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發布首個天體生物學科學路線圖
[導讀] 近日,《天體生物學》雜誌發布文章《AstRoMap歐洲天體生物學路線圖》,詳細報道了歐洲科學基金會(ESF)發布的首個天體生物學科學路線圖的具體內容,並高度評價這一戰略具有里程碑意義。
近日,《天體生物學》雜誌發布文章《AstRoMap歐洲天體生物學路線圖》,詳細報道了歐洲科學基金會(ESF)發布的首個天體生物學科學路線圖的具體內容,並高度評價這一戰略具有里程碑意義。
該路線圖綜合了對生命在宇宙演化背景下的起源、進化、生活和分布情況的全面理解以及對太陽系或其他地區宜居性的思考等,共確定了5個研究主題及關鍵科學目標,分別為:(1)行星系統的起源與演化,包括評估恆星盤中的元素和化學成分的圖景、更好地理解太陽系、更好地理解地外行星系統的多樣性及其宜居性;(2)太空中有機化合物的起源,包括提升對非生物有機物多樣性和複雜性的理解、更好地理解太陽系中的非生物有機物在地球早期受到包括熱變化、高能粒子、光子和太陽風輻射等物理因素聯合作用下的分子進化過程、理解自然無機(有機)自組織過程在分子進化中的作用;(3)地球上岩石—水—碳的相互作用、有機合成及其演化為生命的步驟,包括更好地描述和理解岩石、水和碳在其行星和衛星地質背景下的動態氧化還原作用、更好地描述和理解過渡金屬在地質有機化學過程中作為電子源和催化劑的作用、更好地描述和理解現代蛇紋石化熱液噴口的碳還原過程、更好地描述和理解碳從太空向地球運移過程中的熱液變化、更好地理解生命起源過程中分子自組織、高階組織和細胞組織過程的作用;(4)生命與宜居性,包括改進對地球生命多樣性、適應性和邊界條件的認知、擴大對生命和宜居性一般性原則的理解、對外星環境的宜居性進行評估;(5)用於生命探測的生物標記,包括區分生命和非生命、追蹤能量:確定能量來源、氧化還原電對和光化反應、追蹤數據:評估不同行星環境生命存在的潛在可能性、追蹤生物標記隨時間的變化。(劉文浩)






※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首次發布
※中國科學家發現液態金屬類生物學現象
※《科學》細胞生物學新時代
※旅美科學家計劃在皖建設生物醫學研究項目
※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舉行公眾科學日活動
※科學家發現:液態金屬類生物學現象
※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頒出,3個科學家發現了生物鐘的原理
※好神奇 中國科學家發現液態金屬類生物學現象
※「英才計劃」生物學科工作委員會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調研
※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生物醫學專業引領健康產業革命
※美國科學家在加州沿海發現紫色發亮的神秘生物
※生物醫學前沿講座:創新藝術與再生醫學
※第三屆合成生物學青年學者論壇在滬召開
※河南大學-麥考瑞大學生物醫學聯合創新中心誠聘高層次人才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2016年博士後招聘啟事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鄒懿課題組招聘天然產物生物合成、天然產物化學方向助理研究員、博士後、技術員
※生物醫學在俄亥俄州蓬勃發展
※揭秘神奇科學大片:古生物考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