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漢平教授:最美人間四月天——腫瘤營養科研與大數據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石漢平:
《中國臨床營養網》專家顧問
教授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專業支持委員會 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 侯任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放射腫瘤治療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國營養學會醫用食品與營養支持分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評審委員
國家衛計委《醫學參考報-營養學頻道》主編
國家衛計委《腫瘤代謝與營養電子雜誌》主編
最美人間四月天——腫瘤營養科研與大數據
世界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報告,2007年全世界有9.23億人營養不足(malnourished),比1990-1992年期間增加8千萬。世界衛生組織(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3年報告,營養不良是全世界兒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far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to child mortality),全世界死於營養不良的兒童佔全部死亡兒童的45%。美國慈善總會官方網站2015年報告:美國目前有4880萬人營養不足。美國尚且如此,中國可想而知。
本人有機會參與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支持與治療營養專業委員會的管理工作後,我就一直在思考,營養不良發生率如此之高,而癌症作為全世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腫瘤患者營養狀況將更令人擔憂。但是,全世界都缺乏大樣本的腫瘤患者營養狀況以及營養支持數據,作為一名理性的臨床工作者,我無法只通過感性的猜測去直面腫瘤患者的痛苦。
回到現實,腫瘤患者的營養狀況到底怎麼樣呢?生活質量到底如何呢?住院期間腸內腸外營養實施情況如何?有多大效果呢?不同的治療手段對哪些腫瘤或哪個分期的腫瘤會更有效呢?營養支持治療與無營養支持治療的臨床結局有何不同?醫療費用支出是否有差異?
(2014中國國際腫瘤營養學論壇:彙報腫瘤調查科研進展)
這些問題無不關係到每位腫瘤患者的康復,無不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每當想到這些,內心都倍感焦急,輾轉反側。2013年,我意識到,行動比思考更重要,在中國這個腫瘤日益高發的國家,每年近400萬的腫瘤患者,我需要儘快的行動起來,腳踏實地的、全力以赴的把上面的問題搞清楚。
於是我開始與協會同仁們溝通,讓我驚喜的是,對這件事的意義大家都有著強烈的情感共鳴。有了這麼好的精神基礎,經過3次全國性研討會議,順利誕生了《中國常見腫瘤營養狀況與臨床結局相關性研究》的科研設計。在科研討論會議時,大家一致認為,鑒於腫瘤發病因素多、疾病發展複雜的情況,這個科研項目一定要利用中國幅員遼闊的優勢,調查地域和調查人群一定要廣覆蓋,調查內容一定要儘可能細,力求全面地了解腫瘤患者營養狀況與規律,為未來的臨床治療提供有效的數據分析基礎。
(2015中國國際腫瘤營養學論壇:彙報腫瘤調查科研進展)
圍繞這個思路,我們定下了三個目標:
1.調查人數必須具備大樣本分析基礎,第一階段目標5萬例腫瘤患者;
2.調查區域必須覆蓋全國大多數民族與相關人群;
3.傳統的人工科研調查太散、太慢,後期數據處理難度大,必須充分藉助互聯網信息技術,高效的執行科研調查、大數據匯總及分析。
2年多下來,感謝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70家醫院的鼎力支持,感謝上海營康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近3萬例腫瘤患者的調查樣本,己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腫瘤患者營養狀況資料庫,讓我們看到了令人激動的科研沉澱,看到了減輕腫瘤患者痛苦的營養鑰匙。
(2016年4月,科研小組一行考察營康腫瘤調查平台數據中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努力!在現在3萬例腫瘤患者基礎上,向15萬例前進!圍繞這個目標,我們將在全國及至世界範圍內做一些大膽的、前瞻性的嘗試:
首先,我們將重點聚焦HCH(Hospital-Community-Home)模式,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在腫瘤患者院外營養治療中的重要作用,將我們的科研工作從院內延伸到院外,從臨床靜態調查向持續營養治療的動態研究轉變;
其次,我們將藉助信息化手段,進一步提升院內調查效率,將院內傳統CRF紙質調查升級為移動營養調查模式;
再次,我們還將進一步擴大調查內容,通過軟、硬體的結合,力圖形成腫瘤患者治療全過程、全維度的數據分析對象;
最後,營養事業是一份不能承受之重的事業,是一份需要全體同仁共同努力和奉獻的事業,我們將誠摯的邀請更多的營養同仁,一起參與這個科研項目,讓我們一起共同完成這項有意義的事業!
我們的事業如人間四月天,是最美的事業。腫瘤營養造福大眾,利國利民;積德行善,利人利己。沒有手術的血腥,沒有放化療的損傷,沒有生物治療、靶向治療的昂貴。營養療法如和風拂林,營養療法似甘雨潤物。給乾渴的大地以滋潤,使萬物生髮;給乾枯的樹枝以春芽,使桃紅柳綠。沒有閃電,沒有雷鳴,沒有轟轟烈烈,只有和風,只有細雨,只有默默溫情。營養潛入體,沁人細無聲。在悄悄中送患者以希望,在靜靜里給病人以尊嚴。
事業沒有終點,只有永遠;學問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努力沒有最大,只有更大!人間四月天,不僅僅是春耕的好時節,更是我們學會播種希望的好時機。沒有春耕。就沒有秋收;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空悲切,何不只爭朝夕?昨天已過,明天未知,不如把握今天!人生幾何?不如興業當歌!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2016年 4 月 27 號上午 8:00時,本平台關注人數為:71695名。






※河南青年腫瘤醫生科普大賽頒獎舉辦 50名腫瘤醫生教你防癌抗癌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微創介入科成功舉辦第二屆全國腫瘤消融精品培訓班
※特色科室·秦皇島市中醫醫院腫瘤科
※北京市第六醫院腫瘤外科——醫療服務篇
※西鶴年堂腫瘤科主任—李劉坤教授明後兩天做客北京衛視《養生堂》
※國醫泰斗李岩教授,60年抗腫瘤精華搶先看
※北大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這10種人離胃癌最近
※滾蛋吧腫瘤君!中日聯誼醫院胸外科王躍教授作客都市頻道
※廬州群英同聚首,婦瘤防治起征帆——安徽2017年婦科腫瘤診治高端論壇暨第二屆江淮論壇會議翌日精彩內容
※北京歐亞腫瘤專家談:冬季女性防癌養生寶典
※中醫治療腫瘤的九大奇招
※北大腫瘤醫院院長:這10種人離胃癌最近
※著名腫瘤營養專家石漢平教授6月12號將在麗麗卡公眾號開通直播
※康復科普:腫瘤中醫食療小妙招
※夏季腫瘤病人養生
※西鶴年堂腫瘤科主任,三代御醫傳人李劉坤教你如何與「癌」共舞
※北大腫瘤醫院院長:這10種人離胃癌最近!
※南醫三院骨腫瘤科專家赴日參加國際保肢學會
※中大腫瘤防治中心:為了姐妹們的健康與幸福――2017年三?八公益活動