那麼多年,我進媒體的時候也是生活方式類媒體剛剛起頭的時候。我剛進《周末畫報》的時候,在第一線採訪都是藝術家,從當代藝術到電影、音樂,這些領域都涉及到。我那個時候就是看著尹吉男的《獨自叩門》,還有肖全的《我們這一代》,把裡面涉及到人全部做了一遍採訪,對藝術方面也比較了解了。


當時董夢陽找我的時候,我從一個媒體人的角度觀察,會覺得其實國內目前這幾個藝博會都是有問題的。藝術北京其實跟北京時裝周、上海時裝周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以協會、本土的企業為主要組織者,於我而言,我是知道它的問題在哪的。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2016藝術北京商店合作廚師耀揚和他的新書《耀揚和他的朋友們》


Q9


ARTPLUS:問題在哪?


我自己的理想——我永遠想做影響別的人的事情,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好的藝術作品,好的流行文化,對我們的成長影響非常巨大。在我看來,一個博覽會,如果只是圈子裡的事情的話,並不好玩,我們可以做的更大。就像博覽會是一個買賣、交易系統,但是我們可以增加很多延伸的東西,公共教育、設計等,現在大家到了一個感官需要全方位體驗的時候。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李孟夏


2001年既開始從事媒體工作,直到2014年。作為中國最為強勢的周刊周末畫報城市版掌門人,在十多年的時間裡,使之真正成為中國都市精英讀者依賴的讀物,是唯一一份全國性的在都市潮流捕捉,意見達人發聲,吃喝玩樂指南方面權威的媒體。 同時,他對都市生活的深刻洞見亦使他成為建築設計、消費文化等領域著作或TV節目的熱門採訪對象以及力邀作者。他還為眾多國際品牌提供創意服務,為諸多平面廣告攝影作品做美術指導,策劃編輯概念圖書。近年更發起【中國城市生活美學】項目,聯合中國當下最具前瞻性眼光的企業品牌為中國城市生活美學提升助推添瓦。2014年,他加入中國大型的畫廊博覽會Art Beijing,作為執行總監的角色繼續推動中國藝術領域的發展。


阿 撲 推 薦(預售)

本土與共情,李孟夏與藝術北京的第二年


ARTPLUSx藝術北京x怪棒玩務「吞兔吉寶@Beijing」


¥399.0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PLUS 的精彩文章:

蘋果除了喬布斯,還有他的名字是你需要知道的
您可能感興趣

宋朝書法第一的藝術大師,在宋四家中卻名列蘇東坡和黃庭堅之後
東京藝術中心為十周年慶設計的藝術作品!
日本傳統藝術的中心城市——京都
北京、上海之後,深圳是藝術市場的第三極嗎?
第四屆中泰文化藝術節將在泰國曼谷舉行
鄧仁全丁酉年賀歲國畫藝術欣賞
溫普林中國前衛藝術檔案之八〇九〇年代
中國的藝術瑰寶,最富盛名的四大寺廟
日本和食藝術:「小而美」
海外藝術館名家作品精選年曆、李寶宇談書畫龍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博古齋打造「中國最頂尖的鑒藏團隊」
北京兩大藝術殿堂同奏跨年樂章
德國藝術家的東遊記,柏林徒步到北京
秦漢瓦當—中國千年文化藝術遺產
茶道中的日本精髓:「茶道的藝術」在東京國立博物館
中國夢·世界情:中華文化藝術與經濟產業的創新
《帶路先行》當代陶瓷藝術展暨《夢境》李林洪教授陶瓷繪畫展 十月一日在福州盛大開幕
日本和食藝術 「小而美」
吳昌碩、蒲華的藝術特色
鞠白玉:逃離北京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